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哪会比真的好?

这在董其昌身上还真不一定,除了前文说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话说,董其昌曾经给一个朋友写了不少的字,有一次,这个朋友拿着这些字去请董其昌自己品评哪一幅字最好。董其昌认真看了一遍,选出一幅结构绵密的作品,说这张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

不料,这个朋友听了董其昌的话,又仔细看了看那幅字,笑着说这张字其实是别人临摹的,不是董其昌的真迹。说完,两人相视而叹。

你想,董其昌自己尚且看不出自己书法的真假,能说那幅仿作不好吗?

言归正传,再说代笔,书画代笔也分几个类别,主要也分三个。

一是书画作品全部由代笔人创作,只有印章是书画家本人的;二是书画作品完全由他人代笔,但书画家本人除了印章用自己的,还会签名或者落款;三是请别人创作书画的主要部分,书画家再作一些补充,然后书画家签名盖章。

孟子涛经过仔细观察,认为,眼前的这幅画就应该是第三种情况,说起来还不算完全的仿作,如果程启恒买的不贵的话,应该不会亏。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代笔(续)

正当孟子涛观察桌子上的画作的时候,程启恒就有些好奇地拿起孟子涛的蟋蟀罐看了起来。

刚开始,程启恒的表情还有些疑惑,越看越震惊,到最后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我是不是眼花了,这居然是件真品?”

程启恒的话,让王梦晗和旁边的老董也非常惊讶,他们当然知道宣德青花瓷的行情,如果这是真品,那不得一百多万?

孟子涛抬起头来,没好气地说道:“难道我就不能买到真品?”

程启恒嘿嘿一笑:“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关键问题是,你从哪得来的这件东西。”

孟子涛笑嘻嘻地说道:“这是别人送的。”

“你就扯吧,那人是散财童子啊,居然送你这样的宝贝?”程启恒撇了撇嘴,明显对这话并不相信。

王梦晗和老董同样也不相信,王梦晗说道:“孟哥,你就别卖关子啦,这只宣德蟋蟀罐到底哪来的啊?”

孟子涛摊了摊手道:“我两万块钱买的,和送的也差不多吧。”

“什么!你不会开玩笑吧?”程启恒他们听了这话,全都愕然不已。

“什么开玩笑?”

这个时候,王之轩从门外走了进来。

大家打了声招呼,王梦晗就说道:“孟哥花了两万块钱买了件宣德青花蟋蟀罐,而且还是件真品。”

听说是这么回事,王之轩好奇之下,朝着程启恒手上看了过去。程启恒也是识趣,连忙把东西放到桌上,让准丈人观看。

王之轩走上前,把东西仔细鉴赏了一番,趁这个时候,孟子涛则把画卷认真地看了一遍。

过了片刻,王之轩笑道:“还真是开门到代的宝贝,小孟,能不能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

“没问题……”孟子涛就笑着把刚才的经历跟大家说了一遍。

听说是这么回事,大家都目瞪口呆,踩地雷居然还能踩到宝贝,这得是多好的运气啊。

程启恒一脸羡慕、嫉妒地说道:“你这是福星高照啊,居然连这种好事都能被你遇上。”

王之轩也感慨道:“你这运气还没话说,不过,这种事情的机率实在太低了,你以后还是要小心一些。”

孟子涛笑道:“一开始我也只是抱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想法去看看,没想到他居然会拿出这样宝贝来,我也就将计就计了。”

程启恒说道:“这样的将计就计我也想要啊!”

老董呵呵一笑,指着桌子上的画卷,说道:“你的运气也不差啊,还得到了这件宝贝。”

“这到也是。”程启恒得意一笑。

王之轩朝画卷看了过去,当他看到画卷左下方的钤印,马上一惊:“董其昌的山水画?”

程启恒得意地点了点头:“我花十五万买下来的,不错吧。”

“十五万吗?应该还是赚了一些吧。”孟子涛心里嘀咕了一句。

这时,就见王之轩眉头微微一皱:“到底怎么样,我先看了再说。”

王之轩的态度,让程启恒愣了愣,目光有些忐忑地看了看孟子涛和老董。

老董本来也觉得这幅国不错,应该是真品,但王之轩的表现,让他有此不敢发表意见了。

而孟子涛则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过了将近二十分钟,王之轩才若有所思地抬起了头,程启恒就迫不及待地问了一句:“王叔,我的这幅画到底怎么样?”

王之轩回过头来问道:“小孟,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啊?”

“很不错啊,反正程哥是赚了。”孟子涛实话实说。

孟子涛最近的表现,让孟子涛刮目相看,对孟子涛的判断也非常信服,现在见孟子涛这么说,让他心里一喜,不过,如果他知道孟子涛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估计就有些小郁闷了吧。

“小滑头。”

王之轩笑骂一句:“既然你这么说,那就谈谈这幅画的特点吧。”

孟子涛挠了挠头:“可是王叔,我对书画作品并不精通啊,只会讲一些书本上的知识。”

王之轩笑道:“废话少说,难道我们说的就不是书本上的知识?”

“那我就说啦!”

孟子涛正了正神色,说道:“董其昌作为书画家,懂得书画的笔法相通,除了从唐代书法悟出画家用笔也须留得住,不得流滑,还主张‘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宁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

“和他的关点一致,他的画画近树多用双钩,极少一笔点画。如他绘的《集古树石画稿》,其中所画之树,几乎全部用有顿挫、一波三折的线条双钩,书法趣味十分明显。他勾的山石的轮廓线条也是如此,有一种生拙之趣。”

“说到这,咱们再看这幅画,大家看这里,能够和董其昌的风格和水平一致,但其余大部分地方,虽然能够以假乱真,但两相一对比,不难看出水平还是差了一些。”

听到这里,程启恒连忙看了过去,紧接着,就呆若木鸡,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咚咚”

王之轩敲了敲桌子,说道:“小程,有什么事情,听小孟讲完再说。”

程启恒回过神来,苦笑一了声,就示意孟子涛接着讲下去。

孟子涛接着说道:“其次,董其昌结合凹凸之形,提出了‘明、暗’的问题。他说‘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机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

“董其昌所谓‘明’、‘暗’,和学无关,‘云横雾塞’也不一定说的就是画云雾,而是避免着意、着力,须得象云雾一般空灵,所画景物似堵塞,实则畅通,意欲断而犹连,其中自有一番蕴蓄,耐人悬想寻味。”

“董其昌觉得,如果写景状物,求其全备,笔墨不免繁琐奎塞。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