结,.......”
“青龙会人员驳杂,良莠不齐?”
不待‘孟庆龙’回答,叶修文便道。
‘孟庆龙’娇躯一震,叹了一口气道:“叶先生,不愧是叶先生。一眼便看出了,我要说的是什么。的确,现如今青龙会内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发展之初,总是认为组织越庞大,越能在江湖之上占据一席之地。
你知道青龙会为什么在江湖中被人称之为第一杀手公会吗?
不是因为它的实力有多么强,而是因为他的人数众多。
‘圣手书生’曾经统计过,我青龙会门下弟子,差不多有十万那么多。而这么多弟子,恐怕一些江湖一流门派,都没有这样的规模,......”
“但是鱼目混珠,而且一些江湖败类,也混迹了进来。这些人打着青龙会的旗号,在外面作恶,而青龙会的名字,也就越来越臭,对吗?”
不待‘孟庆龙’把话说完,叶修文又道。
‘孟庆龙’表情凝固了一下,旋即便微笑道:“叶公子,你真是厉害,一下子,便说到了点子上。那应该如何做呢?”
“解散青龙会!”叶修文淡淡的道。
“解散青龙会?你是不是疯了。青龙会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的规模,你却让我解散青龙会?”‘孟庆龙’突然怒道。
因为这青龙会,可是她花了无数的经历,组建起来的。而此时,叶修文却让她解散。
“你可以将那些优秀的,而且绝对效忠青龙会的人抽出来,然后组建另外一个组织,.......”
“不可能!”还没有等叶修文把话说完,‘孟庆龙’便拒绝道。
“孟会长,你既然来找我,那么就说明,青龙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退一步,还有一线生机。倘若执迷不悟,我想你应该能预料到这个后果的,........”
说道此处,叶修文转身,看向‘燕州’的方向道:“我要回‘燕州’,倘若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到‘燕州’来找我!......”
第五百二十五章 来者不善!
交涉最终失败了。叶修文很了解‘孟庆龙’的感受,也知道让她就这么放下青龙会,机会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叶修文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组织大了,自己的身份也更加容易暴露。
而现如今,恐怕知道自己身份的人,也只有玄苦大师一个人。
当然了,玄苦大师,自然会守口如瓶。但是其他人,那就说不准了。
所以,叶修文绝对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更何况,他相信,‘孟庆龙’一定会来找自己的。因为,她是一个聪明人。
“修文?那个‘孟庆龙’,到底跟你说了一些什么?”
当叶修文与月儿都坐在马车里。月儿好奇的问道。
“她让我深入了解她。我说我已经有老婆了,然后她就放弃了。”叶修文随口便道。
“深入了解?怎么深入了解啊?”月儿很奇怪的道。
叶修文坏笑了一下,转身将月儿压住。月儿一下子小脸就红通通的了。
“你干嘛,......”月儿将双手挡在自己的胸前道。
“这就是深入了解啊?......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能威胁我们的时候,我就告诉你,怎么更加深入的了解,.......”
叶修文附在月儿的耳边,轻声的呵气,月儿感觉浑身都痒痒的。
“讨厌,快起来,......”月儿羞羞的道,仿佛已经想到,叶修文所说的深入了解是什么了。
“好吧,好吧,我还有我的工作没有做完。”
叶修文无奈的道,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翻看着草纸。而在那张桌子上,则放着的便是七色莲花灯。
“这文字,一点规律都没有,能解读出来吗?”月儿好奇的坐在叶修文的身旁,问道。
“能!”
叶修文先是肯定的道,然后继续说道:
“要想解读文字,那么就险要从文字的构成来入手。
例如,文字一般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所以这种文字理解起来,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有些字,在多个国家是共通的。
第二种‘指事’字,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所以这种文字,我们也非常好的推断出。
而再有,就是形声字,会意字。
形声字,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
而会意字,则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以上这四种文字,当然是最好推断出来的。
但后面的两种文字,却很难以常理推断出来。
一种是转注字,一种是假借字。
转注字,是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
例如: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诗经亦云:“周王寿考”,而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中的‘考’皆‘老’的意思。
所以面对这种文字,恐怕没有极强的文字功底,即便是我也推算不出的。
而另外一种文字,便是‘假借字’。
‘假借字’简言之,,便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与嗅是一个意思。
所以总的来说,文字既不好理解,但也有相同之处。而我便是要将这些相通之处找出来,然后再来解读这宝莲灯上文字的意思。”
“宝莲灯?不是叫做七彩莲花灯吗?”月儿先是点头,旋即又摇头的问道。
“之前的名字太长了。倘若我的敌人问我,你这是什么宝贝啊?
我说:这个东西,叫做七彩莲花灯。
而那个时候,他就要笑了,说:你竟然拿一个节日里的花灯来唬我,我岂不是要笑死?
哈哈哈,他就笑死了,......”
“..........,这个笑话真冷。”月儿打一个激灵道。
“恩,是挺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