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就别管小涛了。”
“这是他运气好。”徐苹嘀咕一声,就对儿子说道:“反正是你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妈,我又不是棒槌,哪会胡乱花钱嘛。”
孟子涛说了几句好话,总算把母亲的气给消了。
消了气的徐苹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小涛,既然你的店不小,要不要找个人给你看店?”
孟子涛摇了摇头:“暂时不要吧,我们这行,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平时没几个客人的,我一个人并不忙,先前也都是掌柜一个人。况且,就算我生意好了,也得找个品行好的。”
还没等徐苹开口,孟舒良就说道:“你呀,又想给什么人家的孩子介绍工作了吧?我告诉你,这事别添乱了,小涛有他自己的主意。再说了,对方懂古玩吗?”
“呃……”徐苹愣了愣,就斥了一句:“就你话多!”
孟舒良耸了耸肩膀,说道:“小涛,明天带我们去你的店铺看看吧。”
“行,没问题……”
第二天,一家三口吃了早饭,就来到古玩街。
孟子涛带着父母在店里转了一圏,徐苹就显得有些担心地说道:“这两家店面的位置可不好啊,会有生意吗?”
孟舒良说道:“看你,难道不会说句好话啊!”
徐苹回瞪了一眼:“我说几句好话,难道生意就好了?就这个位置,连人都没几个,我到不相信,开店生意会好到哪去。”
见父母有争吵的架势,孟子涛连忙说道:“妈,我昨天不是跟您说过了吗,我这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只要有好东西,肯定会有人过来光顾的。”
“真的?”徐苹显得有些不信。
孟子涛说道:“这事我还能骗您啊?再说了,您儿子又不傻,也能看得出这个位置不太好,如果不是有把握,怎么可能会买店铺买下来,您说是不是?”
“好吧,你是专业人士你说了算。”
徐苹打量了一下四周,说道:“小涛,要不要我帮你打扫一下卫生?”
孟子涛有些哭笑不得说道:“您看这里脏吗?再说了,这种事情我自己会做的,您就带着爸到周围去转一转,然后,我再送你们回家。”
“你呢?”
“我要清点这里的东西,还要归类。”
看了看周围的架子上的瓶瓶罐罐,夫妇俩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就同意了儿子的建议。
等父母出了门,孟子涛也拿出准备好的本子和笔,开始分门别类的记了起来。
这里原先做的也是杂项生意,只要秦掌柜觉得东西不错,基本来者不拒,这一点,孟子涛其实也不想做什么改变。
但暂时,他还是要去准备一些文玩方面的货,这样说出去,也不容易惹人怀疑,不然,他就算说自己全知全能,也得有人信。
整理了一会,孟子涛就看到李先乐拿着一只盒子,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孟子涛有些疑惑地问道:“我说,你今天难道不用上班吗?”
李先乐语速飞快地说道:“快,帮我看看这东西到底是真是假。”
“什么东西?”孟子涛朝盒子看了过去,一看上面居然有一张故宫的封条和民国的旗帜,他就有些无言以对。
这种封条其实是现在很常见的骗术,而且也很容易就能识别,首先这个民国的旗帜一般不能随便用在一般文物上。再加上封条用西元纪年,日期的写法不符合民国时代习惯用法,由这两点就能判断出,这封条有问题。
另外,在故宫历史上确有“故宫保管委员会”,但只成立两个月就无疾而终,并没有接管过故宫。而且,故宫博物院其实成立于一九四八年,这封条上写得日期是一九四五年,这怎么可能?难道大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
既然封条都有问题,那里面的东西是真是假,就不用多说了。
孟子涛开口问道:“李哥,这东西你是从哪来的?”
“就是用我那件康熙五彩花鸟盘,和一位老板换的。”李先乐有些得意地说道。
孟子涛闻言十分惊讶:“难道真有人相信你那本证书?”
李先乐摇了摇头,嘿嘿一笑:“没有,我只是把东西拿出来,给他看了看,他就提出了交换的想法。我一想,居然还有这样好事,就赶紧和他换了。”
孟子涛指着盒子问道:“那这只盒子是怎么回事?”
“嗨!”李先乐马上回过神来:“别误会,这只盒子是那位老板后来给我的。”
孟子涛说道:“不会是和里面的东西一起的吧?不然他为什么要拿这么一只盒子出来?”
李先乐愣了愣:“孟大掌柜,你别吓我!”
“我就是这么一说,你急什么。”
孟子涛嘿嘿一笑:“对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李先乐哈哈一笑:“古玩街屁大点地方,你买店面的大事,早就传遍了。不过你小子可不厚道啊,买了店面,也不知道跟我说一声。”
孟子涛摊了摊手:“店里还没整里好,而且门匾还要重做,我说那么多干嘛?等到开业,你以为我会忘了你啊?”
说到最后,他笑眯眯地拈了拈手,那意思不言而喻。
李先乐装作无语道:“你都是大老板了,还要我这小人物的红包?你也太抠门了吧?”
正文 第八十章 斗气
孟子涛笑眯眯地说道:“你难道不知道有句老话,叫做积少成多吗?再说了,你想想看,咱们全国这么多人,只要每人给我一块钱,我也能成为亿万富翁,这话不错吧?”
“奸商,一看就知道你是奸商!”
李先乐笑骂了一句:“好了,你快来帮我看看东西到底对不对,如果东西没问题,到时你开业我就给你包个大大的红包。”
孟子涛把手擦了一下:“那你得把东西拿出来啊,不拿我怎么看?”
李先乐连忙把东西从盒子里拿了出来,笑嘻嘻地说道:“怎么样,东西不错吧?”
“葫芦瓶?”孟子涛讶然道。
葫芦瓶因形似葫芦而得名,自唐代以来因谐音“福禄”而为民间所喜爱,至明嘉靖时尤为盛行。除传统器形外,还有上圆下方的器形。
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变化多端,其中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演化为“如意尊”。
而眼前这只葫芦瓶,就是上圆下方的款式,葫芦上方绘缠枝莲纹,下方每面为一幅人物图案。
李先乐一脸得意地说道:“对,明嘉靖年制青花花卉纹人物葫芦瓶,我认为是开门到代的老东西。”
孟子涛暗自摇了摇头,说道:“既然你都认为是开门到道的老东西,那你还拿过来给我看干嘛?”
李先乐呵呵笑道:“我这不是已经联系好了下家,来给你看一下,保个险嘛。”
孟子涛说道:“你这速度可够快的,不过,你要知道,我对瓷器的眼力可有限,你干嘛不拿到王叔那,还保险一点,或者说,你不怕我给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