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没事,现在你也有点能耐了,干嘛还要憋屈自己?”
孟子涛笑着说道:“我又不是傻子,就是因为以前没能耐,才会息事宁人,不然谁高兴装孙子啊?”
说起来,孟子涛现在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还真够可笑的,怕这怕那,表现的又幼稚,结果现在来看,完全是自己杞人忧天。
而且卢长代真要对付他,随便吩咐一声就有人帮着处理,就像现在,有薛文光为他鞍前马后,当初卢长代要是就这么做,自己就算怕也没用。
正说笑间,孟子涛接到了宋修平的来电。
寒暄了两句,宋修平就问道:“孟掌柜,先前你的朋友是不是遇到事了?”
“对,不过事情已经解决了,那两个家伙被关局子里去了。”
“那人是不是叫严同安?”
“对,就是这个名字。”
宋修平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个……孟掌柜,他犯的事大不大?”
孟子涛有些奇怪地问道:“怎么,你和他认识?”
宋修平叹了口气:“哎,我也不想和这家伙认识,不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事情也不是我能决定的。这事电话里也说不清,你现在在哪,我去找你。”
“我现在在检测中心附近吃饭,要不一会我去古玩城找你吧?”
“不用,不用,我过来……”
挂了电话,孟宏昌问道:“怎么,有人想要为刚才那家伙求情?”
孟子涛回道:“是的。”
“这事可不能答应,也就是正好遇到你眼力好,又在这里有熟人,如果换成别人的话,那可就惨了,只能花钱消灾,关键这可是二十啊,后面那孙子居然还涨到三十万!”
孟宏昌越讲越气,最后差点就拍桌子。
孟子涛同样也觉得严同安很可恶,而且他马上就能找到那个邱教授帮忙,肯定不是头一次这么做,这种人就应该关进去清醒清醒。
“你放心,咱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饭局临近尾声,宋修平赶了过来。
孟子涛为大家做了介绍,客气地问道:“宋掌柜,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宋修平摆了摆手,问:“孟掌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要麻烦你说一下。”
孟子涛把经过说了一遍,问道:“难道严同安是你的朋友?”
宋修平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骂道:“呸,谁有他这么不知廉耻的朋友!”
说到这,他犹豫了片刻,这才无奈地说道:“他是我的妻子的表妹夫,不过,我们之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但我妻子和她的表妹关系却很好,孟掌柜,你能知道我的难处吧?”
对宋修平的难处,大家也能表示理解,不想帮,又因为亲戚和妻子的关系,怎么也得出个面,不然说不得就要被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孟子涛问道:“宋掌柜,不知道你是什么意见?”
宋修平想了想,说道:“他都做起这种事了,我还能怎么做?关肯定是要关的,不然他不长记性,不过……能不能少判两年。”
孟子涛摇了摇头:“这事还真不是我能决定的,而且,现在严同安的犯罪程度都不知道,所以你们就算想帮忙,最好还是等段时间再说。”
“这种人我才不想帮忙,不过……哎,那就到时再说吧!”
宋修平咬了咬牙,心里非常郁闷,怎么自己会有这种亲戚呢?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沉默了一会,宋修平就向孟子涛拱了拱手:“孟掌柜,这次给你添麻烦了,今后有什么事情我能帮的上忙的,请尽管开口。”
“你这话说的,这事又不是你的错。”
孟子涛笑着摆了摆手,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他知道宋修平的品行还是不错的,想来如果不是因为亲戚关系,不太可能会和严同安这类人有什么关系。
“对了,我还真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
“你有没有万把块钱左右,比较有特点的古玩,我准备买来当作寿礼。”
“价钱不能高一点?”
孟子涛说道:“价钱稍稍可以有些来去,但最好还是万把块钱左右的,送的高了可能不收。”
孟宏昌说道:“你可真够笨的,你不说价钱,他不就不知道了?”
孟子涛没好气地说道:“你真当我是傻子啊,连这点都不知道?关键寿星是我们这行的老前辈,你觉得骗的了他吗?”
宋修平插话道:“你说的寿星是郑老吧?”
孟子涛有些讶然:“你怎么猜到是郑老的?”
宋修平笑着说道:“孟掌柜你是陵市人,你说是老前辈,我又知道郑老又是下个月生日,就这么猜了一下。”
既然宋修平都已经猜到了,孟子涛也就不再隐瞒,说道:“确实是为郑老生日准备的,你也知道他的性格吧,所以在礼物方面,肯定不能贵,但又必须要是代表性的。”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浅绛彩
宋修平想了片刻,说道:“孟掌柜,你有没有考虑过浅绛彩瓷?”
“浅绛彩瓷?”孟子涛以前还真没想过这类瓷器。
浅绛彩瓷,是因绘画技法而名的一种彩瓷。
它是由咸丰、同治年间,由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画家把由黄公望当年首创的以淡赭石与水墨相间渲染而成的一种山水设色画法,运用到彩瓷的绘画上,在白瓷上绘上花纹,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和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
浅绛彩瓷色调清淡柔和,颇具文人雅趣。所绘题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鸟和走兽之类。早期多由文人画家作画,后来制瓷画匠也纷纷加入其中,仿而作之。
不过,浅绛彩瓷虽然听着名头很大,优点也不少,但并不是没有缺点,因为其是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
另外,浅绛彩瓷在瓷器史上的存在不足百年,目前存世的数量庞大,在藏家门眼里看来,这样的瓷器实在太新了,没什么收藏价值。
就像2004年,孟子涛刚刚接触古玩的时候,遇到有人卖浅绛彩瓷,他发现这些瓷器胎质细密,釉色纯净,颜色鲜艳,造型典雅,但价格都非常低,一个带人名款的瓶子,一般只要几千元,一块画得很精致的瓷板,也只要万把块钱。
这和动辄几万起步的清三代官窑瓷器相比,根本就是大路货色,孟子涛甚至还听说,有人卖官窑瓷器,把名家制作的浅绛彩瓷,当作是搭头送给对方。
当时,见浅绛彩瓷价格低,孟子涛也想过,这类瓷器比起那些官窑瓷器更容易令人接受,而且质量不低,应该能有比较好的增值空间,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买一些。
不过,这个念头被李先乐打消了,他认为古玩这行的投资宁缺毋滥,这浅绛彩瓷看着不错,但市场不认可,升值幅度能有多大?
孟子涛一想,这也是个理,当时他还专门去网上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