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5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行,这正是孟子涛手中的这枚银币的来历。

这种银币属于我国银币的大珍品,数量极其稀少,孟子涛没想到在这里居然遇到了一枚真品,居然还被用来换猪肉,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老人笑问道:“小伙子,觉得我这枚银币怎么样?”

孟子涛有些迟疑地说:“这样的银币我以前还真没有见过。”

老人笑道:“这银币是我家祖传的,都已经不少年了,你看表面都有包浆了,不会假的。”

孟子涛听老人都知道“包浆”两字,知道老人应该对古玩有所了解,有可能是知道此类银币的。至于为什么老人把银币当成是赝品,原因也不难猜测。

“吉”字圆孔五钱银币,依据文字及制作特点不同,此币可分为两种版别,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齿边与光边。均极其稀罕。按旧时估算,齿边、光边相加,共计不超七枚。

而在马定祥先生手里,就有不一枚齿边版本,老人有可能也只知道齿边版本,于是看到这枚光边版本,就下意识地认为它是赝品了。

当然,事实是不是这样,孟子涛不是老人肚子里的蛔虫,也不得而知,但好东西送到自己的手里,他哪有不接受的道理呢?更何况这老人有可能还不怀好意。

于是,孟子涛拿着银币,装作踌躇地说道:“这银币我真没听见过啊。”

老人面孔一板:“小伙子,我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能为了几百块钱骗你啊?”

孟子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行,我信你一回。”

老人又笑了起来:“这才对嘛,小伙子,这世界人与人之间要多份信任,心里没有阳光,看任何事情都会觉得阴暗。”

“说你胖你居然还喘上了。”

孟子涛暗自吐槽了一句,接着说道:“不过,我这里没有称啊,要不你跟我去借个称吧?”

“不用这么麻烦。”

老人为免夜长梦多,直接打开箩筐上的布,从里面挑选了一块野猪肉:“这块差不多,好了,我还要回去做饭,先回去啦。”

说完,他转身撒腿就走。

孟子涛一看老人拿的那块肉,足足有十五六斤之多,心中十分无语,这哪是差不多,分明就是差太多了!

不过,孟子涛到底占了个大便宜,也没有多说什么,当然,老人这样的行为,让他也挺心安理得的。

(42/62)

正文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园林式别墅

晚上,大军打电话给孟子涛,说是还要在京城待几天再回去,于是第二天上午,孟子涛自己驱车带着何婉奕前往金陵。

车停孟子涛在金陵买的别墅前,何婉奕下了车之后,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眼睛张的很大:“这就是你先前买的别墅?”

别墅的大小何婉奕早就从孟子涛嘴里听说了,但没想到经过重新装修之后,会这么漂亮,在外面看起来好似一处园林一般。

孟子涛面带笑容,并没有多说,直接拉着何婉奕的手道:“走,咱们先进去看看再说。”

苏城园林是我国南方建筑的代表,园中绿荫葱葱,移步换景,美不胜收,何婉奕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如果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她觉得自己做梦都会笑醒。

要说,孟子涛在陵市的别墅,已经差不多能够实现她这个梦想了,但由于面积小了一些,再加上装修工人水平有限,总觉得差了一分味道,这让她心中多少有些遗憾,当然,这对她来说也无伤大雅,毕竟能够和心爱的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是叨天之幸了。

何婉奕没想到,自己的梦想居然就如此实现了,只见经过改造后的别墅,成了典型的苏式园林别墅,传统的灰黑色屋顶,白色粉墙,栗壳色的梁柱和装修,灰白色的台基等等,使得整个建筑显得素净和谐、淡雅秀丽,分别就是一座粉墙黛瓦的江南别院。

再加上精心设计的人工湖以及楼、榭、亭、廊组成的湖畔园林,充分诠释了精致建筑、精致文化、精致生活的内涵,可谓一处真正“吴头越尾”的鎏金地。

看着这些优美如画的景致,何婉奕如坠梦中,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

孟子涛笑道:“怎么样,喜欢吗?”

何婉奕激动地连连点头:“太喜欢了,不过你是怎么办到的?”

孟子涛笑道:“这都靠阿泽帮忙,还有香山帮的那些能工巧匠。”

改造的别墅和整个别墅区的风格不同,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物业根本不可能让这么改造,好在有舒泽帮忙,不然光靠孟子涛,就算想要达成所愿也不那么容易。

何婉奕有些好奇地问:“你说的香山帮是什么意思?”

孟子涛解释道:“他们是一群能工巧匠的集合体……”

所谓的香山帮匠人,其实是一个集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工种的建筑群体。

在古代,一开始,木雕由木匠兼营,砖雕由泥水匠兼营。清朝乾、嘉以后,建筑雕刻风格趋向细腻繁琐,业务需求量增多,促使木雕、砖雕向专业化发展。

他们将汉族传统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的一个流派。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营造技艺被称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有史称“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之说。

自明至今六百余年来,香山帮匠人的作品,从民间的府第、城市的园林、道佛教的庙宇到皇帝的宫殿。又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在国外营造的仿古工程项目,比如加拿大温哥华的逸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朝天宫等。

香山帮匠人,自古以来不仅从业者如云,相传多时达5000余人,而且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在华夏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近些年(至09年),由于匠人的收入低、劳作苦,再加上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香山帮也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尴尬局面。

听了孟子涛的介绍,何婉奕说道:“那想要请他们出手,应该不容易吧。”

孟子涛说道:“这也不一定,主要是老师傅比较难找,当然,咱们这里是请老师傅做的,不过我没花多大心思,都是阿泽帮忙请的人。”

何婉奕笑了起来:“你到是安心做甩手掌柜。”

孟子涛嘿嘿一笑道:“老话说的好,能者多劳嘛,而且,咱们这也是给当了小白鼠,前两天阿泽还跟我说,如果不是因为太麻烦,他真想把他的别墅重新装修。”

何婉奕看着欣赏着四周的景致,心中十分欢喜:“不管怎么说,咱们得好好谢谢他。”

孟子涛挥了挥手:“都是朋友,没必要兴师动众,回头我找件他喜欢的古玩送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