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4 章(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也不会转手,看来我要想得到一座真正的宣德炉的愿望,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达成了。”

苏老说的可怜,但孟子涛可不敢接话,他太清楚这行之中一些老前辈的狡猾了,往往他们想要得到一件东西,虽说不是无所不用其极吧,但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因为价码公正,也不好说什么。如果自己接话,完全有可能踏入一个圈套,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少开口为妙。

苏老见孟子涛不为所动,眼中闪过一丝可惜之色,随即说道:“小孟,东西你还是收起来吧,再看下去,我们都没有心思再谈其它事情了。”

孟子涛笑着说了声好,之后就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神情之中,把宣德炉收起来交给大军。

“好了。”蒋卫文拍了拍手:“大家也一饱眼福了,咱们还是来说说这对转心瓶吧。小孟,你对这对转心瓶有什么评价?”

孟子涛向大家拱了拱手客气了一番后,这才说道:“我觉得这对乾隆时期的转心瓶之中,有一件是仿作。”

大家都点了点头,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看法,原因就是因为转心瓶的工艺太过复杂,每一个部件尺寸都要经过精心计算,还要特别注意烧造时的温度火候控制,一旦出现少许变形便会使整器的制造前功尽弃。

虽然不能说一定不能制成一对一模一样的转心瓶,但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特别是在乾隆朝刚刚发明转心瓶,工艺还不是很娴熟的情况下。

要知道,唐英当初因为工艺困难,曾在奏折中称:“奴才又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瓶等共九种,谨恭折送京呈进。其新拟各种系奴才愚昧之见,自行拟造,恐未合适,且工料不无过费,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导改正,以便钦遵再行成对烧造。”

而乾隆皇帝见到这些奇巧之作后,未加赞美也未加批评,而是在唐英的奏折上批复:“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嗣后按节进十数件。”

可见,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费工,想想其难度之大。

“那你觉得哪一件有问题呢?”蒋卫文询问道。

孟子涛指着右边的那只转心瓶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这一件有问题。”

苏老对孟子涛给出的答案相当意外,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右边的都要比左边的更加出色,看起来更符合当时御窑厂的风格,但偏偏孟子涛说它有问题,不得不说太出乎意料了,同时也分外好奇孟子涛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

“小孟,你为什么认为这件是仿品,这件反而是真品呢?”

孟子涛微微一笑,见在座的几位前辈中,有至少一半的脸上都流露出不解之色,他便解释起来。

“可能大家觉得这件转心瓶更像是真品,但我认为不是这样,至于其中缘由,咱们从转心瓶的制作流程说起。制作这样一件转心瓶是极其复杂的,制作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是先制内瓶部分;二是再制外瓶,需分二截烧制,口颈一截,肩腹一截。”

“最后再将内瓶与外瓶组合在一起再次烧制,预先在外瓶的器底内,作好套合榫心的小柱纽,把内瓶套在榫心里,最后再把外瓶的口颈和肩腹两截粘合。如何粘合与固定,非常关键。大家应该可以注意到,在此瓶肩腹连接处,那道肩部的棱线非常圆鼓,虽然以泥金描饰过,但二者粘合应是用低温釉连烧在一起的……”

听到这里,候老双手一拍:“明白了,右边这只瓶子的工艺不对,不是乾隆时期应该有的水平。咱们现在虽然已经推断出制作流程,但还是搞不清楚,在将二截粘合二次入窑时,如何掌握温度高低而不破坏内瓶的粉彩部分。而制作都也没有破解出这个工艺,所以采取了和原工艺不同的方法。”

听了候老这番话,苏老等人也都反应过来,再仔细上前观察,果然发现了两者之间工艺的不同,以他们对转心瓶的了解,右边的明显是有问题的。

蒋卫文说道:“事实上,以转心瓶的工艺就能推断,有品相不完美的成本在当时是很正常的现象,以品相来判断真伪,就有些唯心主义了。”

苏老不由点了点头,感慨道:“老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咱们这些老家伙,确实应该退位喽。”

孟子涛连忙说道:“苏老,您这话就说错了,老话还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而且我有今天这个水平,也是我师傅教的好,要没有他的悉心教导,我哪有现在的能耐。”

苏老笑道:“哈哈,小孟,你也别谦虚,对郑老我是很敬佩的,但你才多大年纪就能有现在这番成就,可不单单是因为郑老的教导,说句不好听的,你两个师兄比起你来,可要差远了。”

孟子涛连忙摆了摆手:“苏老,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万一被我两们师兄听去了,他们要打我屁股可怎么办?”

正文 第八百四十六章 阴差阳错的碰瓷

候老打趣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要叫上我们,观赏一下。”

大家纷纷大笑了起来。

片刻后,蒋卫文说道:“好了,咱们还是来说说这个转心瓶的事吧,大家说怎么解决?”

“什么事?”孟子涛有些不太明白。

蒋卫文回道:“我简单说一下吧,这对转心瓶其实是我们协会两位会员之间的交易,当初说一对转心瓶价值两千万,如果有问题,买家可以去退货,只要1900万就行了,剩下那一百万就算学费,但事后去退货时,卖家却不肯了,声称要有多位专家联名鉴定才行。”

“于是,买家就状告到了我这里,想让我解决这件事情,并要求对那位卖家进行惩罚。”

孟子涛心里有些疑惑,照理说这事蒋卫文自己就能解决了,为什么还要邀请这么多重量级的前辈过来?

虽然疑惑,孟子涛并没有多问,毕竟这是沪市古玩协会内部的事情,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坐在蒋卫文旁边的方老开口道:“老蒋,你说的这么含糊其辞干嘛,难不成你还想包庇骆岳啊!”

听说关系到骆岳,孟子涛有些反应过来了,难怪蒋卫文有些难办了,先前见蒋卫文和骆岳比较熟络,他也托人打听过,知道蒋家和骆家是世交,两家的关系非常好,蒋卫文也一直把骆岳当作自己的子侄。

现在遇到关系到骆岳的事情,并且骆岳还是理亏的那一方,蒋卫文应该也很头大吧。

说起来,孟子涛对于骆岳的印象一直不好,凭骆岳的精明又不是看不出朱田华品行不端,却根本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