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地震了(1 / 1)

重回极寒降临前[天灾种田] 酒尾猫 8113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5章 地震了

  山城转化而来的基地人口众多,搬迁自然不是小事,更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陆辛夷当时不过是那么一问,也没指望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她也知道,不管走不走,他们都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况且——

  自从过了春季,就再没下过一场雨。

  当务之急,还是得先研究研究怎么吃得上饭,才是最要紧的。

  生活,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有着来路暂时有些明确的空间帮助,陆辛夷一家其实不担心吃喝,可如今的情况也说不准。

  他们甚至更加担心未来的环境会更差,到那时,其他人都面黄肌瘦,就他们一家看着精神饱满那铁定是要被人注意到的啊!

  是以,除了必要的出门排队,他们都减少了出门频率,邻居和乔舅舅一家问起来,就说是减少活动节约粮食。

  私下里,他们将更多时间都用在了空间内,空间内的四时气候其实也不正常,但恰好和外界相反,更偏向于春夏适宜种植的时期,又有充沛的水源,他们今年种下的粮食也又双叒迎来了相当不错的收货期。

  因着一家人的劳动力不足,开垦出的土地数量也不是特别多,是以他们并没有种那种需要二次加工的水稻和小麦,全都种入了土豆红薯玉米等更易收也更方便处理的食粮。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

  一家四口,连带着陆辛夷积攒兑换的两台农用机器人,都在地里头辛苦劳作呢。

  陆爸带着农用机械收割粮食,乔妈带着隋安收拾瓜果蔬菜,而陆辛夷……

  她负责当运输传送带,空闲了则是去不太远的野区里捡一些可食用的山珍(菌子)野味(兔子)。

  “晶晶!你先把黄瓜送回地窖里去吧!”乔月枝百忙之中,指挥着闺女跑腿。

  “嗳!”陆晶晶同学连忙应了一声,她手里还拎着两只胖兔子,就是看着傻傻的好像被打晕了,陆辛夷随手扯了根绳子,用力地把兔子腿捆严实了,才去老妈那边当运输工。

  她手一挥,新鲜摘下来的黄瓜堆就消失在眼前,只剩下背包内【黄瓜x99】的标识。

  “还有好多啊!”

  陆辛夷又探头瞅了一眼老妈和隋安,扬声道:“我也来吧?”

  即使自己刚从山上跑一趟下来,她的面色也没有多少变化,只是眼眸格外的亮晶晶,神情很是期待。

  也只有现在,在只有和家人相处的安逸的空间里,陆辛夷才能短暂地忘记生死迫近的天灾,才能够获得为数不多的轻松快乐时光。

  从重生开始,陆辛夷的情绪就没能够放松过,不管是最初的极寒,还是如今的干旱,另有火山在不远处的山脉中蓄势待发,无论哪一处,都让陆辛夷疲惫不已。

  可她不能放弃,但她重生前也只是普通的人,也会累的。

  乔月枝不留情地拒绝了闺女:“不用,你来回跑已经挺累了!”

  他们三个在这空间里虽然不会感受到疲惫,一切身体都被数据化,但仍旧只是作为“客”而存在,首先受到限制的,就是行动。

  陆辛夷有背包,他们只能手提。

  费时费力不说,还格外消耗体力。

  陆辛夷没能得到允许,也不气馁,只是拎着兔子走出了自家的菜园子。

  在菜园子和种植区中间,此时已经出现了一道长期踩踏形成的土路,而路边,正听着陆辛夷家的小电车。

  这还是从村里搬走前偷偷放进来的呢。

  借着当初村里闹贼的时间,陆辛夷家“丢”了不少东西,小到各种生活物资和农用器具,还有当初囤的物资,大到极寒后不常用的电车,还有曾经被他们“留”在县城里的家具,也让陆辛夷找机会偷偷藏起来了。

  是以,在如今的空间里,如果能一直停留其中的话,他们的生活水平其实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人终究是群体生存动物,而空间明显也不支持他们一直躲在其中。

