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1 / 1)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辰冰 4646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五十二章

  严仲看到这名字, 一怔。

  他?对“萧寻初”这三个字有印象。

  这不就那个萧斩石之子、今年整个梁城闹得?沸沸扬扬的?纨绔解元吗?

  严仲对浪子回头这种戏码没什么兴趣,虽说回头了总比一直不回头好,但相比之下, 他?更喜欢那种打从一开始就光明?磊落、勤勉努力的?学生。

  当然, 既然对方给他?递了卷子,他?还是会仔细看, 只?是别想光凭萧斩石之子这种身?份从他?这里得?到什么特殊待遇就是了。

  严仲拿起两篇文章, 抖了抖。

  他?先?看第一篇, 逐字逐句看完,表情没什么变化,反倒眉头皱得?更深一分, 有些不屑。

  他?将第一篇文章放到一边, 又去看第二篇。

  忽然,他?表情一变!

  这回,他?竟越是看到后面, 双目就控制不住地睁得?越大。

  书阁中的?其他?先?生本各干各的?事,忽地听到严仲那里传来一声巨响!

  众人被这惊雷一声吓到,不约而同地往严仲的?方向看去——

  只?见严仲手持文章, 不知何时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连椅子碰倒都未留意。

  此刻,素来不苟言笑的?严仲, 竟满脸不可置信的?惊喜与震叹交杂之色!

  *

  这日,秦皓一到太学, 便感到太学中的?气氛不同寻常。

  往日学子要么听课, 要么各自准备考试, 可是今日,所有人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且全?都围着两份卷子,讨论得?热闹。

  秦皓略感奇怪,主动上前询问:“出什么事了?”

  “秦兄!你还不知道吗?”

  其他?学子对秦皓都很热情,见他?过来,便让他?走到中间?。

  一人解释道:“昨天下午,那个一向只?骂学生从不夸人的?严仲先?生,居然破天荒地对一个学生交给他?的?两份卷子大加赞赏!这可是十?年来第一次啊!

  “连书阁里的?其他?先?生都被严仲先?生夸人的?架势吓到了,好奇跑去看,结果竟都对那学生的?文章赞不绝口?!”

  “你说这种事,谁能不惊奇?所以我们有人特意去将那两份卷子誊抄了来,现在?大家都在?互相传阅学习呢。”

  秦皓一听竟是那个出了名苛刻的?严仲夸了人,也十?分意外。

  他?问:“严先?生是夸了何人?今年新?入太学的?吗?”

  “这说来可就奇了,还真?是个名人!秦兄,你猜猜看是谁?”

  “……谁?”

  那人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片刻,才道:“竟然是今年中了解元的?那个萧寻初!”

  “——!”

  秦皓绝没有想到会听到这个名字。

  他?微微错愕。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秦皓上前一步,问:“那两篇文章,可否也借我一观?”

  “当然可以!”

  那人大方地道。

  “我们正好都看完了,秦兄你拿去看吧!”

  秦皓向他?们道了谢,取过卷子,缓缓观读。

  谁知,才刚看了开头两三句,他?就愣住了——

  *

  “老严,你以前不是从来不夸人的?吗?这回怎么破天荒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严仲夸奖学生的?事情实在?太罕见,圈子本来就小,一群太学博士口?口?相传,很快就将消息传到了严仲的?好友同僚耳中。

  同僚听了也大吃一惊,连忙提着鸟兴冲冲地来看热闹。

  他?将两篇文章一看,也惊叹不已,啧啧称赞了一番,却又困惑道:“第二篇文章写得?很好,也是你喜欢的?风格,你会夸奖不难理解。但是第一篇文章不是你一向嗤之以鼻的?辞藻浮夸、卖弄文采之作吗?你居然也夸了?”

  严仲其实一向知道自己不招人喜欢,但他?也没想到自己只?是难得?夸了夸人,居然就引起了这么轰动的?效果,大家一听他?夸人都是匪夷所思的?样?子,搞得?他?怪不好意思的?。

  严仲梗着脖子,一副有理的?样?子道:“我以前不夸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不能昧着良心夸,但这个学生写得?又没什么问题,我为什么不夸?”

