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1)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辰冰 425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九十九章

  正如齐慕先预料得那样?, 那盏带着?载人“船”的“天灯”,足以让整个梁城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看见的人,也包括秦皓。

  是时, 秦皓本在屋中看书, 听到?外面的骚动,便出?来看情况。

  当他看到?那艘飘在空中的“白鹤船”, 亦是深深呆住, 险些连手上的书都掉到?地上——

  那是什么东西?

  孔明灯……?

  可是, 孔明灯能大到?这个份上,以至于将人都带到?天空上吗……?

  秦皓良久才回过神,忙唤来小厮问情况。

  小厮显然也被这场面震住了, 早已打听了一圈, 听到?少爷问起,连忙回答道:“大人,那盏天灯究竟是什么情况还没有?人清楚, 但是……听说那天灯升起的地点,是……在萧大将军府。”

  竟是将军府!

  小厮知道秦皓与萧寻初之间?的过节,在说出?这个地点时, 表情就十分微妙,同时,他不停地偷看秦皓, 担心秦皓的反应。

  然而,看着?那个飞上天的东西, 秦皓连自己与萧家昔日的恩怨都顾不上了。

  他瞠目结舌地看了半天, 然后, 口中慢慢吐出?一句话道:“难不成……是萧寻初?”

  说起来,萧寻初一直是个怪人。

  以前在白原书院的时候, 他就总是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后来甚至还为了那些玩物丧志之物抛弃家人和学院,一个人跑到?临月山上。

  秦皓以前与萧寻初关系并不亲近,他一心只读圣贤书,本也对萧寻初的兴趣一知半解。

  直到?此刻,他算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萧寻初的“作品”。

  原来……他就是一直在钻研这样?的东西吗?

  秦皓看着?那天灯,面露惊讶之色。

  不得不承认,如果?那真?是萧寻初之作,那他会相当震惊。

  只是……为什么?

  秦皓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

  同一时刻。

  谢知秋本人,正站在那盏引起梁城轰动的“天灯”里。

  高处空气清寒,风在耳边吹得呼呼作响,谢知秋的双脚踩在萧寻初建造的“天船”上,由于天灯会被风吹动,下面的船也被带得左右晃动,谢知秋只觉得自己真?像站在一艘船上,被风吹得飘飘忽忽、摇摇摆摆。

  这种?无法脚踏实地的感觉令人心慌,尤其?这里不是陆地也不是水上,而是升到?了上百丈高的空中。

  谢知秋扶着?船身,但只是探头往下一望,哪怕是她,仍不禁有?一种?脚软之感——

  要是一不小心从这个角度掉下去,恐怕必死无疑。

  这时,本跪在地上查看白鹤船内壁的萧寻初注意到?谢知秋的异样?,他站起来,不着?痕迹地护住谢知秋的身体,好帮她稳住平衡,问:“害怕吗?”

  谢知秋其?实浑身都是僵的。

  但她抿紧嘴唇,摇了摇头,说:“还好。”

  谢知秋一动都不敢动,极力适应着?站在高空的感觉。

  实际上,她此刻自己内心都充满了不可思?议之感。

  就连向萧寻初提出?要求的谢知秋本人,都没想到?萧寻初竟然真?能制作出?这种?东西。

  谢知秋早就看过萧寻初的设计图了,她当时就很惊讶,但那个时候,她其?实多少抱了点将信将疑的态度,只是放手让萧寻初去动手,同时也做好了会失败的准备。

  而当这一件实物摆在谢知秋眼前时,可谓远远超过她的预期。尤其?是当她本人真?正置身于百丈高的天空时,这种?五脏六腑都在惊颤的实感,更是光看图纸远不能比拟的。

  谢知秋难以形容自己心中此刻的惊涛骇浪——

  她一直知道墨家术是厉害的东西,但万万没想到?能如此厉害。

  谢知秋不禁想到?——

  墨家这种?学说所能达到?的极限,会不会还远在她本来的构想之上?

  萧寻初连飞到?天上的载人天灯都能做出?来,要是不断发?展下去,究竟能够到?达何方,实在令人战栗。

  萧寻初将此物起名为“天鹤船”。

  他说升起来的原理其?实和孔明灯是一样?的。

  不过,为了让这盏“天灯”能够带着?人飞起来,还要能控制上升下降,萧寻初做了许多精细的机关。另外,还有?重?中之重?——必须要保证安全?,他在材质方面相当考究,像普通孔明灯那样?用纸糊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他反复对比了数种?布料,最后才做出?今日这件成品。

  船身上的白鹤是萧寻初执笔画的,“天灯”上的诗则是谢知秋挥笔所写。

  但是今日,谢知秋还是第一次亲自乘坐上来。

  她好不容易稳住身体,瞥了眼身边的萧寻初,道:“……你看起来倒是很自在。”

  萧寻初失笑?。

  “我又不是第一次坐。之前试飞的时候,我就上来过好几次了。不过,如果?多次试飞会影响一举惊人的效果?,所以我之前最多只飞到?比屋顶高一点……倒确实是第一次升这么高。”

