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黎明03
所谓“灯会”,作为永夜后的第一批娱乐节目,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盛大与热闹。
究其原因,还是资源不足。
只是在广场的边缘搭上装饰性围栏,再将库存的彩灯串联,走了和路灯相同的电路,便有深浅不一的光芒照亮黑夜了。
陆辛夷每日都能在空间内看见自然光,对黑夜中的微薄光芒并不热衷,此时借着人造灯光,她能清楚地看清黑夜中景象。
分明是不需要好奇探索的画面,可却无端让她为之沉迷。
都是人,该有什么不同呢?
不管是抬手去指向彩灯的孩子,还是借着灯光在此地缝缝补补的母亲,又或是背着幼童几次来回的父亲,都没什么不同。
现在一时的安宁和乐,也只是梦幻泡影罢了。
亲眼看到了被围困在狭小区域内的美好生活,陆辛夷越发感受到天灾的无情,根本没兴趣继续逗留,即便周边还有些什么音乐器材在准备。
她侧首和身边的隋安说话,微微仰头,不算繁盛的凌乱碎光落在她眼底。
“我想回家。”
陆辛夷不知道,她在说这话的时候,眉眼都被朦胧光影模糊,唯独眼眸莹亮清澈,周遭的人声仿佛在此刻暂停,又流水般瞬时涌动起来。
世间万物皆为夜色覆盖,只有她是鲜活明亮的。
手指不受控制的微动,隋安点点头,帮陆辛夷把围巾拉上去。
“好。”
他们开始逆着人流向外走。
走到尽头时,听到身后突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陆辛夷下意识回头,看到广场正中打开了投影屏,熟悉的新闻联播开屏被放大在眼前。
耳熟能详的一段音乐后,是广为人知的两位主持人的声音:
“观众朋友们,今天是6月6日,星期日,农历四月廿九,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
陆辛夷没再继续往外走,她安静站在原地,认真地倾听来自过去的声音。
2032年的6月6日,是去年飓风尚未来临之前的时间,也是曾经普普通通的某一日。
当时的陆辛夷满脑子都是天灾将至,忙于囤货,也忧虑未来,根被没有注意过当下的事。
也可以说,她当时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是以当飓风提前来临,才让她产生了巨大的不安。
隔着人影喧嚣的尽头,还在继续播报新闻节目: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提出……南海将有持续性台风天气……”
“请让我们连线董博士……”
视频内出现一张胡子拉碴的中年男性面孔,他似乎好几天没睡觉,眼睛熬的通红。
他的声音也是沙哑的,但一字一句说得很清楚,也很坚定。
陆辛夷听到时,他正在说着:
“……将有未知飓风成型于东部及南部海面……”
当时没能注意到的新闻信息,又在时隔许久后被纳入系统,陆辛夷突然想到,在六七月份似乎就已经开始进行居民出行管控。
再后来,就是越来越严格的管理,直到飓风来袭,极寒降临。
陆辛夷无数次猜测,有官方得知消息在提前准备,如今再看视频内的“董博士”,大概也能猜出来。
董博士的连线只持续了一分多钟,关键点也围绕在将要出现的异常天气,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说的是后来的高温。
在原地又听了一会儿,陆辛夷看着国内新闻转向国外,就没再继续听了。
她按着原有的步调,和隋安一起回家。
打开家门,客厅里漆黑一片。
没多会,听见动静的乔月枝两人从卧室出来,看到他们还愣了一下:“怎么回来这么早?”
陆山青也跟着问她俩:“我听着那边还怪热闹,你们咋不多待会儿?”
陆辛夷摇摇头,又很快意识到他们可能看不清楚,便开口说到:“现在在放新闻联播,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她想了想自己走回来消耗的时间,又补了一句,“过会儿可能有今日说法,也可能是其他的娱乐节目,妈你要不要和爸一起去看看?”
大屏幕?乔月枝明显有些意动。
想到广场上的投影和音频设备,陆辛夷就又劝:“就是人有点多,但是光挺好看的,说不定还会跳广场舞呢!”
乔月枝登时气笑了:“你妈我还没到广场舞的年纪吧?”
陆辛夷赶忙表诚意,那是非常真挚:“那当然,妈你年轻着呢!”
“我就是看见好多人嘛,你也好久没出门啦,去看看嘛!”她的建议很真诚,还带了点撒娇的语气,乔月枝一听就只会点头了。
“闺女说的对!”陆山青更是心动地很,“你最近都没出去,咱们去看看?”
家里再好也是黑漆漆的,晶晶的空间又有温差,还不如出去转转。
自从来了这边,陆山青的活动范围还不如村里大,只有农场和家两点一线了。
没等多会乔月枝就被父女俩的糖衣炮弹腐蚀,晕晕乎乎地换衣服出门了。
她一出来,被冷风贴脸吹,人就清醒了:“你们是故意的吧?”
