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投放市场需要几年?”
“不会超过三年。”任宏远犹豫了会儿,说:“虽然美国舆论不是很看好,但业内看好乔布斯前景的人很多,投放市场的时间点可能给还会往前移。”
现在是2005年,三年后是2008年,那时候苹果手机的确已经出现了,冯一鸣微微点头,顺手将资料递给端茶过来的叶子姿,让她带回去归档。
“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太过于强悍的突破,影响力也绝不能和工业革命相提并论。但可以确定,智能手机的出现将会大幅度改变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社交、购物、金融、游戏……”冯一鸣缓缓说:“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技术研究院的工作由任老师安排负责,但主导方向的调整需要递交一份邮件。”
“没问题,这正是我今天要提起的。”任宏远瞥了眼脸颊直抽抽的查建驰,估计这老家伙直到这时候才看清心里一直不敢认定的事实。
“说起来也挺泄气的,如今国外都快要推出智能手机的整机了,国内还视而不见,只顾着搂钱。”任宏远叹了口气,“如今手机市场大打价格战,别说水货,正版手机500块钱都能买得到……”
“这能说明什么?人家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还顾着日后?活下来才是正经的。”冯一鸣调侃道:“再说了,搂钱有什么不对?没有展雄搂钱,哪满足的了任老师你那无底洞?”
“你这是断章取义。”任宏远摇头道:“我只是挺可惜的,等智能手机推出之后……啧啧,血雨腥风啊。”
关于这个话题冯伟安和儿子讨论过很多次了,所以没开口,而叶怀安却是第一次听到,诧异问:“不至于吧,国内手机厂商打价格战打的有点过火,但也不至于……”
“任老师说的不准确。”冯一鸣加了勺油,“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手机厂商,能活下来的,百不存一。”
“夸张了吧?”张长河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就算你说的是事实,国内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不允许,延缓国外智能手机进入内地市场的步伐,同时引进低配置的手机生产线,甚至直接采购相关零配件,在国内组装完成。”冯一鸣抿了口茶,“而且还会在一定时间内让普通手机和智能手机同时出现在市场上,这能让部分手机厂商缓口气,顺利的话还能脱身找个替死鬼,不顺利的话就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但大势所趋是必然的,那些底子厚的企业还好,底子薄的就惨了,前路茫茫。”
叶怀安悄悄看了眼张长河,问:“如果现在开始研制开发呢?”
“不现实,别说资金要求非常高,往里面砸个十几亿都没什么成果,而且很多技术的专利都在国外相关企业手中,绕不过去的。”冯一鸣不客气的批驳道:“更关键的是时间不够,人家一百步都走了九十九步了,现在才想到奋起直追?”
查建驰对技术方面一窍不通,但却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国家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长期出现,事实上从手机行业出现以来,国家对其扶持力度不小。”
“的确,老办法嘛。”冯一鸣无奈的耸耸肩没继续说。
任宏远苦笑一声,解释道:“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世界就一直对国内实行技术封锁,很多关键的仪器、技术都无法拿到手,这种情况也蔓延到电子消费产品这一行了,手机、MP3、还有之前的录音机、影碟机这种产品的关键零件都是从国外采购的,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达到那地步。”
“你还真以为手机这一行赚钱的是那些厂商啊?”冯一鸣冷笑道:“最大的一块肉人家早就吃下肚了。”
“现在市场上手机价格一降再降,可以预计之后可能还会往下。”任宏远摊手道:“无非是国外电子厂商在清理库存,从这方面说也能印证一鸣的观点,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查建驰摸摸脑袋,皱眉问:“那一鸣刚才说的老办法?”
“先卖整机,如果进不了内地市场,那就放缓步伐,等他们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后,再将之前已经淘汰的技术、生产线降价卖给国内的厂商。”任宏远叹息道:“反正内地这么大的市场摆在这,先进行培育再下刀子也不迟。”
“杀猪还得等到过年呢。”冯一鸣哼了声,“看着吧,有的是人为那些已经淘汰的生产线抢破头。”
“赚钱嘛……”查建驰的话让在座众人心生感慨,凉亭里的人都不是普通民众,高高在上的地位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承受了某些心理压力,虽然未必肯为之努力,心里却未必好受。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 冯家宴(五)
下面的女人们收拾完都坐在客厅里聊天,任尔芙拉着李鑫德去打台球,叶子姿在书房整理这几天天辰投资送来的文件资料,她们都心里有数,天台上那些人的谈话自己没哪个资格、更没有理由去掺和,但张淼才不管这些忌讳,切了个西瓜就捧上去了。
“查院长,任老师,吃西瓜,可甜了……”张淼把盘子端上桌,边招呼着边直接坐在张长河身边不走了。
吃完晚饭才一个多小时,谁特么还吃得下西瓜啊!就算找借口也找个像样的行不行……
冯一鸣撇着嘴不说话,翘着脚一晃一晃,眼角余光打量着面色阴暗不定的查建池,说实话经济研究院日后将成为集团战略选择的智囊团,以目前展雄的发展潜力、规模,已经不是他这个重生者可以随随便便做出决定的时候了,以查建池的能力、资历进入经济研究院都足够,却也不是必不可需的,但冯一鸣依旧选择了查建池。
虽然因为一只穿越时空的蝴蝶导致了很多人,很多事的轨迹发生改变,甚至在国内IT界搅风搅雨闹得大变样,但是总体的发展轨迹冯一鸣依旧心里有数,可以肯定,拥有前瞻眼光的他在和智囊团那些经济学家的交流中,会塞进很多“私货”,但那些教授专家会去认真聆听、琢磨一个年轻人的想法?
所以查建池这个关系相对密切、青萍籍贯,同时在国内有不低地位的学者才会被冯一鸣选中,他需要这样一个喉舌,最起码需要一个能和自己平等交流学术论点的专家,事实上在去年和今年发表的三篇论文的修改过程中,关于国内经济前景、和全球接壤对国内经济体量的影响、以及IT业对国内经济的改变,冯一鸣都和查建池有相当程度的沟通。
那边查建池还在犹豫不决,身边的张长河却意外的提起刚才的话题,“一鸣,既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