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2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交换了,这让他多少有些好奇秦润言所说的珍藏。

经过仔细的对比,秦润言认可了孟子涛的说法,而且,他本身也并没有怀疑这幅画的真伪,现在只不过是更加坚定了把画换到手的信念而已。

接下来,孟子涛把话收了起来,秦润言连忙带着一行人去停车场,准备到他家去。钱城友和秦润言不太熟悉,觉得一起去有些不太方便,出了茶馆就告辞了。

路上,大家边走边聊,秦润言问道:“小锋,你来古玩街做什么呢?”

陈仲锋实话实说:“本来想去余海乐那里买件东西。”

“嗯?”秦润言眉头轻皱:“难道你是想买他手里的那只葫芦瓶?”

“这事您也知道?”陈仲锋讶然道。

秦润言冷笑一声:“嘿,这事咱们郢都有几个不知道。”

“我就不知道。”陈仲锋小声嘀咕了一句。

就听秦润言接着说道:“那只葫芦瓶是余海乐自己不注意打眼,吃了大亏,而且他还跑到卖家那里想退货,结果人家技高一筹,把余海乐闹得灰头土脸,这件事情,基本上有些渠道的,都听说了,你小子怎么事先也不知道问一下我?”

看着陈仲锋尴尬的模样,秦润言心里也有了点数,说:“你小子脾气得改改,咱们这行,完全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些东西千万别强求,强求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吃亏。”

“知道了。”陈仲锋郑重其事地点头称是,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打眼和一次差点打眼之后,他对收藏的态度更加谨慎和理性了。

这时,孟子涛开口说道:“余海乐应该也知道,他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吧,既然这样,他怎么不便宜一点把东西卖了?”

秦润言说道:“因为他现在有渠道,可以不亏损就把东西给转手,当然不会便宜处理了。”

“什么渠道?”陈仲锋好奇地问道。

“这事你自己打听去。”

秦润言可能对此事有顾虑,并没有直说,陈仲锋也没有多问。

两辆车一前一后,停在了秦润言的别墅门口,大家下了车,就跟着秦润言进了别墅。

秦润言比较心急,直接带着孟子涛他们来到被他改造成藏宝室的地下室。

用了一些时间打开藏宝室的大门,秦润言打开电灯,请大家入内。

陈仲锋打了个寒颤:“嘶,这里怎么感觉这么冷啊。”

秦润言笑着解释道:“根据大量的实验证明,字画最适宜的保存温度为14℃至18℃,最合适的相对湿度为50%至60%,这样的条件,不利于微生物、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我这的藏品主要是字画,当然得改造成这样的环境了。”

“另外,大家应该发现,我这里的灯光有些暗,这是因为光是对画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特别是紫外光,它可使画面颜料蜕变、分解,导致纸质变化。紫外光主要来自太阳光,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发出的光也有少量紫外光。”

“所以,平时在挂画的时候,不能靠近窗户,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画面。灯泡或日光灯发出400--700纳米可见光,虽说影响不大,但长时间近距离照射也能使字画纸质变黄。所以我就选用了低功率灯光源,并且距离也拉的比较开。”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换来的麻烦

听着秦润言的解释,孟子涛有些好奇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房间很大,而且房间里摆放着多个单独的立式玻璃柜,里面放着一幅幅书画作品,其中以纸本较多,只有少量的绢本作品。

除了收藏着书画作品的立式玻璃柜之外,还有两个博古柜,上面放着一些古玩,虽然距离远看得不怎么清楚,但还是能够看出这些应该都是精品。

秦润言话音落下,孟子涛就有些好奇地问:“这里是怎么控制房间内的湿度的?”

秦润言解释道:“主要用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至于控制温度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孟子涛也没有多问。

接下来,秦润言带着大家来到博古柜那边,打开下面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两只锦盒,放到了柜台上。

打开一看,孟子涛发现,里面分别装着一柄金刚钺刀,以及一铜胎掐丝珐琅仕女像,这两件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都是开门到代的老物件,而且全都相当的珍贵。

看到孟子涛脸上流露出的惊叹的神色,秦润言会心一笑:“老弟,你先看过再说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他先拿起了那柄金刚钺刀。

金刚钺刀是藏传佛教常见的法器,表神圣佛法不容侵犯,卫护佛法之心。藏传佛教的虎面空行母、狮面空行母、大威德金刚等造像,均有手持钺刀的形象。

钺刀常常带有尖利扁平的蓝色铁身,末端有一个弯钩。其最初的含义为劈砍,刮,勾等动作,后引申为断灭一切情感与感知的智慧。锋利的刀身可以彻底断灭两大“障蔽”即“烦恼障”、“所知障”,从而获得圆满。

在修行中刀身还可斩断六蔽,即“悭贪、破戒、嗔恚、懈怠、散乱、愚痴”,使人进入禅修状态。在愤怒像金刚手中,钺刀则象征断灭一切观念的方法。

此件钺刀由两部分组成,通身为铁质打造,第一部分是作为手柄的五钴金刚杵;第二部分为摩羯及其口吐的铁制钺刀刀身,此组合为典型的藏传佛教仪轨之法器。

自摩羯口中展开的刀刃,前端弯曲,刀身正反两面均以错金工艺做金刚真言,正面为大威德金刚八字真言,刀勾处做汉字错金“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另面刀身为大威德金刚根本心咒十一字真言,刀勾处做错金“大明永乐年施”藏.文拼音款。

这柄钺刀的整体构造与制作工艺显示了明代御用监工匠纯熟的工艺与高超的艺术水准,为明代宫廷藏传佛教法器的典范之作。以错金银工艺密布了繁复精致的花纹,从钴叉的卷草纹饰到摩羯层层密布的鳞片,再到错金龙纹,无不体现着它在工艺上的登峰造极。

孟子涛对此柄金钢钺刀简直是叹为观止,要知道,由于铁错金工艺十分复杂,即便在明代宫廷之中,这样繁复的金钢钺刀也会被尊为珍贵的法器。

而且,六百年多年过去了,当初永乐帝布施于藏.地.佛.教.领.袖的雕像及法器,经历过嘉靖朝崇道抑佛之举以及战乱及时光等等的洗礼,已经百不存一。

虽钺刀仍流传于世,但铭有“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错金银金刚钺刀,迄今仅见,孟子涛不说就只有这么一柄流传于世,至少他只看到这一柄,由此也可以看出它的珍贵之处。

可以说,就算和孟子涛手中的这幅唐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