  单看每日限时停留就知道了。

  吹着风,晒着“太阳”,陆辛夷只觉得周遭的一切无比真实。

  却又幸福得像是在做梦,让人难以置信。

  在绝对安全的[小院]中,陆辛夷依旧能看到笼罩着光幕、充满科技感和虚幻感的“种植区”,她熟练地上前去忙活一通,随后才绕过种植区,从侧边不起眼的位置掀开门板,跳到地窖中。

  经过这么久的经验积累,地窖如今的储藏能力已经近乎“静止”,陆辛夷家的大部分需要保鲜的物资都放在地下。

  陆辛夷手里举着一盏灯,慢悠悠在储存的食材中走了一圈,才把新鲜收的黄瓜放到某个架子上。

  她想了想,还留下几根,准备晚上做菜吃。

  “今年的收成估计不太行……不然再组织人上山吧?”在同样的时间段里。

  白山屯内,苏浩轩刚送走前来求助的父老乡亲,转头就听见陆耀说了这么一句。

  苏浩轩颇为为难地抓抓头发,长叹一口气:“再看看吧,山上……毕竟不安全。”山里物产丰富,熊啊狼啊傻孢子啥的,都可能出现啊!

  他看陆耀还准备再说些什么时,摇了摇头,转而说起来另一件事了,“别说这个了,你不是要去基地,怎么一直没走?”

  自从干旱来临,村落和官方的种植区就被隔开,村子里人多手杂,保不齐会有点什么意外。

  种植区内或许有收获,但那还得等再分配,不是自家手里的东西。

  各家各户即便是以前有屯粮,也因和官方的兑换而消耗掉不少了。

  陆耀曾经是想搭线去基地谋生,却不曾想……

  “我本来是想问问山青叔和他大舅哥的,上次不是见了小隋吗?”陆耀也长叹口气,声音里是止不住地愁苦,“基地现在还不如这边呢,连个井都没地方打,平时还得等送水……”

  真是越说越下气,陆耀的表情本来只是有点愁,现在也真心实意地沉重起来,“这以后可咋过?”

  是啊,以后怎么过啊?

  看着外面浓烈刺目的天光,不止一个人在如此想着。

  ……

  基地其实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早在春雨未落之时,专用于种植的农场和各个区域的重点种植区,就已经开始试探性的进行了备选方案。

  即放弃季节性的日常食粮种植,转而种下了实验室这几年研发的转基因粮食。

  在之前,陆辛夷就猜测过,官方内或许有什么“预知”型人才,能够准确的推测出未来的情况。

  后来也只是一次次印证了她的猜测。

  只是,知道归知道,现实中所需要的数据——即种植的农作物要从正常进化为抗寒再进化为抗旱,本身就是需要大量实验来验证的。

  时至今日,即便是尖端人才聚集的京都,也只是有了还算不错的实验结果。

  山城的基地由于联系紧密,再加上这边一直都是大量储存物资和灾后种植的要地,也跟着研究出来了不少合用的。

  这一批种子有发放至各个种植区。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白山屯的实验区。

  只是暂时还没到收货期,就暂时没公开罢了。

  就在苏浩轩计划着要不要上山的同时,在南方的遥远天际霍然浮起一片浓郁阴影,如同云层般向北方蔓延。

  等陆辛夷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阴影已经覆盖了中原至北方的大片区域。

  “说是……”

  陆辛夷才给兔子和鸡喂完食,刚从空间出来,就听到客厅里她爸在说什么。

  她脚步轻盈地向外,听见她爸又说了一遍。

  “村子里进蝗虫了,你大哥才从村里回来,他跟我说的。”

  陆山青是在和乔月枝说话,没注意到闺女从卧室出来了,也正在制冷只耳朵认真听。

  他继续说道,“还是小耀和小苏先发现的,他们俩说是去看看周边情况,结果就遇到了虫。”

  一只两只的蝗虫不打紧,可如果是百只千只万只呢?

