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壁饰有几块釉里红彩斑。呈色确实是鲜红色,另外也有晕散现象,只是晕散程度较低,以致于有土沁的情况下,并没有看出来。另外,腹下部堆塑两条螭龙,呈屈体爬行的姿态,看起来十分生动。

看到高足杯的原貌,孟子涛眼睛瞪的老大,因为这和他在网上看过的元代釉里红高足转心杯非常相似!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异能会给出那么高的价格,原来是这么回事!

都说元代的瓷器烧造是划时代的,这话放到高足转心杯上,非常贴切。

就说眼前这只高足杯,从外表看,器形与宋元时期流行的普通高足杯没有差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杯底与圈足结合处的构造极为奇特。

杯底心有一上小下大的圆状“公榫”嵌入圈足内,圈足上端稍内收为“母榫”,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活榫,使杯可左右旋转。这个设计看似简单,在木头上用这种办法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在瓷器上可完全不是这回事。

首先,在烧制的过程中,即使匠师预留了一定的空隙,但这空隙是送进柴窑烧制时预留的,一进了窑炉,圆状“公榫”会膨胀,包围圆状“母榫”的圈足也会膨胀。

两者的膨胀的系数如何能像进窑炉之前那么协调一致,那就全凭经验和运气了,如果膨胀幅度不一致,空隙如果太小,榫就死了,无法转动,如果空隙太大,榫就卯不住而造成足与杯的脱落,能协调一致的成品是极少的。

因为烧造难度非常大,转心杯烧制不易,这才导致现今天流传下来的转心杯极少。

再加上,当时釉里红刚刚诞生不久,由于釉里红烧制难度同样不小,“精品”者更为鲜见。

于是就导致转心杯更为稀有,有考古印证的国内馆藏品不超过5件,可见其珍贵程度。可以说,在现在古瓷收藏领域,就算是碎片的标本也是可遇不可求。

另外,前文说过,当时由于工匠经验等问题,釉里红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鲜红色难得一见。

本身,转心杯就十分难得,两者相加,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价值根本就是无可估量。

此时此刻,孟子涛激动之情无以言表,过了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又把转心杯放回盆里泡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内心之中又多了一份忐忑,担心土沁会改变转心杯的结构,令杯子不能转动,如果那样的话还叫什么转心杯?

好在,结果并没有让他失望,又泡了两次之后,经过清理,除了足底部还有一些土沁已经深入,并不能清除之外,其余地方的土沁,全都从高足杯上脱离了。

此时的高足转心杯,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基釉质莹润,两条螭龙活灵活现,釉里红彩斑明快大方,鲜艳异常,轻轻一转,可谓立体感、动感十足。

整体来看完全是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晶,让孟子涛不禁赞叹连连……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乡收货(上)

PS:感谢“宁乡.县东山村刘利金”、“ooo7894326”的打赏,祝大家猴年大吉!

有了那件元代的釉里红高足转心杯,孟子涛这趟铜都之行,已经非常完美了。

本来,孟子涛还打算,在铜都好好游玩一番,再去古玩市场转一转,但有了这件宝贝,他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想要打道回府,不然东西放在身边,实在不太放心。

不过,第二天一早,尤小富就打电话给孟子涛,说他村上有人有东西要出手,问他有没有兴趣。

这让孟子涛有些为难,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实在太笨了,放在身边不安全,但可以把东西存放在银行啊!

孟子涛把高足转心杯存在银行,就驱车前往尤小富家。

昨天走的急,没有注意沿路的风光,今天就不同了,一路小心驾驶的同时,孟子涛就欣赏着路两旁的景色。

快要到达尤小富的村子时,孟子涛突然发现了几幢还是明清时期的皖南民居。

虽然因为地势的原因,这几幢民居的高度错落有致,房屋面积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都是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门柱等处采用大青石精心雕琢而成,颇为悦目。

孟子涛隐约看到屋外晒着的衣服,内心有些欣喜,因为老建筑意味着可能有旧货,既然有捡漏的机会,那今天肯定要客串一回铲子了。

不过,这一切都得等到解决了尤小富那边的事情再说。

车子即将到达村口的时候,孟子涛就看到尤小富已经昨天下车的地方等着了。

客套了一番,尤小富就带着孟子涛回了自己家,接着给孟子涛端茶递水,显得非常热情。

之所以这样,孟子涛给的红包厚度占了很大的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尤小富觉得那钱拿的有些明不正言不顺,这才把村里有人想要把家传的老物件卖掉这个消息,告诉给孟子涛。

看到尤小富又要去拿水果,孟子涛连忙摆了摆手道:“水果可以呆会再吃,咱们现在还是先去看了东西再说。”

尤小富连忙说道:“行,那咱们就走吧。”

尤小富说的那户人家,位于村西,一边走着,尤小富一边为孟子涛做着介绍。

“那家姓田,现在当家的叫田金奎,他们家是清晚期遭了难,从城里搬到我们村的。据说,他家祖上还在清廷做过大官。据我爷爷说,当初,他们搬来的时候,钱财也不少,就在我们这里置办了不少土地。”

“本来,按这种情况,后来肯定会倒霉。但田金奎的爷爷眼光很不错,当初做了不少好事,而且在战争的时候还捐出了不少钱财和物资,大家念着他家的好,后来基本没有受过什么冲击。”

“不过,这田家是越来越不如一代了,田金奎的孙子更是我们村有名的赌鬼,在外面欠了不少外债,家里人已经帮他还了不少,但还是没还掉。昨天,又有人过来讨债,田金奎当场就说,会把祖传的物件卖了还债,对方才走的。”

听了尤小富的讲述,孟子涛觉得田金奎家有好东西的机率还是挺高的,他想了想,问道:“那田家以前有没有卖过东西?”

尤小富说道:“以前有卖过,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地,就不太清楚了。”

孟子涛问了个关键问题:“那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应该不少吧?”

尤小富微微一怔,马上反应了过来:“孟掌柜,我先前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您看这……”

孟子涛笑着说道:“来都来了,总不能不去吧?况且,也不一定会白跑一趟。”

“孟掌柜您运气好,肯定不会白跑一趟的。”尤小富连忙加了一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