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1 / 1)

召唤我吧 悦燃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榻前,当着所有弟子的面,立下誓言。

如此说来,老薛家迫在眉睫的危机似乎解除了,并不需要在画蛇添足的去撩拨余家。

可苏成哪里会答应,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将触角延伸到碧波门和修士们中间去,帮助老薛家稳住大厦将倾的局势,只是附带。

“就这些?我知道了!”苏成越过薛礼走向洞口,“你跟上来。”

薛礼唯唯诺诺的起身,跟在他的身后,来到面向悬崖的洞口。

“看看这个世界,是何等的恢弘和绚丽?”苏成眺望连忙的群山,苍茫而又翠绿的大地,“凡人和修士,灵山和福地!天材地宝和远古荒兽同处在这一片天空下。我问你,你可甘心?”

“殿,殿下!”

“几十年后,化作黄土一杯?有生之年,在一个乡下的荒僻之地营营苟且?”

“殿,殿下,小人,小人……不甘心!”

“很好,你想要的我能给你,即使现在不行,将来也一定可以!”

“殿下,小人明白。”

“把手伸过来!”

“殿,殿下?”

苏成回身看着他,淡淡的说道:“你现在连浅信徒都不是,按理,我并准备为你做什么。皈依有很多种,信仰只是其一,你现在做的就是其二。”

薛礼猛地抬头,“殿,殿下,您是说,是说……”

“千金买马骨!不必多说,这是你应得的。”

言罢,不管薛礼如何狂喜和激动,苏成伸出右手,盖在他的头顶。

刹那间,霞光绽放,薛礼的身躯一下就变得透明,血肉和皮像都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晦涩不同的经络就像小溪、又像淤积的江河。

又有七彩斑驳的颜色流淌在这些小溪和江河里!

这就是他自身的能量通路和灵力亲和了,苏成升起这样的明悟。

“河道”堵塞只能靠他自己,苏成现在对此力有未逮,这是一种极其精密和复杂的操作,远不是看上的那样简单。

颜色斑驳就是灵根驳杂,灵根其实就是灵力亲和。

在这天地间,灵力的种类、属性、倾向何止万千?

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属性的灵力就像三原色,彼此结合,此时衍生,彼此反应,彼此变化……足以演变出万紫千红的色彩。

这世界的绚丽,根源就在于此。

人,作为万物的一种,当然有自身对应的灵力亲和属性。

修行与自身灵力亲和属性契合的功法,吸纳相近属性的灵力以增强自身,达到超脱的目的,就是修真。

现在苏成就看到了薛礼的灵力亲和属性,也就是他的灵根。

虽然看见,虽然像是能够影响,但想要做到却并不容易。

直接去掉驳杂的、保留一到两种最明显和强烈的?

不,那就等于砍断他的一部分肢体,分解掉他的一部分灵魂。

“殿,殿下……”

苏成久久未动,薛礼只感觉头顶多了块“烙铁”,极度紧张之下,不免强烈的患得患失,实在是不堪忍受这种煎熬,才不得已出声。

“稍安勿躁!”

苏成眉头紧皱,思考着“手术”方案。

可以说,哪怕是此界最顶级的修士前来,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

灵固然有其短板和局限,却也有另辟蹊径的天赋本能。

作为纯意识能量的生命,作为躺在人精神和肉体上吸食的寄生虫,再没有什么比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更专业的了。

灵,最突出和著名杰作就是图腾战士。

所谓的图腾战士,简单来讲,就是在人身上铭刻一个或者多个符文,这符文就代表着灵的一部分,再通过这符文沟通不同的灵力以壮大自身。

引申到现在,苏成虽然还不能减少薛礼的灵根数量和壮大他单一属性的灵根,却可以绕过这个难题,在他身上留下一个或者多个代表自己的符文,用符文代替灵根的作用,让他有能力吸纳天地灵力,也就有能力修行。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以后还有无数难题。

不过,已经足够应付了。

不一会,薛礼的头发就不断的脱落,很快就成了锃亮的秃头,然后,苏成的手掌离开,用两根手指作为刻刀在他的头皮上铭刻起来。

这铭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薛礼死死咬住牙关,大汗淋漓却是一声不吭。

不知道过了多久,薛礼都迟钝和麻木了。

“啪!”的一声脆响,苏成一掌拍在了他的脑门上。

薛礼只听到“轰!”的一声,感觉自己的头盖骨消失了,大脑似乎裸露在外,颤巍巍的、凉飕飕,极其敏感。

“体会一下吧,就用那《太上感应篇》。”

……

吐纳一个周天之后。

薛礼恍惚的睁开眼,再三感应丹田里的气旋,良久之后,眼泪就汹涌而出,面向苏成五体投地的跪拜,泣不成言。

苏成叹了口气,只是挥了挥手,就转身离开。

修真,嘿嘿,修真!

【感谢书友:航海学院学生,200书币的打赏。】

正文 第七十二章 余村

碧波门下男爵领,枫林渡,余家村。

夜黑风高,余家村的寨墙上林立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巡视着手持刀枪棍棒的民壮。

寨门已经紧闭,四下里鸦雀无声。

村内,家家户户都没有灯光,一张张院门都紧闭着,气氛凝重而又寂静,偶尔有一两个犬声出现,却很快的呜咽下去。

自从掌门仙师陨落以来,各种流言蜚语可谓应有尽有。

余家村的村民有忧虑那是自然,可也没有达到如此草木皆兵的地步。

余德成这位余家仅有的仙师有望接过掌门之位可谓石破天惊,余家村上下在狂喜之余,也接到来自他从宗门传来的警讯。

祸福相依,祸福相依,越是在这种关头,破家灭门的灾祸就越是如影随形。

所以才有了现在紧张的局面,才有了这般胆战心惊的小心。

寨门那边忽然有了动静,一刻钟后,一行人从漆黑的夜色中走进村寨,直奔唯一的灯火通明之地。

余家村的祠堂,最近几十年才新建起来的四进院落,余家村的族长、同时也是余德成仙师在凡间的哥哥、余德贵就常住在这里。

这位族长已经六十多岁,人生的前二十年,只是一位佘姓人家的佃农,人生的后四十多年随着弟弟检测出修行资质而发迹。

如今,他已经不是一个没根的浮萍,一个泥腿子,而是拥有“士大夫”阶级和地位的贵人。

家族因为弟弟登仙而兴聚,这兴聚的一百多丁口、大多数他之前都不认识,都姓余,据说都是同一个祖宗,都哭着喊着要找回自己的本家。

为此,田亩地契、店铺宅院、奴婢美人……全都双手奉上,只求这位族长大人,在修订各房各支族谱的时候,能将自己的名字落上。

四十多年的光影匆匆而过,这位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族长,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大夫。

此时,他就坐在一张太师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