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1)

江湖锦衣 我自听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生性狡诈,怕是不会轻易将东西给你。”

“请直说吧,这么兜圈子不好。”顾小年说道。

陈晟点头,指了指顾小年腰间,“这应该是他的那柄绣春刀吧,方便说说?”

顾小年抿了抿嘴,对方既然跟他说了这么多,虽然不知事实真假,但他心里下意识地却是相信对方所言。

这或许是对方身为大理寺要员,在言行举止上有让人不由自主信服的魅力,也可能是对方所说本来就是真的。

顾小年摒弃杂念,他选择相信对方。也是选择相信了自己的判断,相信对方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是个好人。

他事无巨细,从几天前听到新任郡守赵兴身死开始,包括陈陵让他前去风满楼问罪,以及在那个秋夜里见到赵熙年等等,一点一点地全部说了出来。

时间在流逝,他说的很细,四周吃早饭的人已经走干净了,没有人喧哗停留,仿佛二人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禁地一般。

事实上,在这座巨大的膳房四周,已经有不少精壮干练的汉子持刀立着,目光锐利,明显不似寻常的巨鲸帮帮众。

……

“呼”

顾小年说完,长出口气,随后喝了杯茶润了润嗓子。

坐在他对面的陈晟闭着双眼,似乎是在思索什么,他静静喝茶,没有打扰。

良久,陈晟睁开眼睛,目光透亮,有如剑光般璀璨。

“原来如此。”他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此时看向顾小年,说道:“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无论是在情报的搜集还是判断分析上,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说着,陈晟冲顾小年一抱拳,真诚道:“此番能破案,还要多谢顾兄弟。”

顾小年连忙摆手,“别,我只是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了而已,其中的分析判断还是多亏了方叔。”

“方叔?”陈晟眨眼间便想明白,“天下英才何其多也,这青河郡的三位捕头,都不是寻常之辈。”

顾小年犹豫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开口,“那,陈兄可能方便说说此事的来龙去脉?”

陈晟略一沉吟,随后笑道:“也好,光我一人看清,倒是显得无趣。你本来也是要到北镇抚司就职的,经此一事,功劳想必不小,能在锦衣卫里有你这么个朋友,以后说不定还有不少事需要你的帮助。”

顾小年笑了笑,“你也说了此案里锦衣卫偃旗息鼓不再查了,我横插一杠还有什么功劳可言。”

“你现在还是捕快,隶属刑部。”陈晟眨了眨眼,随后正色道:“此案我已想通大半,只是还未想明白那暗中之人的具体身份。

顾兄所言赵熙年是随赵兴而来倒是不假,不过却不是为了抢夺他身上的那件东西,而是为了护送。”

第三十八章 渐明(下)

“护送?”顾小年愣了愣,显然是一时间没想通其中关窍。

陈晟点点头,说道:“这说起来也是没想到,当一切连起来的时候,竟然牵扯到了另一桩案子。上月锦衣卫指挥使袁城被人指证的事情想必你也应该有所耳闻,指证之人所持的证据证实了袁城结党营私、意图谋逆,朝廷下旨,将袁城一家满门抄斩,受此牵连的大臣官员不在少数。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这是那位千岁的手笔,为了消灭政敌而使用的手段。但事实真相如何却是无人知晓,只知道骂他的人更多了就是。”

顾小年挑了挑眉,这虽然不是什么秘闻之类,但自己偏居一隅,对于这种神都的消息最多的都是从风满楼的晨报上知晓一二,事情牵扯到那位千岁,就算是风满楼也不敢说个大概。

他有些不理解,对方为何会跟自己讲的这么细。

陈晟没有在意他的反应,反而继续说道:“但袁城真的就是干净的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到了他那个位子,一路上没点手段是不可能的。导致他真正身死的原因,除了魏千岁因为双方立场想要他死以外,还因为袁城挡了太多人的财路。

逍遥散,也就是毒散,你知道吧?”

顾小年点点头,他对这个不陌生,因为事实上府衙里除了吴求之外,不乏还有其他捕快衙役同样吸食。这种东西一旦上瘾,基本很难戒除。

他很难理解吸食这种东西的那些人,只是为了一时的感觉,就要承受一辈子的煎熬,更别说导致的家破人亡了。

陈晟轻叹一声,说道:“咱们说它是毒散,可在有些人眼里,它是滚滚的银票。为了财富,哪怕是荼毒世人也在所不惜。

毒散历代屡禁不止,甚至就连朝堂诸公都有人服食,甚至是参与走私生意。袁城不知哪根筋错了,竟然开始查起毒散的源头来,他的行动太突然也太过胆大包天,不光是厂卫,就连六扇门和我大理寺中存放的不少资料情报都被他们阅览而去。

一时间,北镇抚司缇骑四出,遍布神都大街小巷,查获毒散无数。诏狱、刑部大牢、六扇门天牢、大理寺牢狱等等,关押相关人员几近饱满,更别说当场处死的那些毒贩。

此举震惊朝堂,上下官员无不心生惶惶,但都只是嘴里说着‘锦衣卫无法无天’之语,但谁敢当这个出头鸟?谁说话,就代表自己与毒散案有关。

而这般沉默半月之后,神都百姓拍手称快,第一次赞誉锦衣卫,不再辱骂他们是朝廷鹰犬。但朝廷里,却是在这半月之中因此牵连下狱官员竟达十数人,但都知道,这远没有结束。

毒散生意遍布大周全国各地,就连偏远的荒漠和南疆等地都有人在贩卖,要说如此庞大的买卖,没有一个真正能只手遮天的存在于背后顶着,谁信?下狱的那些官员不过是小鱼小虾而已,真正的大鱼还没有冒头。

也就是在这时,市井中传出了‘袁城此举是为了肃清政敌,收拢民心,以为谋逆之举做铺垫’的传闻,而朝堂上也有人拿出了袁城结党营私的证据,甚至是出面指证,这个领头的人,就是当今大周朝的户部尚书,赵宥。”

顾小年想了想,问道:“所以,当你听我说赵兴是赵宥的长子,赵熙年是想从他身上获取一样东西时,你便联想到了这件案子?”

陈晟点点头,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那应该是一份名册,是锦衣卫安插在这庞大的毒散生意网中的暗探人员的名册。不然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江湖中都根深错节的毒散买卖,袁城怎么说动手就动手,还一抓一个准?这是因为有那些锦衣卫的暗探啊。”

顾小年皱眉,问道:“可若真是这么一份名册的话,必然重要,赵宥如何能得到?”

陈晟轻笑开口,“他都能拿出让厂卫、刑部、大理寺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