这西北风刮得,搁谁谁不脑子清楚?
陆山青叫屈:“我哪有!”
他是真的想出门!至于闺女咋想的,他也是真的不知道。
陆辛夷还真没什么别的想法,她只是觉得妈妈最近好像有点焦虑,她家有她一个经常出于焦虑紧张状态的人就很可怕了,两个一起互相焦虑,对大家都不好。
她也希望妈妈能开心一点。
事实就是,即便外面零下几十度冷的人脑子清除,乔月枝依旧被难得的热闹氛围感染,凑在人堆里看大屏幕的央视节目重播。
在新闻节目之后,是耳熟能详的法制访谈,随后是……
整个一套看下来,又是个把钟头过去了。
两小时后,官方节目结束,喜闻乐见的娱乐终于得到出场机会。
于是,乔月枝见到了天灾版“广场舞”。
音乐是高昂的进行曲,全场大合唱,声音高低不齐,但依旧有力。
彼时彼刻,即便是未曾去往“灯会”的居民,也在家中听到了音乐声。
陆辛夷也不意外,她没再动作,只安静地侧耳去听。
许久,激昂有力的音乐结束,她似乎还听见了来自人群的声响。
陆辛夷停了几秒,转头看向隋安。
她问到:“会结束的,对吗?”
隋安握住她的手,肯定:“会。”
陆辛夷就笑了,再过会儿,眼睛湿润起来。
真的会好吗?梦境中预言的天灾还要持续多久呢?
后来的日子里,就再没遇到过那么多意外。
也可能是官方“扫黑除恶”已经成了专项活动,以至于基地内部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但陆辛夷经常和城区以及村落的人有接触,她也知道,此时的城区内和偏远村子,生活环境却是越来越混乱了。
这是必然的。
只要天灾一日不结束,秩序和工作生活没有恢复正常,注定会对人造成难以言喻的压力。
基地内部尚且有安稳的住处,有还算合适的“工作”,发放的物资也足以应付大多数人都生存。
可城区内还有不知道多少人,他们要么是不愿意跋涉而来要么是难以支付相应的租佃或购买“金额”。
更甚者,还有一批人是宁愿留在城区也不去基地,就是为了在那混乱三不管的地区称王称霸,总归是人力不能及。
天灾之下,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也都不算离谱。
这几个月里,陆辛夷打交道的人中,她见过为了凑人头买完大房子后,又狠心把女儿一家赶走的。
她也见过带着孩子做工的父母,一家三口挤在工厂提供的狭小宿舍中。
还有……
如此种种人生百态,反而让陆辛夷的情绪越发平和。
不管多么艰难,总有人在努力活下去。
交易市场也已经投入运营,彼时是借着便民措施才兴建,如今却成了基地内部人流量最大的地区。
因此,交易市场周边的安保问题也被愈发重视,隋安他们平时没什么事的也就开始跟进交易市场的安全。
再有,外界的自然光依旧处于“夜幕”状态,只能借着人造光行动,但交易市场内是棚顶,是以就比外界路灯下还要昏暗一些,并不是很能看清晰。
但一点也不妨碍居民的聚集,自己报备后在这里摆摊换生活物资的,又或是直接租了店面做生意的,什么人都有。
陆辛夷囤的基础生活物资是够的,但她爸在农场干活发工资,除了农场自产粮食,偶尔也有一点工厂自产的罐头。
陆辛夷和隋安也一样,即便是用积分来兑换月薪物资,其实也没多少选择的余地。
然而,陆辛夷她空间里最不缺的就是瓜果,罐头果酱也都能做最新鲜的,实在吃不到这些。
是以,除了囤积的,多出来的交由陆辛夷和乔月枝去处理掉。
母女俩前后脚进了市场,被扑面而来的模糊光线晃了眼,随后才能勉强看清四周的构造。
和当时城里的集贸市场相似,除了一圈的“门面房”,中间的简易摊位都是日租的。
乔月枝眯着眼看了看,指向一间店铺:“去那?”
她指向的位置,是门口摆着风干腊肉的店铺。
她们家囤的腊肉也不算少,但这东西耐存,倒是可以多买点,谁知道得吃到什么时候。
只是——
能卖得起肉,应该也不缺罐头吧?陆辛夷觉得不一定会好换,但也没什么意见。
反正都是交易,万一成了呢?
她妈一点都不担心,直接上去问价:“腊肉怎么换?”