  下意识地,陆辛夷就想到了梦中曾见过的、从天际而来遮天蔽日的阴影。

  她开口询问到,“很多吗?”

  “晶晶?”乔月枝转头看过来,先认真打量了一番陆辛夷的状态,确认没看出什么,才道,“你忙完了?小隋刚才出去了,来喝点水!”

  她像平时一样关心着陆辛夷。

  陆辛夷抿抿唇,还是顺着妈妈的意思过去,随手从空间里取出水杯和凉水壶。

  给三人一一倒杯水,陆辛夷才又问老爸:“村里的虫子多不多啊?”

  陆山青先灌了半杯水,放下杯子,才和妻女再次细细讲述一遍。

  原来白山屯那边发现的蝗虫也不是很多,还不至于成为灾祸,只是蝗虫这东西……一个没注意就容易闹灾,历史上也不是没出现过。

  而在被发现之前,其实蝗虫已经有出现了。

  现在肯定比之前要多多了。

  待听到蝗虫把地里仅剩的庄稼给啃食之后,陆辛夷还是止不住地心口一跳,脑海中某种未知的警惕之弦无声绷紧了。

  真的……要闹虫灾了吗?

  这好像没听梁东升他们提到啊!

  “老天爷啊!”

  乡下和农场的土地中,有人在尖锐的哭嚎着。

  虫灾来的比陆辛夷猜测的更快。

  虽然还没有梦中那么的遮天蔽日,却也足以将当季辛辛苦苦冒头的幼苗给霍霍掉,除了反应迅速和提前察觉到灾难的,大多数暴露在外的种植区域都有被虫灾给光顾。

  “这一批粮食不成了,把蝗虫做成备用粮吧。”

  紧跟着,整个基地、连带着周边的区域,都动了起来。

  陆辛夷一家也跟风去参与了灭虫计划。

  而曾经遮蔽天日的阴影,也终于从南到北经过了山城。

  浩浩荡荡,见绿就冲。

  虫灾是很可怕,可忧虑于生存的人类更可怕,自古以来人类为了活下去都会不择手段,此次也不例外。

  “这个怎么吃啊?”

  陆辛夷还真没吃过蝗虫。

  倒不是她矫情,纯粹是她上辈子末日前衣食无忧,末日后只生活在极寒之中,彼时并无蝗虫这种东西。

  极寒中的动植物她倒有吃过不少,还从冰层风雪中翻出来过冻死的节肢生物,当时条件有限,只煮熟或者烤熟就往嘴里塞。

  “炸着吃就行。”乔月枝先是给了个最优解,随后想到现在状况不同,又思考了其他做法,“煮……也行吧?”

  他们都是生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的人,还真没怎么到吃虫子的地步,除了爱好。

  比如炸蝉蛹。

  得嘞,看来自家还真没经验。

  陆辛夷心底了然,转而小小地去拽隋安的手指,小声问他,“你知不知道啊?”

  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日光灼热明亮,尽皆倒映在她的眼眸中。

  隋安跟着她一起笑。

  抬手把她耳边的发丝顺到耳后,才同样小声地回答道:“我只知道怎么烤,你想尝尝吗?”

  陆辛夷快乐点头:“好啊,回去尝尝!”

  他们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此时,他们是在基地郊区的农场附近,农场内已经不让随便进了,据说是闹灾,当然,最重要的是想要保护还没受损失的农作物,也避免人多手杂。

  陆辛夷也知道,农场内种的也不全是以前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农作物。

  基地所在的地区本就是原山城和乡下村镇的中间区域,交通还算便利,地形也开阔,又修了几条贯穿的公路,运输上也不是很麻烦。

  陆辛夷从农场外面随意的走着,没多会,就看到了远处有不少人过来。

  看方向,应该是山城区域过来的。

  山城在第一次的极寒肆虐中被毁了不少建筑物,加上化冻时莫名出现的地缝,基地才应运而生。

  “哎!你们这前头有人吗?”

