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就算这样,周围不少人心里也觉得中年男子心有些黑,不就一只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笔筒吗?居然要一千块钱,也亏他说的出口的。

这也算是围观人多的好处,另外,周围的村民多了,也不用孟子涛费口舌打听古玩,省了他不少功夫。

不过,这其中也有坏处,因为现在电视上鉴宝节目多了,有些以前不知道价值的东西,一些人心里也有数了,如果人一多,可能会有人从中作梗,让孟子涛买不成。

孟子涛呵呵一笑道:“我说大哥,你这价也太离谱了,别说我了,就这么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我一千块钱买下来,卖给谁去啊?我最多只能给一百。”

其实,在乡下铲地皮,哪怕对方说的价格再便宜,也必须故意还点价,免得对方有卖亏了的感觉,说不定会有意外发生。

另外,东西还必须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如果东西在对方手里,一但报价,或者谈好了价钱,对方又犹豫反悔,除非你动点歪脑筋,不然根本不可能从地方手里把东西拿到手。毕竟对方又不是古玩这行的从业人员,根本不会顾及什么行规。

而且,开价的时候,给的太高也不行,因为给的越高,人家越觉的珍贵,藏得越快。

毕竟农民又不傻,知道来村里收货,给的价格肯定不会高,如果给的高了,他心里就会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把东西卖到城里去,很可能卖个高价。

而如果给的低了,他们就会想,自己把东西拿到城里去卖,万一连个车费都抵不上,还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而且,万一买家把东西看错了,那不是白跑一趟吗?

所以,东西的价格必须给的低,至于心里会不会因为此事而愧疚?说实话,孟子涛心里确实有点,但他是商人,总不能因为心里有愧,就不做买卖了。

孟子涛可不是圣人,做不到这一点,最多从对方手中买到便宜的东西后,第二次去,故意再买点东西,价给高点,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言归正传,因为种种原因,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把东西握在自己手里再报价,孟子涛也是这么做的。

中年男子连连摇头道:“不行!我家传了百多年的东西,哪能一百块钱就卖了?最少也得八百块钱。”

孟子涛苦笑道:“大哥,不是传了百多年的东西就值钱,就像汉代的陶罐,传了两千年了,一般的不也就几十几百块?要卖的贵,关键东西得好,就这笔筒,你问问大家,谁愿意出八百块钱买啊?不然的话,我给个几万都愿意。”

见大家都认同孟子涛的话,中年男子的态度有些软了:“那你想给多少?”

孟子涛说道:“我再给你添五十。你看怎么样。”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满载而归(上)

中年男子对于笔筒能卖一百五,心里已经有些意动,不过,他还是不太甘心就只卖这么多,说道:“五十太少了。”

“那再加三十。”

“算两百吧,我这东西就给你了。”中年男子咬了咬牙,做了决定。

“行,这是两百块钱,看看真不真。”

孟子涛沉吟了片刻,就从包里拿出两张红票子,递了过去。

看到是两张崭新的红票子,中年男子立马喜上眉梢,听着“哗啦啦”的声音,心里开心的不得了,周围的人眼中也充满了羡慕之情。

说起来,孟子涛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市里,就喜欢这种崭新的票子,对那种软绵绵的钞票颇为不喜,而且用的时候,也肯定把旧的先用掉。

同理,下乡收货,最好也要多带新钱,千万要少用旧钱,不然,老乡心里肯定不会乐意。而且围观的人心里也会在想,这家伙什么人啊,尽用些旧钱,还想换我家的老东西,没门!

所以,孟子涛先前在银行就做了相应的准备,换了三万连号钞票,现在正好发挥作用。

村里的人都喜欢看热闹,先前听说这里有人收老东西,家里没事的,都走了过来看热闹,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人更是刚睡到床上,听到窗外有喧嚣声,又爬起来看热闹。

现在大家看到中年男子的那只笔筒,居然换了两张崭新的钞票,周围顿时热闹起来,相互传递着消息:“谁家还有没有没用的老东西,现在有人来买,赶紧卖!”

从他们兴奋的眼神中,孟子涛知道他们这是把他看成了一个棒槌,两百块钱居然买了一件这样的货色,这种人傻钱多的凯子可不好找,当然不能错过了。

对这种情况,孟子涛心里暗笑连连,这个时候,刚才那个叫庆平的男子拿着一只青绿色的盘子走了回来。

当他听说孟子涛花了两百块钱买了那只笔筒,激动的脸都有些红了,心道,就那破玩意能卖两百块,我这盘子怎么着,也得卖五百块钱吧?

不过,孟子涛把盘子看了一下,就还了回去,说道:“大哥,这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吧,我不收。”

男子一怔,皱着眉头说道:“刚才那东西你都收了,我这么好看的盘子,你不收?是不是当我好欺负啊?”

孟子涛客气地说道:“如果是别的东西,就算是五块十块的,我也会收,不过你这东西嘛……”

“什么意思?”男子心里升起一丝不详的预感,说道:“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不然这事没完!”

孟子涛说道:“这可是你让我说的,一会可别怪我。”

“肯定不怪,周围这么多人在呢。”男子语气已经有些弱了。

孟子涛说道:“这东西啊,其实就是以前别人上坟的时候,专门用来放贡品的盘子。”

“真的?”男子眼珠子差点就突出来。

孟子涛点头道:“千真万确,不信的话,你可以把东西拿到市里去鉴定。就算拿到京城也行,如果我说错了,不但报销车马费,还给你一笔钱,算作赔偿。”

听孟子涛这么说,男子哪还有不信的道理,再说了,如果东西好的话,孟子涛怎么可能会不买?

此时此刻,他心里大呼“晦气”,恨不得当场就把手里的盘子给砸了。

这时,围观的人当中有人开口道:“我前几天看电视里说,就算是死人用的东西,也有很值钱的。就说那个什么金缕玉衣,就是给死人穿的,那还价值上亿呢。”

孟子涛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就像咱们现在的东西,有好也有差一样,这类器物同样也有好有坏。就说这位大哥的盘子,过去棺材铺就有大量出售,也就两三个铜子一个,你们说,这东西能值多少钱?”

“所以说,地里挖出来的东西,也得分门别类,有些虽然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因为作用的关系,市场价值并不高。当然,这东西也算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