  萧寻初的长发?在高空中被吹得散乱,但他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随意地用手压了压。

  他说:“再说,我是个‘怪人’,做过的怪事也不差这一件两件了,飞个天而已,很正常。可能是因为这个,我没怎么觉得害怕吧。”

  说着?,他对谢知秋眨了眨眼。

  “……”

  谢知秋疑心他可能只是在跟自己开?玩笑?。

  但是萧寻初淡定的模样?,的确激起了谢知秋某种?意义上的斗志。

  她定了定神,努力站直了背,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不知是不是心理暗示有?用,谢知秋极力让自己站直以后,再从高处往下看,好像也没有?之前那么怕了。

  萧寻初惊讶地看着?她的变化?。

  这时,谢知秋偏过头来,笔直地望向他。

  “你如果?是怪人的话,那我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说。

  “这艘船是我麻烦你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我的私利,还不知道是否会有?用。要这么说的话,我和你一样?,也是怪人。”

  仔细想想,为了吸引皇帝的注意,把自己整个人升上天,怎么看都不是正常人会做的事。

  但说不清为什么,她这一刻心情很好。

  谢知秋望向远方。

  这里比山峦更高,她离云层如此之近,风吹在面颊两侧略显寒冷,可是世间?万物从高处看都小得如同玩具,就连皇宫都能轻易被收入眼底。

  这是那些循规蹈矩、固步自封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看见的风景。

  谢知秋在风中弯起嘴角,不经意地展露出?笑?颜。

  这样?恣意而自在的笑?容,若是有?其?他人在场,定会觉得她这个瞬间?看起来,像真?正的萧寻初。

  可惜,这么高的地方,只有?他们两人。

  而在萧寻初眼中,谢知秋是她本质的模样?。

  谢知秋此刻没有?对任何人笑?,她只不过是偶尔心情很好,便自然地流露了情绪而已。

  萧寻初站在她身边,瞥见谢知秋这般的侧颜,忽然有?些不自在。

  他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自言自语般地道:“也好,那我们就是两个怪人了。”

  “嗯。”

  萧寻初又问她:“你觉得,这艘天鹤船,会帮得上你吗?”

  谢知秋一顿。

  “还不能肯定。”

  她如此回答。

  “再等等。”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周围。

  谢知秋在等的人,只有?一个。

  尽管祝少卿说,齐相日后说不定也会对她产生拉拢之意,但谢知秋反复思?考之后,已经想得很清楚——

  她之所以会在齐慕先眼中有?不同于以往的价值,是因为新君赵泽对她有?兴趣。

  如果?没有?这份新君的兴趣,那她仍旧和过去一样?,是想踩就踩的无名小卒。

  因此,无论齐慕先之后会如何行动,现在对谢知秋来说最要紧的,就是把握住机会,在赵泽对她兴致正浓时,继续加深与赵泽的关系。

  谢知秋认为萧寻初这个“天鹤船”的想法很好,远超她的预期。

  不但极为与众不同,而且升到?这么高的地方,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不愁赵泽看不见。

  接下来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

  赵泽,真?的会上钩吗?

  谢知秋站在天鹤船上往下看,乌黑的眸子静静地扫过街上每一张她能看清脸的面容。

  如此居高临下,简直世间?万物都一览无余。

  忽然,她眼神一动。

  这对谢知秋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当计划真?的起作用时,她的声音仍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欣喜。

  谢知秋指了指长街之上,轻声道:“来了。”

  *

  赵泽是皇宫中看到?将军府那不同寻常的“天灯”的。

  他本来正在垂拱殿接见官员,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当着?他的面吵得不可开?交,这两人一边吵还一边用眼角余光瞥他,多半是观察他的态度。

  赵泽尽力听了两人吵架的内容,但说实话他当皇帝的天赋普通,听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只好和稀泥。

  正当他打了个哈欠,开?始对皇帝的身份感到?厌烦,脑海中忍不住开?始浮现梁城夜间?的灯会、茶馆里热闹的人声、戏台上有?趣的唱曲时,忽然,门口站岗的太监不自觉地“啊”了一声。

  赵泽这个人耳朵贼尖,尤其?他这会儿心思?不在正事上。小太监这么一点响动,照理来说不会引起任何注意,但赵泽偏偏就听到?了。

  他立即绕到?门口,欲与小太监勾肩搭背:“出?什么事了,说给朕听听?”

  赵泽本没什么恶意,但小太监却自觉犯下殿前失仪的大错,当场惊恐跪地:“陛、陛下,是、是……”

  小太监不知该不该说出?自己看到?的东西,如果?说出?来,是能让陛下息怒,还是让陛下觉得他在找借口、以至于进?一步动火?

  小太监惊惧之下,半天做不出?决定,但他不时往远方天空瞥的眼神已经让赵泽觉察出?异样?。

  “怎么,天上难道有?龙?”

  赵泽一边随口打趣,一边往小太监视线的方向望去——

  下一瞬,当他看到?那远方的天灯和白鹤船,赵泽整个人都亮了起来,双目放光,惊喜地脱口而出?道:“天啊,那是什么!”