  有人看到了陆辛夷,大声喊了一句。

  “这边是不是有个幸存基地啊!”

  陆辛夷转头看过去。

  她的视力绝佳,被系统改造过的身体数据早就作用于现实,是以能一眼就看清那群人的模样。

  虽然整体看着有些狼狈,但精神状态都不错,最直观的就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面黄肌瘦和神情麻木焦躁的,他们……似乎很有底气。

  是什么底气?陆辛夷的目光微转,平和又迅速地扫过那群人,只见每个人都很镇定,即便看起来是逃难的样子,也没有多慌乱。

  她没有多看,也没去找到底是什么给了别人勇气,只是平静地收回视线,沿着荒芜干裂的地面往回走。

  远远的,那群人看到陆辛夷扭头就走,为首的人似乎说了句什么,很快,他们也跟着往前走去。

  陆辛夷没在意他们跟不跟,反正要进基地还得审查,她又不负责管理,再说了就几个人其实不用担心那么多。

  另一边,陆家爸妈和隋安也都看到了陆辛夷这边的动静,他们本来焦急想上前,却被隋安拦住了。

  “我去吧,你们回去等晶晶。”

  隋安自然不会让陆辛夷一个人面对一群,但爸妈又没什么威慑力,还不如先回去,也省得遇到意外。

  乔月枝拍板决定:“好,我和你爸先走,你去找晶晶,你们小心着点啊!”

  这么久过去,隋安早就是他们的家人了。

  看着他们俩顺原路返回,隋安也没继续犹豫,大跨步地过去找陆辛夷。

  “晶晶!”

  陆辛夷偏头,“你怎么也过来了?”

  “爸妈也担心你一个人。”隋安平静地回答道。

  他没说自己,也不必多说,陆辛夷心里都明白。

  陆辛夷慢慢的笑起来,又继续往前走,口中小声道:“跟着我的那一群人,好像有点问题。”

  她不等隋安询问,就中断了这个话题,似乎只是随口说到的,“不过和我们没关系,会有人去管他们的。”

  隋安点头,没说话。

  两人踩着道路未曾休整到的荒芜土地,步伐轻快,那一群人则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直到靠近基地的外围。

  “哇这边真的有基地啊!”

  陆辛夷隐约听到身后的人说了这么一句。

  “当然,你姐不是说了……”

  再后边的话,陆辛夷就没听见了。

  即使对他们说的有些好奇,她也没故意慢下脚步去偷听。

  如果有什么特殊,那之后肯定还能在见到的。

  “我们回去吧!”陆辛夷并没有继续当向导的想法,新来的人除了先在外自住,想进基地都是需要审查的。

  审查不在陆辛夷的职责范围内。

  隋安点点头,跟她一道跨过有明显界限的内外分隔,也能感知到来自背后的灼灼视线。

  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于每一个无法跨入“安全区”的人。

  他们俩都没在意,只是快速地从入口消失,没多会就回到家里。

  陆山青和乔月枝已经提前一步回来了,隔壁的乔舅舅夫妻俩、以及和他们相处还算和睦的最后一家邻居,倒还没回来。

  没怎么遇到其他人,陆辛夷心底也松口气,

  她还是不太喜欢和太多人接触,大概总是担心会被别人发现自家的特殊。

  “怎么了啊?”乔月枝看向陆辛夷,小声问道,“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他们家虽然只是跟风打虫,可也不至于这么划水吧?

  陆辛夷的眉头微皱,但她暂时也不清楚发生什么,只是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便轻声和家人解释:“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不太对。”

  不是针对谁,完全是看到陌生人之后直接冒出的预感。

  可能…

  有什么比虫灾更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

  只是暂时还没有头绪。

  陆辛夷也只纠结了一段时间,就没再继续瞎想了。

  抓虫子补充存粮这事儿还在持续进行,只不过基地内不多,听说乡下的村子是组织人手有组织有纪律地在抓。

  基地内,也终于有了新进展——

  要修路了!

  “怎么想起来修路的?”