对方看了看她,又看向陆辛夷手里提的布包,也不打马虎眼,直接就要求:“我得看看你们是什么。”
陆辛夷取出两瓶,是军备菜罐头和水果果酱。
前者来源于工厂自产供给,后者则是陆辛夷家里库存,吃不完就要放坏了。
店主人狠话不多,接过来先是对着光瞅,又敲敲瓶壁,似乎是在确认新鲜程度。
天灾之后,新建立的工厂产出,都不再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只有简单的出厂批号,也因此出现不少以次充好的现象。
最终,在陆辛夷的许可下,店主得以开启两枚罐头近距离观摩验证。
陆辛夷并不在意损失,也不担心对方会赖账。
很显然,能在这边常驻开店的都有点内容,也暂时不会当面做什么动作。
没多会儿,店主开口问她们:“你们有多少?”
陆辛夷表情不变,只是抬手比了个数字。
对方点头:“罐头二比一,果酱一比一。”
他指了指台面上的腊肉,都被切成大小接近的条状,也不上称,直接交易。
乔月枝走快两步,可陆辛夷小声交流:“要不要?”
陆辛夷看了看周边,这会儿半下午的,没啥人,也没谁注意他们。
她就把瓶瓶罐罐取出来,递给对面的店主。
1234……
挨个验收完毕,店主抬头看了一眼她们。
只可惜,乔月枝和陆辛夷都全副包裹着,除了能看出来是女性,其他一点特征都没。
他摆摆手,让她们“自己随便选”。
陆辛夷也没客气,比划着挑了几个最顺眼的。
“就它们吧。”
两厢交接一番,陆辛夷把换来的腊肉塞入手提包,和妈妈一起往市场深处走。
店主看着她们走远,低头,将台上的物资收拢起来。
市场内,除了最显眼的肉类,其实还有不少稀奇东西,最受欢迎的竟然是日用品区。
大概是……打工不发卫生纸吧?陆辛夷不负责任地瞎猜着,心里则是为自己松了口气。
还好她买的卫生用品超超超多,再用个十年都没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陆辛夷带着换到手的腊肉,又淘到了些少见的菜,比如芹菜和洋姜,还有一把子……茼蒿吗?
陆辛夷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整得,只是她自己没种这些,恰好见到那就换了一些。
不得不说,肉类和水果果酱的确算是硬通货,价值上不比蔬菜稀奇,但又更耐存储,在市场里很受欢迎。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肉给家里改善伙食,只有少数会换点果酱尝尝。
“好嘞,那给你捆好了啊!”
热心摊主把冻土长成的形如茼蒿的植物茎叶扎好,递给陆辛夷。
陆辛夷拎着茼蒿往回走,还在和她妈闲聊。
她咋不记得,现在能在冻土上种新鲜蔬菜了?
乔月枝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荧光藓,不也有人特意去挖了吗?”
“借过一下!”
焦急的女声从身后传来,陆辛夷拉着乔月枝退开,便看到一个年轻女性正往外走,她似乎很着急,顾不得看清楚前面的路和人,就先出声提示着。
陆辛夷本来只是随意一瞥,将将收回视线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认识对方。
但她也没追上去,对方一看就很着急,自己还是别添乱了。
乔月枝刚看到人消失在路灯下,才转头看向陆辛夷:“没事吧?”
刚刚是陆辛夷走在外侧,护着乔月枝避开的。
陆辛夷摇摇头:“没事,咱们回去吧。”
当天晚上,陆辛夷借着买到了新鲜茼蒿的名头,邀请全家去空间里吃火锅。
除了茼蒿,陆辛夷也没委屈自家人,还从种植园里挖出不少新鲜蔬菜,生菜菠菜青菜,满当当的装了一篮子。
还有土豆红薯和萝卜,也都切得整整齐齐。
瓜果则是备了鲜苹果,野草莓,山核桃,形似蓝莓的浆果,当初买的果脯。
没有无时限存储的空间?没关系,只要备货常更新就行了!她有一整个星球呢!
陆辛夷片好鱼,转头去看正在炖的骨汤,她妈刚好打开盖子。
她就着急地探头:“好了没好了没?”
隋安恰好从休息室外拎着兔肉进来,闻言看了她一眼,麻溜地先把肉整上。
乔月枝回到:“汤是炖好的,等下直接倒锅里就行。”
陆辛夷刚想过去看看,隋安就先一步开口:“你想吃麻辣兔丁还是其他口的?”
麻辣兔?呲溜。
陆辛夷下意识地咽了口水,她都快忘记自家可以吃新鲜的麻辣兔了!
虽然上次才吃过不久,但在陆辛夷脑海中,这件事直接被略过。
说来也怪,陆辛夷是正经北方人,但格外偏爱蜀中菜系。
之前有室友是自贡的,给她们带过几次冷吃兔,那个味道妙极了!