  *

  两刻钟后,当朝天子毫不犹豫地赶走?找他评理的朝廷重?臣,派出?一队人,往那巨大天灯的方向去了。

  不久,在圣旨的要求下,天灯的主人携带着?那盏“天灯”,入宫面圣。

  “萧大人,请进?去吧。”

  来到?垂拱殿外,小太监示意谢知秋入内。

  谢知秋回以颔首,踏过门槛进?入殿中。

  这是谢知秋第二次独自入宫面圣。

  第一次,还是金鲤鱼那会儿,她去集市砍完所有?鲤鱼,捧着?烤鱼跪在宫门外求见天子。

  而如今,虽说仍是她有?意谋划,但这回是皇帝主动召见她,而高高坐在龙椅上的,也换了新人。

  谢知秋行礼,唤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中,一年轻男子头戴展角幞头,身穿朱色常服,背对谢知秋垂袖而立。

  他听到?谢知秋的声音,竟“噗嗤”一笑?。

  皇帝缓缓转过身来,说:“免礼平身。”

  “谢圣上。”

  这时,只听皇帝饶有?兴致地道:“萧寻初,你何不抬起头来,看看朕是谁。”

  赵泽半个月前为了考察谢知秋,曾跟着?大理寺少卿祝维平去过大理寺,尽管当时他与谢知秋并未说几句话,但两人理应是见过面的。

  谢知秋依言抬头,当她看清当朝天子的脸时,明显吃了一惊。

  但她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慌乱,只是按部就班地打算跪下,冷静地道——

  “臣竟不识天颜,前些日子失礼于圣上——”

  “哈哈哈,不必。”

  赵泽大笑?。

  他微服私访,有?一定原因就是喜欢看不认识他的官员发?现他是皇帝时大为吃惊的表情,而谢知秋这样?的反应,无疑是令他满意的。

  赵泽道:“朕之前在大理寺并未表明身份,就是不希望你们知道是朕以后,表现得过于拘谨。”

  谢知秋不卑不亢,静立不言,像是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样?子。

  事实上,谢知秋当时就猜到?了赵泽的实际身份,但她不可以表现得太平静,以至于坏了赵泽的兴致。同时另一方面,她也不能表现得太慌张谄媚,那就太普通、姿态放得太低了。

  她打算成为赵泽的“朋友”。

  既然是朋友,那两人的关系至少表面上要接近于平等,那她才是一个与众不同、能与赵泽推心置腹的“人”,而不是赵泽随地可见的那种?对他卑躬屈膝的官仆。

  果?不其?然,赵泽喜欢谢知秋这样?的态度,甚至没觉得谢知秋保持一点高傲有?什么不对。

  他走?到?谢知秋面前,缓缓绕着?谢知秋转,笑?道:“萧寻初,朕不瞒你,朕对你很感兴趣,先前在大理寺一见,朕对你印象也很好。不过……”

  赵泽说着?,眼神一亮,惊异地看着?谢知秋,说:“当朕得知乘在那盏天灯上的人也是你的时候,还是十分意外。”

  谢知秋适时地道:“圣上见笑?,臣今日不过是闲来无事,与内人一同做了点小玩意打发?时间?而已。”

  赵泽闻言,却更加惊讶:“萧爱卿,你这个人,成亲和考状元都能闹得惊天动地,当官三年就能让百姓将你当戏文传唱,在大理寺能一天批完上百份旧案,听说当年你还敢披头散发?进?宫见我兄长,现在你一句打发?时间?,就直接上了天。这世上,究竟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

  谢知秋看向天子。

  赵泽对上她的视线,不由微微一凛。

  这“萧寻初”给人的感觉的确奇特,“他”如此沉静,只要看着?这双眼眸,就会觉得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

  谢知秋说:“陛下过誉。在臣看来,陛下也与常人有?诸多不同。”

  “哦?”

  赵泽略一扬眉。

  其?实赵泽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而且他对自己的性格颇为得意,所以谢知秋这一句话,直接说进?他心坎上,虽不是恭维,但比恭维更令他愉悦。

  赵泽问:“你觉得朕哪里与常人不同?说说看。”

  谢知秋道:“陛下贵为九五之尊,却愿意放下架子,低调地洞察百官之态。且陛下讲话,皆是有?一说一、平易近人,不讲虚礼和场面话。另外,臣自幼行为怪诞,世人皆认为臣玩物丧志,陛下却认为臣独特,还愿意召见臣,实在想法开?明,迥异于凡俗之辈。”

  夸人的话谁都会说,可虚伪的马屁只会让人厌烦,唯有?恰到?好处地合上对方的心意,才能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

  果?然,谢知秋这句话说完,虽然赵泽没有?明着?表示认同,但他脸上笑?容未减,看谢知秋的眼神也更友好了三分。

  这是一种?微妙的态度变化?。

  二人心照不宣,但各自已经表露出?“我们好像合得来”的意思?。

  谢知秋见火候已到?,主动相邀:“陛下所言之‘天灯’,臣已带进?宫来。陛下若有?兴趣,可要一同乘坐,与臣上天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