  乔颖终于有空回家来一趟,也顺便来隔壁串串门,才坐下没多会儿,就听到陆辛夷随口说的这事。

  真要算起来,乔颖才是天灾后生活最没波动的一个。

  她没能去上大学,但恰好跟着医生学习,直接从理论进入实战阶段。再经过这几年锻炼,早已经成为成熟稳重的基地社区医生,当然,也非常非常忙碌,忙到个把月都没空回家一次的程度。

  这次要不是陈敏突然病了,乔颖也顾不得回来。

  陆辛夷随口解释了两句。

  要说修路,这事来的突然但又还算合理,如今多年没收成,基地内好多工作又陷入停摆,总不能不过了吧?

  可要无要求的开仓发放物资?

  那周边乡村呢?

  不知道在谁的提议下,基地决定往西南开始修路,也是技佐城市中间少有地、没被坍塌建筑和地缝阻拦的方向。

  大概也是因为……那个方向本来就比较偏,土地质量也不行,以前就没什么人住。

  修路当然不是白干,凡是参与的工人每日都能领到相应的生活物资。

  这工作现如今在基地内很抢手的。

  乔颖挠挠头,她也不懂这东西,就也没再问。

  她只是说:“我妈的病还好,就是最近有些缺水,我在医院也见到了不少……”

  缺少水分的身体会变得干燥肿胀,血压下降后则是易于头晕,至于更严重的肌肉痉挛和心悸休克也不是没有。

  即便基地每日都在发放水资源,可还是难以维持那么庞大的人口供给,是以,也让更多人愿意去参与除修路外的城建,不为别的,就为有水喝。

  城建工人领取的水资源和生活物资也和之前不一样,是一种形如仙人掌实际上口感更像土豆的植物根茎,入口甘甜水润,但又比植物根茎要绵软一些,既有水分又有营养,相当便捷。

  陆辛夷倒也拿到了这种植物,不过她养在空间里了,就没取出来给乔颖看。

  乔颖也不意外,她在医院那边也有的。

  但还是挺好奇的:“我也吃了!那个水薯……这名字好怪啊!不过味道还挺好吃的!”

  “他们怎么研究出来的啊?感觉好神奇,以前从来没见过!”

  陆辛夷心下点头。

  可不是神奇呢,基因组内修改了好几个关键的位点,都属于极寒后的新物种,不然怎么把毫无干系的土豆和仙人掌嫁接创造出这抗旱神器。

  但要真论缘由,还得是沈聿。

  他带的组一半在继续研究各类新型药剂,另一半则是由他和农学院的大佬一起,搞出来很多优化版农作物。

  陆辛夷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全能。

  而沈聿本身就很神秘。

  可谁又没点秘密了呢?

  陆辛夷倏尔一笑,将思绪从这位看不清的大佬身上收回,继续和小表妹说最近发生的事情。

  除了基地内以工代赈努力维持秩序,乡下的捕虫工作仍然在热烈开展,还有一项,便是最近来基地的外来人口明显增多了。

  就连基本不外出的乔颖都发现了。

  “他们好像是从沿海过来的,”乔颖不太确定的回想着,来的人很多,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病症,自然也会暴露出一些特征,“我看很多人都有晒伤的痕迹,还有就是饮用海水过量。”

  至于他们怎么一路来到这的?

  陆辛夷也想知道。

  ……

  秋去冬来,温度也只比之前的炽热降了一点点,还维持在二十多度之上。

  至于雨水,是一滴不下。

  断断续续的外人出现在基地外,成员的增加,只意味着维持秩序和平和的艰难,在这期间,陆辛夷又去见了几次沈聿和梁东升,也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

  生存所需的储备物资,并不需要陆辛夷来担心。

  她唯一需要做的,是帮助基地将原有的、属于和平时期的各种纸质研究资料和备用硬盘收起来。

  “物资要留着给大家用,但这些……”沈聿抬手指向装满整间仓库的书籍和硬盘,微微一笑,他那被岁月模糊了年级的面容便露出来一抹让人难以理解的笑意,“不管你们的灾难什么时候结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不能断啊。”

  陆辛夷微微沉默一瞬。

  她算不上聪明,但在末日待久了,肯定不会太迟钝。

  此时此刻,她便敏锐地从沈聿的话中察觉到……“你们”?那他不算在其中吗?