再后来,隋安做得蜀中菜便格外地道,也是专门学过的。
就在这空间里,陆辛夷还特意空出了一小块区域,专用来种辣椒和花椒,蜀味儿的特产。
她就说了:“我还没去看辣椒呢,我想吃麻辣的!”
隋安继续点头:“我看过了,已经可以摘了。”
想到那“迷人”的气味,他停顿一秒,才继续面不改色地强调,“你就别去摘了,回头我来收拾。”
陆辛夷好奇地看他,恍然大悟:“是不是……”
她突然笑出声,噔噔噔跑过去抱住隋安,深呼吸了一口他身上属于自然的气息。
“你不用这样啊,我们不是有机器人吗?”
隋安一愣,他忘记了。
“那……好。”
在陆辛夷的努力下,一号专属辅助机器人在前些天成功上线,并且接管了空间内所有个人开发的种植园区。
因此,陆辛夷终于不用再担心自己种不好菜。
不过,家里其他人暂时不适应如此的高科技,陆辛夷都是自己在的时候开机器,隋安也就没想起来。
两人没再絮叨几句,就都被乔月枝揪过去干活,一起收拾晚餐。
……
再见到关皓月,是几天后的意外。
陆辛夷照常上班,当日和农场的物资对接结束,她出门时,恰好遇到了临时请假外出的关皓月。
关皓月依旧没认出来她,步履匆忙,周身洋溢着忧虑的气息。
出于某种直觉,陆辛夷没再看着她离开,而是追了上去。
“等等!”陆辛夷伸出手,对方却好像是受到了惊吓,猛地跳起来!还反手想要去抓她!
陆辛夷只好借力把人拽着,以免误伤。
“关皓月!”
关皓月停下了动作,疑惑地看着她,神情逐渐没那么戒备。
陆辛夷也有些神色恍惚:“真的好久没见,我都没认出来你。”
飓风之前她和关皓月还有联系,后来是什么时候断掉的?好像是先信号不好,还是自己一心纠结前世今生的来着?
再后来,全面断联,又是永夜与寒冷,陆辛夷也就没怎么想起其他人。
关皓月倒是神情轻松不少,警惕的意头也没那么强了。
她先是道歉:“抱歉,我刚刚还以为是陌生人,差点伤到你。”
其实是没有的,她的手刚伸出去,就被陆辛夷反制,即便真的动手也是被伤的那个。
但关皓月没提这事,她只是开心于能遇到曾经认识的人,虽然当初两人其实并不亲密,却也算是熟悉。
她将怀里的东西拢了拢,捋一下额角碎发,才笑道:“我上个月才过来,你没见到我也正常的。”
她能看出来,陆辛夷对新联基地内部很熟悉,来的肯定也比自己早。
但她还是有点意外,“你不是和爸妈在村里吗?怎么会来这么远?”
在关皓月的认知中,基地的兴建时间很短,而他们这种后边来的,也是家里艰难才会过来。
不光是她,还有她舅舅一家,都是因为城内治安和救济逐渐跟不上,打听到新联基地位置,报名后,在救援队的组织和保护下,他们才能集体迁移而来。
陆辛夷就大概解释了一下,但没多说。
主要是她看关皓月好像有点赶时间,便提议:“先走再说?”
关皓月点点头,继续往基地外围走:
“嗯嗯,我要回去照顾我妈,你介意跟我回家再聊吗?”
没等陆辛夷回答,关皓月却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补了一句,“我住在安置区,就是没有安保的那边。”
她不知道陆辛夷会不会介意,但得提前说清楚。
陆辛夷知道是哪。
虽然陆辛夷本人住的也是“安置区”,但此区彼区不一样,她住的是原住民分房,关皓月说的却是……
类似于施工队的自建简易房,安保差环境乱,但好处是只需要在城管登记后领取门牌号和钥匙,不用交房租,属于基地的临时“安置”区域,更像小说里的“外城区”,在这边也叫棚户区。
很多刚来的都住那,但基本上有稳定收益后,都会在基地城区内部租个地方。
陆辛夷没问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没关系。”
她也去过那边几次。
关皓月就没再迟疑,带着人一路回去。
路上她还说:“我是和表弟还有我妈一起住的,表弟晚点也去打工,我就先回去照看我妈。”
关皓月在农场连临时工都算不上,就是帮工,这几天忙完了,她才有空闲。
陆辛夷却是在想,她记得关皓月提过,当时是来看外婆的,怎么现在……
到了现场,她才知道,关皓月的家人剩下表弟和妈妈了。
关皓月也没有避讳过去的事情,便略提了一句。
她舅舅舅妈在飓风期发生了意外,他们住的老城区水电暖供应不上,外公外婆便是倒在了最冷的时候。
“连火化都难,排队都要排好久,”关皓月的目光看向门外,叹了口气,“我妈就是那时候生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