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着眉头,端详着玉梁煌神情看对方不似玩笑,眉头愈发紧皱了:“决议之事紧要,若你不在,众人便相当于失了主心骨,若无法及时赶回……”
“兄长。”玉梁煌打断玉梁尚道:“你且先听愚弟一言吧。”
“嗯?”玉梁尚和玉梁煌对视了一言,坐回到座位上,“好,你说。”
“兄长,你觉得,部族决议,我们兄弟得到的支持,会超过玉梁绍吗?”
“为何不能,部族不满于当前境况已久,十族老泰半支持我们,煌弟你更是禹梁族内年轻一辈第一高手……”
“但终究不是第一高手。”
玉梁煌所言,直指要害,书房之内,瞬时便安静了下来。年轻一代的第一高手,终究不是第一高手,苦境以武为尊,禹梁族奉行传统嫡长子继承,玉梁绍虽是平平,但其身后站着的乃是现在的禹梁族首,玉梁煌、玉梁尚二人的亲生父亲,禹梁族第一的高手。
“那人的立场分明,若真铁了心支持玉梁绍,纵然决议与我等有利,又能如何?”
“他……”玉梁尚想说什么,又沉默了,部族内的传统,他又岂会不知。可以说,这场决议,本就是那人的一场施舍,最后的结果,若是那人不认,决议的结果只是笑话。
“那你外出,是欲精进,但短短时间,你又能到哪种地步?”
“胜其,已是足够。”
原本时间线的玉梁皇便是与地冥一会后,闯出一番天地,建立武都,玉梁煌也有相当信心。
“几成把握?”
“十成!”
玉梁煌回应的斩钉截铁,十成把握,也必须是十成,若是不成,或亡于遗迹之内,或最终无为回返部族,在斗争中失败落得凄惨下场,一切皆无意义了。所以玉梁煌回应的答案只有一个,十成。
“好!”
玉梁尚点了点头,转身从书架最顶处的暗格之中,取出了一个长盒,比玉梁尚还高出半头,不用打开,玉梁煌就知道盒子中是何物。
“提庐枪,兄长,这……”
“为兄虽不知你要去哪里,但能有大机缘,必然也有大危机,此枪,你且带着防身吧。”玉梁尚将木匣打开,取出其中的提庐枪递到玉梁煌手中:“去吧,在你回来之前,为兄,等你!”
“兄长……吾明白了。”
时间紧急,玉梁煌也知不是作女儿态的时候,提着提庐枪,转身迈步而出。
上古遗迹,不论你是何等艰险,其中机缘,玉梁煌,势在必得!
第四章:传承玄机
离开了禹梁部族的玉梁煌知道决议在即,这次行动的时间非常紧迫,路上自然不敢有半分停留,他根据冥冥之神给的羊皮卷,一路按照路观图的指引,最终来到了一处不见生机的绝壁之前。
“前路已断。”玉梁煌摸着石壁,根据路观图指示,眼前已是绝路,玉梁煌随即看向两边,也皆是峭崖绝壁,不见道路,而更为古怪之处,还在于石壁之上不见哪怕一根枯树,一根杂草,毫无生机。
“想不到北隅之内还有这样的地方,真是令人意外,不过前方无路,莫非是要我攀岩而上吗?”玉梁煌抬头看向高处,一片迷蒙,云海不见尽头,表明此处高崖比云层所在之处高的多。
就在玉梁煌疑惑难解之时,羊皮卷忽现异状,自玉梁煌手中脱手,在半空中散发着异光,随后,原本羊皮卷上的线路竟是径直从卷纸上脱落,化作累累砖石,转瞬一道石桥直通云海。
“嗯?走上一观。”就在玉梁煌踏上石桥一刻,眼见场景坯变,绝壁无踪,道路话无,四周只剩一片黑暗,以及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石桥,仿若可达九霄云天。
“地冥(指冥冥之神)所赠的遗迹,果然玄妙不凡。”
心中既惊且疑,玉梁煌化现提庐枪,心怀三分戒备,顺着石桥一路向上而行,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石桥盘旋而上,连接着一处宏伟石台,但见石台地上微雕着一场宏大的战役,战场上尸骨成堆,残兵断甲四处可见,而深陷于战场绞肉机的密密麻麻,士卒无数,每一个都有着单独的面貌与表情。连虬筋和盔甲的痕迹都清晰可见。
“这是……”就在玉梁煌惊讶于雕刻之鬼斧神工的技艺之时,黑暗之中,一道似虚似实的身影凝聚,高达数丈,黑甲鬼面,自高而下俯视着玉梁煌。
“闯入者,谁人!”
“嗯?!”见得黑甲巨人身形,玉梁煌心内暗暗戒备,紧握着提庐枪,冷然道:“玉梁煌!”
“玉梁煌?”黑甲巨人继续冷言道:“无名之辈,也敢贪图至宝,还不退下,妄丢性命。”
“既然来此,玉梁煌岂会因为阁下言语便轻易言退。”言罢,枪锋一转,直指黑甲巨人:“若有考验,便尽管上来吧,玉梁煌无惧!”
“鲁莽之辈,不知死活!欲得传承,需验智勇,考验失败,性命归无。”
黑甲巨人无悲无喜,落下一语之后,便重新消散于黑暗之中,随后,玉梁煌脚下石台忽起变化,却见一方石台下陷,自凹洞中缓缓升起一张正方形石桌,而在石桌左右侧,各自缓缓升起一樽等人大小的青铜雕像,同样身披黑甲,面覆鬼面。
“这是?象棋棋盘?”
看着面前的正方形石桌,玉梁煌心生疑惑,石桌之上经纬纵横雕刻,分明与象棋无二致,但若说是象棋,却无楚河汉界,棋盘上的四方也分作红、蓝、绿、黄四色,原本的老帅座处分别标注着吴、魏、蜀、汉。
此刻的棋盘上,还未落棋子,只是写着一首诗:
涛浪长江,烽烟世代,人间正反深猷。
棋枰博弈,是盗杰争筹。
赤壁汉中官渡,金水火,国恨皇仇。
干戈是,凄云苦雨,征战未曾休。
千秋,成与败,何缘何故,怎许参修。
问魏蜀吴疆,曹氏孙刘?
乱象谁人堪道,纷扰事,历历沉浮。
翻书看,机关算尽,逝者水东流。
“这是,三国?”就在玉梁煌惊疑不定之刻,棋盘上诗词散去,只留下了八字——滴血入局,生死无论。
这便是方才那人说的考验吗?
不见丝毫犹豫,玉梁煌上煌果断运起真气,自指尖逼出一滴鲜血,随即滴血入局。
就在鲜血融入棋盘的一瞬间,玉梁煌之魂识受棋盘牵引,进入棋盘之内,恍惚间听闻一道老迈嘶哑的声音:“相传昔日东坡居士泛舟游赤壁时,误入幻境,见得三鹤化三老者,于棋盘之上对弈,东坡观之,隐约见得山河兵马,好不壮观,其间纵横捭阖之势蕴藏无尽杀气。老者见东坡居士痴迷,笑云:此棋乃以象棋仿制,彼言楚汉,吾讲三国,遂名三国演奕。其后将天子以令诸侯、赤壁之战、袭取荆州之故事纷纷演绎,正是:车马炮重温千古战事,魏蜀吴演弈旷世棋局。”
随着故事讲述,玉梁煌渐渐有了实感,但老者的声音仍在讲述着这段故事。
“后三仙将之赠与东坡居士,然居士日后再游赤壁之时,此物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