  陆辛夷没多问,只是礼貌地应声,表示自己听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沈聿将各类文化资源分别介绍了个大概,让陆辛夷独自留在仓库中。

  陆辛夷就一步步从头开始走,将自己触碰到的资料一一收藏到系统空间内,待收完之后,也没去空间内整理,转而走了出去。

  沈聿没离开,就在门口等她。

  他平和开口道:“完了?”

  陆辛夷点头。

  “那就走吧,”沈聿笑了笑,语气如常,倒像是在和家中小辈交谈一般,“过些时间,小梁那边估计还有点别的,你看情况装,能不能带走就看运气了。”

  如此说着,他冲陆辛夷眨眨眼,笑得颇有深意。

  陆辛夷一愣,还没想明白这大佬的想法,就看见人已经走了。

  她迷茫地搓搓手指,也转头向外走了。

  又遇到了关皓月。

  她在等陆辛夷。

  “有事吗?”陆辛夷疑惑。

  关皓月看见她的瞬间就松口气,小声道:“你最近没去其他地方吧?”

  陆辛夷迷茫一秒:“怎么了?”

  关皓月看她不解,继续小声说话:“我就是听说最近有些变化,我们实验室的都被通知不要随意外出了,就想和你说一声。”

  她说的含糊不清,或许也是因为的确不清楚其中缘由,只跟陆辛夷提到外出这事儿。

  不出门?陆辛夷思考着,她本来就不怎么出门啊!

  如果不是为了“合群”,她甚至能在家刷游戏空间一个月,反正游戏对她的限制并不大。

  不过,陆辛夷还是谢过了关皓月特意来提醒的好意,也终于完成了今日出门任务的KPI,带着一大堆沉甸甸的文化传承责任回家。

  刚进门,就听到老妈在教育人:“让你们俩出去是混的,不是让你们去拯救世界的!”

  “那么多虫子,你俩也敢冲上去?!”

  “当时真的太紧急了……”陆山青试图解释。

  还没说完呢,就又被教育了。

  陆辛夷探头看过去,隋安果然也跟着老爸一起站在那,垂头丧脑地被教训。

  他俩人手边的编织袋散落,掉出来不少乱七八糟的……虫尸。

  还有些其他陆辛夷不认识的植物。

  陆辛夷盯着他们瞅了三秒钟,才开口问了一句:“你们去哪了啊?”

  基地附近应该没有这么多能白捡的吧。

  陆山青瞬间闭嘴。

  隋安转头看她,温和一笑,但也没说话。

  陆辛夷就小小地哼了声,跑过去跟老妈并排站,指点江山道:“就该训他们!居然去那么远的地方!”

  乔月枝的死亡视线缓缓逡巡着,两个从基地外围溜达到远处的人瞬间认输,不再试图挣扎了。

  “……”

  陆辛夷还是把关皓月的消息转达给了家人们,顺便和他们商量:

  “那些资料好多,不然在小院旁边修个新的储藏室吧。”

  小院实在是不够大,也放不下那么多资料。

  “你那啥……院子旁边不是空的吗?”

  一说搞基建,陆山青又有想法了,他回想起陆辛夷当初的建设图,WiFi状向外发散,小院在永远的中心。

  但事实上,系统内部的地图格外之大,只是安全区域相对于来说较小。

  小院周边没被利用的土地其实还很多,修个房子应该不难。

  难的是原料和工具。

  一家人在小院内坐着,陷入沉思。

  陆辛夷倒没多纠结,她打开许久没用的游戏商城面板,开始寻找可用的……机器人。

  这商城也很神奇,虽然有明显高于现代的科技,可不给用,玩家即陆辛夷能够兑换到的基本都是比现如今略高一些的,最好用的就是各色机器人了。

  但售价也贵,陆辛夷攒好几个月才能买上一个基础低配版。

  但此次,她的目光停留在某一栏货架上。

  全能型建设类机器人:可将原料转换为材料,单体完成基础基建任务。

  陆辛夷盘算着自己手里的“钱”,再看那售价的几个0,也不免心痛起来。

  太贵了吧?!

