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官场局中局 笔龙胆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工作上的事情,我们也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就只喝酒,不谈工作。芬芬,你陪我一起敬敬诸部长他们?”

接下去他们就一对一对的敬酒。

梁健之前看到的,都是这两位区委领导在大楼里一本正经的领导模样,没想到在酒场上活跃起来,反而让人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不过,若在大楼里的他们才是真实的,那么此时此刻的他们就如虚无缥缈的魅影,借着酒精放飞心里的欲望、情绪和理智……

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表妹蔡芬芬对梁健提议:“表哥,你也不带我敬敬两位区领导,你表妹我的红酒生意,以后全赖两位区领导了。你好歹是我表哥,陪我敬敬温书记和诸部长吧!”

一顿酒下来,温照盛他们自然已经清楚了梁健和蔡芬芬是表兄妹关系。温照盛说:“芬芬,你说错了。梁健是我们区里的青年才俊,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你的红酒生意啊,有他关心就够了!”

温照盛这么抬举自己,梁健就过意不去了,只好带着表妹说:“温书记太夸奖我了!我能做些什么啊!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诸照同说:“很快都会有的。”

梁健感谢两位区领导的抬爱,带着蔡芬芬分别敬了他们酒。

区妇联主席盛红莲对蔚蓝说:“蔚蓝,今天机会难得,你也要多敬敬两位常委哦!”蔚蓝说:“好。”温照盛和诸茂却都说:“你还要再多敬敬梁健。他才是管干部的!”梁健说:“我现在什么也没得管。”温照盛说:“很快,你又要管了!”

宴席到差不多的时候,温照盛和诸茂竟然都站了起来,对梁健说:“梁健,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也更是兄弟。我们的目标,就是紧紧团结在胡书记周围,共同为长湖区的发展和全区百姓谋利益!”

梁健也立马站了起来。不过,直到此时,梁健才有些明白,这顿饭的真正意义所在。从温照盛和诸茂的字里行间,可以听出他们是胡小英的人!而梁健,也被他们归在他们的团队里。

正文 第196章面子挺大

这个晚上喝高了。

吃过饭,在饭店弯曲的过道里,诸部长和美女们走在前面说说笑笑。温照盛跟梁健走在后面。温照盛左手轻轻搭住梁健的肩膀,说:“梁健,明天主动去胡书记那里一趟。”

梁健说:“需要去吗?可胡书记没有叫我过去!”

温照盛说:“你这人啊,领导不叫你去,你就不去?领导很忙的,即使我们这些常委也不会天天叫我们去啊。如果我们不去,那不是对领导的关心疏忽啦?何况,胡书记在常委会上想尽办法,保留你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资格,她可能也希望听听你自己的想法吧?”温照盛这话,说得有点道理。

但梁健还有一个疑问:“可我去了,却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可汇报,这段时间我都没做过具体的事。”

温照盛笑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有时候态度,比具体的事情更重要。对领导来说,正确的态度,比你在态度不明朗或态度不正确的情况下做事,要管用的多。记住我这句话!”梁健细细品味这句话,嚼出的味道很深很远。

第二天上午,梁健就来到了三楼胡小英的办公区域。委办主任陈政问他,跟胡书记有没约好?梁健如是说,没有。陈政说,那可惜了,上午市里有领导过来,看看下午是否有空。

梁健说,没事,胡书记忙,我下午再来。

陈政说:“实在抱歉。我会跟胡书记转达你来过了,看她是否有时间见你。”这次陈政对梁健倒是特别客气。那天区委常委会上,胡小英为梁健据理力争的场面,列席会议的陈政当然看在眼里。他从没见胡小英为哪个干部据理力争,既然胡小英态度如此明显,这个梁健肯定开罪不得。

梁健走后,陈政来到了胡小英办公室,及时将梁健求见的事情说了。

胡小英正在翻阅关于市领导调研的汇报稿,稍停,抬起头来,说:“上午和下午都没空。你让梁健下班之后,直接到我这里来吧,晚饭前我还有点时间。我也正有事想和他聊聊。”

陈政答应了,回到办公室后马上打电话给梁健,把胡小英的意思说了一下

有时候,并非忙忙碌碌才能干成事,有空赋闲的时候反而能思考一些平时不大思考的重点问题。人一忙就会进入一种应付的状态,这体现了人作为“螺丝钉”的作用,这时候你就彻彻底底成了社会性的人,人也就成了完成任务的工具,这时候的人跟机器没有什么差别;但人进入了空闲状态,开始思考人生百态,思考轻重缓急,思考终极意义,人之所以是“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被体现出来。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是停留在前一个阶段,对后一个阶段不是没有体味,就是很少有时间体味。

目前没有分管任务的梁健,这一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在下班之后去见胡小英。其余的事情,他不去做,也懒得做,只是随手翻看着以前干部工作的文件、资料和汇报稿。渐渐的,他就进入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他发现了某个问题,想要钻下去了解、不断深挖的状态。

梁健从这些材料中发现,长湖区的干部工作,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干部配备整体年龄较大,年轻干部都不年轻了,像梁健这样三十岁不到的副科级干部简直凤毛麟角。同时,有些干部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超过十年,这就容易造成利益根基深,滋生腐败问题。

梁健再细细查阅有关材料。发现这个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就历史原因来说:长湖区是个新建区,曾经历了与另外一个区的撤并,由于长湖区是中心城区,当时许多年龄偏大的同志为上下班方便要求留在长湖区,这批人中大部分背后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留下来后,造成了长湖区干部平均年龄往上靠。一个机关里,若年纪大的人占据了中层岗位或领导岗位,年纪轻的人,就上不来,培养起来就慢。

另外,有些领导干部在同一岗位上超过十年,这也不是偶然因素所致。深层原因就是,这些岗位基本都是重要岗位,是有利可图、灰色收入居多的岗位。就比如,区财政局局长姚发明,在财政局副局长、局长岗位上整整呆了十二年了。对于姚发明做事的风格,梁健已经有所了解。姚发明对梁健这样的组织部副部长一出手就是五万块,对于更高级别的领导,出手阔绰可想而知。而这些所谓礼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