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照片上看起来多少有些模糊,对判断总会有些偏差,如果看到实物,相信应该不会有争议了。”
看到宋知微的脸色越来越黑,曾主任连忙说道:“对对对,古玩鉴定肯定要看实物啊,照片多少有些失真,对判断不利,宋老师也不必在意。”
说话间,他还向宋知微使了几个眼色,让宋知微别生事。
宋知微也知轻重,关键孟子涛说的在理,他都不知怎么反驳,但想到自己居然比不过二十多岁的孟子涛,他就没脸待在这里,只是考虑到曾主任在场,他没有马上就走人。
因为这件事情,现场的气氛很是尴尬,好在大家吃的也差不多了,曾主任说了几句客套话,午宴便草草结束了。
看着匆匆离开的宋知微,孟子涛心里哂然一笑,他可不会在意宋知微是什么想法,这种仗着自己资源,行类似强取豪夺之事的所谓专家,他见一个必然会连根带泥都拔出来。
中午休息之后,孟子涛来到拍摄大厅,快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看到钱思玲向他招手。
孟子涛走了过去,问道:“什么事?”
“妹夫,听说你跟宋知微起冲突了?”钱思玲小声问道。
孟子涛笑道:“什么起冲突,我不过是指出了他的错误,难道这都不行?如果这让你难做了,那下午的鉴定我就不参加了,正好让我省下一些时间。”
“哪会难做啊!”钱思玲连忙说道:“老话说的好,没有他张屠夫,还能吃带毛猪啦?要不是借着主任的关系,哪轮得到他当鉴定专家啊?只不过,他走的主任的关系,我可以不给他面子,但得给主任面子。所以一会你别跟他一般见识,当然,如果他敢惹你,就随便你了。”
孟子涛笑道:“放心,我又不是惹事的人,想必他也是一个识相的人,会顾全‘大局’。”
正文 第一千三十章 古怪的笔筒
听到孟子涛故意加重了语气说的“大局”两字,钱思玲想到了孟子涛先前说的事情,万一宋知微确实利用节目捞钱,从而被孟子涛抓了起来,这样的事情传扬出去,对节目可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可以让孟子涛停止对宋知微的调查吗?
钱思玲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但马上她就知道这是行不通的,虽然她认识孟子涛没多久,但对孟子涛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他决定的事情,很少会反悔,所以调查是不可阻止的。
那么现在她只能寄希望于宋知微没有做犯法的事情,或者对大众隐瞒事情的真相。好在,宋知微只是鉴定的次数有限,就算出了问题,范围也不可能太大,应该能够控制的住。
“妹夫,如果有确切的消息,一定要通知我啊,我可不想来蜀都电视台的第一档栏目,最终以丑闻而告终。”
孟子涛笑了笑:“放心,不会让你难做的,我一定速战速决。不过,如果你有什么消息,也请告诉我。”
“没问题,时间不早了,你先进去吧。”
“好的,一会再联系。”
孟子涛来到鉴宝大厅,由于中午的事情,孟子涛一到场,气氛就有些尴尬了,这主要还是孟子涛太过年轻,把宋知微的脸打的太狠,在其他专家眼中,就有一种跋扈的感觉,如果孟子涛成名有些年头了,想必大家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
孟子涛对此并不在意,想要得到他的尊重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守古玩这行的规矩就行,不然该干嘛干嘛去,他又不靠这些人吃饭。
下午一点半,节目又开始录制,第一位上台的是个中年妇女,她手里拿着一只竹雕笔筒。
由于笔筒是古玩中的杂项,由孟子涛做鉴定,中年妇女看到孟子涛,眉头一皱:“你还没有我儿子大呢,就是专家啊!”
孟子涛也不着恼,淡淡地说:“这位女士,你的想法有问题,如果年纪大就是合格的鉴定专家,那电视台干脆找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过来就行了。”
“但你也太年轻了。”中年妇女嘀咕了一句,还是把笔筒放在孟子涛面前。
孟子涛懒得搭理她,拿起笔筒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件粗制滥造的赝品。
“章女士,您这件东西有些问题。”
“什么!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这笔筒都在我家好多年了,怎么可能会有问题!”中年妇女顿时暴跳如雷。
孟子涛直截了当地说道:“用我们行话来说,这只笔筒就是‘妖怪’,所谓‘妖怪’指的是一件物品上既有这个朝代的特征,又有那个朝代的特征,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四不像的伪造品,甚至连仿品都算不上。”
“就比如这只笔筒,分明是明代的特征,便纹饰却是清代的,这东西不是‘妖怪’又是什么?”
“哼!胡说八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啊!有本事你再拿出确凿的证据来,不然你就是胡说八道!”持宝人有些蛮不讲理起来。
孟子涛眼睛的余光注意到宋知微嘴角的笑意,他淡淡一笑,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拿来一些酒精和棉球,他边说边用棉球沾着酒精在笔筒上擦着。
“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传世的明清竹雕材质,表面颜色经过数百年的摩娑抚弄,多已向暗黄、黄褐,甚至琥珀红色转变,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但这种转变并不均匀,人手常触摸的部位,如外壁、盖口、纹饰突起等处明显,而手不常能触摸的部分颜色可能不同。”
说到这,他把棉球展示给中年妇女看:“章女士,以后买这种东西,还是小心一点吧。”
中年妇女看到棉球上乌黑的颜色,脸上顿时通红,上前一把拿起笔筒,转身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观众席响起了掌声。
见孟子涛轻描淡写地处理掉一个麻烦,宋知微的脸色又有些不好看了,他轻哼了一声,暗道:“来日方长,咱们走着瞧!”
接下来的鉴定一帆风顺,孟子涛都怀疑第一个是宋知微安排的人了,不过想来宋知微应该不至于会这么幼稚吧。
另外,孟子涛发现宋知微的表现和上午如出一辙,只是没有再鉴定出错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中午的事情,他有了警醒,还是其它原因,这令孟子涛稍稍有些失望。
正在孟子涛胡思乱想的时候,又一位持宝人上来了,这回他还是带来的笔筒,不过是一件瓷器。
这样的东西,既可以给孟子涛鉴定,又能给宋知微鉴定,不过宋知微坐在靠中间的位置,对方就把笔筒放到了宋知微的面前。
笔筒呈圆直筒形,近足端微撇,外壁通景绘粉彩幽篁琴韵图。修竹丛丛,绿草如茵,五只红色蝙蝠翩飞,高士围石几或坐或立,其一抚琴,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