  怎么能做到刚好把她的存款消耗干净的啊!

  可还是得买。

  这东西以前可没出现,再说……恰好是她能承受的价格上限,你说系统不是故意的?陆辛夷自己都不信。

  点击购买。

  存款清空。

  系统背包内出现一个闪着光的微缩机械图标。

  陆辛夷看着背包内的图标,思考几秒钟,起身,走到小院之外。

  她这才选择取出新购置的机器人。

  “咚”地一声闷响。

  陆辛夷凝神,看到面前出现了个形似小房子的物件,但下有履带,中间是配料仓,上有机械手。

  配套的使用说明已经出现在脑海中,陆辛夷认真看完,忍不住长出一口气。

  科技的力量,真强啊!

  只需要把相应的原材料丢进去,就能自行进行材料的分解重组,最终于选定区域完成建设。

  未来人的生活也太轻松了吧!

  他们现在的生活也太凄惨了。

  脑海中莫名飘过如此想法,陆辛夷又叹口气,开始思索要填入多少材料才行。

  石料、土壤……

  比对着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陆辛夷心算一会儿,决定放弃。

  她转头回去摇人:

  “爸!妈!岁岁!”

  “你们快来看!”

  很快,在全家的智慧辅助下,陆辛夷终于搞清楚了需要填入多少原料。

  为了获得一间简易图书室。

  全家人分头行动,分别去上山砍树,河边挖土,还有就是去砸石头。

  陆辛夷选了最后一项。

  除了她,他们也干不了这活计。

  过程是艰苦的,结果是很喜人的。

  以“份”为计数的材料丢进去后,机器“人”便自行运转起来。

  可惜的是,今日的空间内登陆时间到了上限,陆辛夷只好先带着家人下线,让机器人自己在空间内打工。

  “真的能行?”

  乔月枝不太敢相信,他们还真没见过这么高程度的自动化机械。

  农用机器人就算了,也不过是比以前的农用机械进化了亿点点,他们勉强能接受,可现在机器都管造房子了?

  也太先进了吧?

  陆辛夷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但她觉得没问题。

  毕竟……是系统想要的结果。

  ……

  陆辛夷的空间内种田囤货和基建情况顺顺利利,基地内向外“修路”的基建也很顺畅,在物资的发放政策下无数人抱着最高的热情投入了工作。

  没怎么计算时间,只在某一日,陆辛夷翻看系统内的记录日志时,才突然发觉,这一年又来到了末尾。

  温度也逐渐降下来。

  但仍然没有任何落雨的迹象,更别说下雪了。

  只有一件足以称得上是好消息的是,基地研发的新型食材迎来了两次大丰收,基本家家户户都领到了新鲜的物资。

  而从新来的人员口中,陆辛夷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迁徙而来的人了。

  内陆虽然只有干旱和燥热,沿海地区却是干旱湿热叠加,另有海平面莫名上涨,早在半年前就侵蚀了原有的海岸线,在后续的几月时间里,海水蔓延程度愈发严重,分明是没有雨水的,海绵却依旧涨势极快。

  他们无不庆幸地感慨着:“还好没有暴风雨,不然可能还要有海啸。”

  对此,陆辛夷不予置评。

  幸运吗?不见得。

  真以为远离了海洋就会有更好的生存吗?

  基地同样也没如此认为。

  组织家家户户种菜半年后,基地终于决定——

  向西迁徙。

  最终目的地是西部某草原地区。

  陆辛夷带着家人跟在了工作人员队伍中。

  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才离开山城范围没多久,世界沸腾了。

  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