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0 章(1 / 1)

都市之国术无双 鱼儿小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懒得顾及到别人看法,随意就把锤头扔下。

有精明的商人立即可以估算得出,能压得楼板震动,这单锤至少四百斤,刚刚竟被这黑小子舞动之时轻如无物,再联系到他们互相称呼,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一桌人是什么身份。

这些人悄悄向后退去,但又忍不住好奇心,远远瞧着,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关注着事情发展。

李世民拱手笑道:“对面是慈航静斋的师仙子吧,见到你的剑法,世民方才认出来,鲁莽之处,还请见谅。”

他身材颀长,面色微黑,英武之气直冲华盖,但给人的感觉却不是咄咄逼人,反而温润柔和。

这时未语先笑礼数做足,更是让人多添几分好感。

“听说师仙子修习了贵派《慈航剑典》,全卷分十三章,以「静」、「守」、「虚」、「无」为主。以「气主灵神心」五大要诀为纲领,分别是『剑气长江』、『剑主天地』、『剑灵寰宇』、『剑神无我』、『剑心通明』。我猜你已经修到了【剑心通明】境界的【虚、无】层次了吧,今日能见到如此神剑,真是三生有幸。”

“慈航剑典,剑心通明……”

在场的商人倒是不知这些代表着什么意义,那些草莽江湖眼神闪烁着后退得更远了。

只要是行走天下的人物,哪里不知道四大宝典的厉害?

所谓的剑心通明,更是号称同级无敌,天下武功在这套剑法面前完全没有秘密。

只是出剑,敌人就会中剑,出招应招如同仙法。

师妃暄面对李世民的吹捧之词,神情仍是清清冷冷,眼眸中仍然悲悯柔和,没有丝豪变化。

就如仙子下凡般圣洁。

她轻轻说道:“剑心通明我倒是领悟了,剑意却只是修到虚空无极,并没有练到无我无相,妃暄剑术还差得远,区区微末之技,世民兄谬赞了。”

“师仙子不用谦虚,李某虽然武功不行,但见识尚可,你这剑法天下可谓首屈一指,就算是南方无双剑,也不见得能超过了去,怎么也算不得微末之技了。”

李世民知道了对面女人身份,心里的欢喜快要爆炸。

近来佛道两门尤其是慈航静斋选取天下英主,以授和氏璧的传闻,已经传遍五湖四海,连山间隐士也是如雷贯耳,他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此时想起先前师妃暄问起为君之道,哪还不知道自己正是对方的目标。

一股火热从心里升腾,他面上泛起一丝艳红,这是压抑不住心潮起伏了。

师妃暄仍然平静。

她对李元霸的攻击没有半点怒意,对李世民的赞美吹捧也没有喜意,就如不在人间,没有半点世俗情绪波动。

天下间再没有值得她心动的事物。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也只有这种纯然无物的心态,才能练成神妙无方的剑心通明吧。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都是眼含崇慕。

……

苏辰暗暗赞叹着,佛门其他的功夫还没见着,这种心相之术着实了得。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

以玄妙天女相示人,得众生仰慕,以归佛门。

这并不是邪功,也不是媚术,而是唤起芸芸众生对美好的向往,所以根本无从防范。

就算是苏辰,也在这女人身上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他虽然知道师妃媗练了玄女心经,心里却仍然是暗赞一声精彩。

如此女人实在是精彩,她在佛门外相上已得天女三味,如圣洁仙子……能颠倒众生。

至于什么剑心通明,什么静守虚无层次,他倒是不怎么关注。

只是静静看着师妃暄从身边座椅之上取出一个黄绫包裹,眼前就是一亮。

这包裹四四方方,里面装着的显然是一个盒子,虽然看不见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但见着师妃暄慎重其事的模样,众人全都猜到这应该是传说中的和氏璧了。

所有人呼吸都已急促起来,更是有着一些人蠢蠢欲动。

“世民兄还没回答我,你的为君之道呢。”

师妃暄收剑回鞘,伸手捧着包裹,侧头轻轻问着,显得十分呆萌,竟然又回到了先前的话题。

……………………………………………………

感谢饭清复明打赏1000起点币~~~

正文 918 唇枪舌战(上)

被师妃暄这么一问,所有人的目光又全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长长吸了一口气,压抑住不吐不快的心事,眼中精芒四射,昂首挺立道:“不知师仙子为何有此一问,世民如今虽被封为秦国公,也只不过区区一员统兵将领,上有父王居中统筹,再有大哥建成才华横溢,甚得人心……”

师妃暄莞尔一笑:“能不能有远大前程,当然要看志向,除了志向还得看个人格局,我记得世民兄这些时日凡是作战都能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全因麾下设有一个‘天策府‘群策群力,此府专掌征讨事宜,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格局之大,简直前所未有。”

“说句不好听的话,世民兄你如今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难道还想着能瞒骗天下有心人吗?”

师妃暄出言如剑,直指要害,让李世民再也不能随意应付,更由不得他蒙混过关。刚刚平和下来的酒楼气氛一下又变得紧张了起来。

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李世民,看他如何回答……

李世民左右看看,知道今日将决定自己是否能得到天大好处的时候,想要遮遮掩掩不予回答,固然更为妥帖,但也错失机会。

不敢表露决心,又怎能得到佛道两门势力全力支持。

想要得到好处,又想不担风险,天下自然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他心神一定,眼神逐渐锋锐,铿锵说道:“倒是我敢想不敢为了,为君之道,当首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因此,首先就是得人,然后集众人之力,开创盛世。“

既然已经开口言志,他也就不在意有谁听去,心知经此一问一答,今日之会当会轰传天下。

长安父兄肯定会更加忌惮,但自己本来就没有太过依靠于他们的助力,所以也无所谓后果,总的想来是得大于失。

于是,他就不再避忌,继续说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一字一句,层层铺垫,而又真实可信。

只要听着这种治国治民道理,有些见识的人都心里暗暗叹服,倒不是李世民的理念有何新鲜之处,事实上如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