  说着,他?捋了捋山羊胡子,说:“第一篇文章确实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玄机其实不在?文章本身?,你们都没看出门道。”

  讲到此处,严仲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始解释——

  “这学生在?递卷子给我之前,显然打听过我的?喜好,知道我欣赏踏实务实、针砭时事的?文作。”

  “可是众所周知,先?前的?考试,考题偏重于诗文,以文采飞扬、用词考究的?卷子为佳作。”

  “这个学生之所以要请先?生帮忙评卷子,自然是想中第的?。”

  “现在?春闱改革的?事情还少有人知道,考生们若以过去十?年的?思路作卷,自然会认为第一篇文章更符合考试要求,更容易得?高名次。”

  “他?实则是希望我评第一卷 ,但若只?递第一篇文章给我,无疑又会被我骂一顿,会被我认为这又是一个只?重考试技巧、文章虚有其表而无实质之辈。”

  “所以他?才特意又写了这第二篇!为的?是告诉我,我所想要的?东西,他?并非写不出来,我所想的?事,他?也想到了。只?是他?仍然需要应试,所以才将两篇文章一起给我,好让我打消偏见,从两个角度都给他?意见。”

  同僚听得?啧啧称奇:“原来如此,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巧思,让你这样?的?棒槌也对他?称赞有加,实在?有前途。”

  同僚又去看那学生的?署名,眼前一亮,道:“萧寻初,还是那萧斩石之子!这感情好啊,将军之子,想来必是个主战派!若是将来进了朝堂,许会是我等助力!”

  严仲捋着胡子未言。

  实际上,他?也有所意动。

  严仲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他?忽然十?分理解那些将看重的?太学生收作门生、甚至将女儿?嫁给对方的?同僚,原来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年轻人,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指导对方,为对方引路。

  他?讨厌拉帮结派之行,以前也从未遇到看得?上眼的?太学生,可现在?,他?却忽然想,若只?是建立师生关系,而不与对方一同做不正之举、勾结作恶,其实并不违背他?的?原则。

  ……或许,此生收一个真?正的?弟子,也不错吧?

  *

  数日后,谢知秋主动去找严仲先?生,想要讨论她先?前交给对方的?两篇文章。

  她本是想要一些具体的?建议,与先?生探讨完就离开。

  谁知,她真?正见了严仲之后,这严先?生没有立即开口?,反而用一种审视的?视线,上上下下将她扫了一遍。

  随后,严先?生肃道:“关于你的?文章,要聊的?事情有点多,在?太学里说怕耽误正事。这样?吧,我明?日没有讲习,你到我家里来一趟,我们慢慢说说。”

  谢知秋听到这里,稍有愕然。

  太学的?先?生往往要与学生关系十?分亲近,才会让学生到家中拜访,若到这个地步,师生关系往往也超越了一般的?太学博士和太学生,更类似于师徒之情了。

  谢知秋之前之所以会选中严仲帮她评卷,一来是因为得?到尽可能客观的?评价,二来就是因为严仲甚少与太学生有密切的?交流,是个独来独往、不喜欢太学中师生之间?拉帮结派风气的?人。

  据谢知秋所知,严仲之前也从未邀请过学生去他?家。

  现在?对方此举,稍微偏离了她的?打算。

  但严先?生已经相邀,而谢知秋也确实想知道自己的?文章还有哪些可改进之处,心想凭严先?生的?性格,或许未必是招揽,就算真?是招揽,她应该也有拒绝的?余地。

  如此一考虑,谢知秋便打消大半后顾之忧。

  次日,她乘坐马车,来到严府。

  严府没有门房,只?有一个老仆人守在?门前等她,对方一见谢知秋来,忙为她引路。

  谢知秋随老仆入内。

  从一个人住的?地方,其实可以看出主人的?为人处世?。

  严仲所居之处,相比较于与他?同品级的?官员,可谓十?分简陋。

  府上只?有几?间?不大的?屋子,墙面朱漆早已斑驳,不少屋子的?房顶瓦檐也坏了,室内竟放着盆盆桶桶,来接从屋顶落下的?雨水。

  太学博士好歹也是六品官,偶也会得?学生送礼,若非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日子绝不至于落得?如此清贫,竟连修缮屋子的?余财都没有。

  几?间?房舍中,唯有书房一间?看上去还算完善,至少顶瓦是新?铺的?,应当不至于漏水。

  谢知秋被领到书房前,还未敲门,里面便传来严仲与他?人交谈的?声音——

  “你看他?这两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啊!两篇风格截然不同,却各有长处,皆一气呵成,且能切中要害、窥事物?之本质,对世?事的?洞察可谓了得?!”

  “这才是我方朝的?男儿?应该写出来的?东西!”

  “近几?年,梁城的?风气甚为不正,多少人整日沉溺酒色财气之中,安享眼前之乐,吹捧什么才女谢知秋,倒将国仇家恨抛诸脑后,推崇轻浮肤浅的?靡靡之风!”

  “而这个萧寻初,我之所以欣赏他?,其实文章写得?好不好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份诚心,在?如此急功近利、人人贪图享乐的?环境中,仍能脚踏实地,坚守一份初心,实在?难得?啊!”

  谢知秋步伐一定,停在?门前。

  老仆人大约是年纪大了耳背,没听见书房里的?话,反而弓着背疑惑地问他?:“萧公子,怎么了,何不进去?”

  谢知秋微微回神。

  她目色沉了沉,但并未动摇。

  像这种话,她也不是第一次听了。

  若是年少之时,谢知秋难免为此伤心,但如今,她已经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论怀疑自己。她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完成目的?要紧,岂能被此阻住步伐?

  谢知秋敲了敲门,里面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书房内,严仲轻咳一声,道:“来了?进来吧。”

  谢知秋推门入内。

  严仲为人简朴,书房内同样?朴素,家具皆显陈旧,桌上的?毛笔也用到起了岔。

  屋内有两个人,除了严仲,还有一个在?太学里没见过的?人,看架势多半也是礼部的?官员。

  两人身?旁,木架子上挂了个鸟笼,里面关了只?八哥鸟。谢知秋一进去,这八哥就张开嫩黄色的?小细嘴说话道:“欢迎!欢迎!恭候多时!”

  严仲招呼她道:“来,坐吧。这位是我的?朋友,他?对你的?文章也有兴趣,恰好他?与我擅长的?不同,便一起过来给你提点想法?。”

  严仲为两人互相介绍一番,便拿起谢知秋的?文卷,慢慢对她细讲起来。

  ……

  约莫过了一刻钟,严仲讲得?口?干舌燥,一拎茶壶,方才发现里面空空的?,茶水已经喝光了。

  严仲对书房外唤道:“老仆!老仆!”

  外面无人应答。

  严府清贫,过来一路上,谢知秋都没见到除那老仆以外的?家仆,或许真?是没有其他?人了。

  而那老仆人年龄实在?太大,大抵是有点耳背,严仲叫了半天,居然没有人听见他?的?话。

  严仲无奈,幸好他?在?这种事情上倒也没什么架子,干脆自己起身?道:“水没了,我去烧点茶来,你们稍等我片刻。”

  严仲的?好友见势一同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我也出去转转吧,正好想净手。”

  谢知秋见状,索性也起了身?,道:“我帮先?生准备茶具。”

  “哎,不用不用,哪儿?能劳客人的?手。”

  严仲将她摁了回去,连连推辞。

  他?道:“你在?书房里待着吧,若无聊就自个儿?看看书,我一会儿?就回来。”

  谢知秋与他?拉扯片刻,见扯不过,还是老实坐下了。

  两位长辈都走后,只?剩谢知秋一个人在?房中。

  她本想依言找书来看,可是刚走了两步,倒注意到桌上除了她先?前给严先?生看的?卷子以外,还有一篇文章,只?是很不起眼地堆在?角落的?书上面,像是被匆忙搁置的?。

  谢知秋眼神一瞥。

  她看字速度太快,就算本身?是无意的?,这样?一瞥,也已经读了好几?句。她微微一顿,有点被吸引了注意力,走过去,拿起来细看。

  *

  这个时候,其实有个小姑娘正躲在?厚重的?书架后面,忐忑不安地往外张望。

  她是严仲的?女儿?严静姝,年十?四。

  谢知秋在?桌上看到的?那篇小文章,其实正是她的?手笔。

  她见有外人动了她的?文章,还是个年轻男子,不免张皇失措,在?书架后面不停地挪动鞋尖,既想阻拦,可又不敢真?的?出声——

  *

  说起来,严静姝之所以会写这么一篇文章,也是凑巧。

  她小时候对读书之类并无兴趣,父亲书房里这些经文论述既枯燥又晦涩,看一眼就要头大,家中兄长也是被父亲追着打才被迫念书,她实在?很难对这种事情有好印象,便只?学了简单的?读写,平日其他?时候都跟着母亲做绣活。

  但是,大约一年之前,她去小姐妹家里做客时,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小姐妹迷上了梁城才女谢知秋,整天读对方的?文集。

  这种事情容易互相传染,严静姝看到闺中密友沉迷的?东西,自然也会好奇,借了一本回来看,谁知顿时惊为天人。

  谢知秋传播较广的?诗文都是文笔瑰丽之作,且有不少是她年少时的?作品,门槛本身?不高,比严仲书房里的?东西好读得?多。

  严静姝第一次看就喜欢上了。

  她过去只?知读书要刻苦、要历劫、要头悬梁锥刺股,从不知原来其中也有如此美好之处。

  从此,那些优雅的?辞藻,动人的?篇章,便如泉流涌入她心田。

  同时,她对那能写出如此之作的?谢知秋,也不由产生敬慕之情。

  她对谢家女充满向往,既憧憬谢知秋,又忍不住要模仿她的?言行举止。

  于是,严静姝重新?开始读书。

  她最先?只?读谢知秋的?书,后来渐渐也读其他?书。

  她从自己看得?懂的?开始,由浅及深,日积月累,后来竟也能理解父亲书房中这些艰涩之书的?意思,并且能开始深入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了。

  严静姝的?父亲是太学博士,尽管父亲严仲在?学生中口?碑不佳,但仍时不时会看学生递上来的?卷子。

  严静姝不好意思在?父亲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太过粗浅而被取笑,可又好奇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便时常借着给爹爹送茶送点心的?功夫,躲在?严仲后面偷偷看其他?学生的?文章,听父亲对他?们的?评点,学习其中技巧。

  慢慢地,她就觉得?自己也能写了。

  这回,是她第一次真?的?动笔作文,用的?是前段时间?从其他?太学生的?卷子上看到的?题目“浮费弥广”,说的?是朝廷冗兵冗官,耗费了过多不必要的?开销。

  她认为这应当是个父亲会关注的?问题,便学着这些日子以来,看到的?那些学生所写之文墨的?样?子,也试写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严静姝本来是鼓起勇气想拿给父亲看看的?,可是又羞于当面给,就想偷偷藏在?书房哪里,最好能让父亲误以为这是他?什么时候漏评的?其他?学生的?文章,严静姝自己悄悄听了点评就跑,不要让人知道她是作者。

  可谁知,她还没有找好地方藏,父亲和他?的?朋友就到了书房。

  严静姝只?好匆匆放在?桌上就跑,时间?太短,也来不及逃出去,她情急之下便藏在?了书架后面。

  严家家教森严,对女子德行更是要求极高,若是让父亲知道家里有外客来,她还到处乱走,那绝对会受罚。

  严静姝不敢被父亲发现,就一直不敢做声,后面书房里人越来越多,居然还有年轻男客,她就愈发跑不出去。

  本来这会儿?父亲去烧水、另一名长辈去解手,是她逃离此地的?绝好机会,奈何那个年轻学子居然没走,将她也堵在?书房里了。

  严静姝这会儿?也冷静下来,决定干脆躲到父亲送客。

  从他?们先?前聊天中,她已经得?知,今日来的?学生,就是这段日子父亲心心念念的?“萧寻初”。

  父亲一向很少夸人,这样?赞不绝口?的?更是绝无仅有,严静姝心里也好奇。

  于是,趁着这会儿?没人,她小心翼翼地从书籍的?缝隙间?露出眼睛,去看那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