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身家,就有了顾忌,就不可能毫无顾忌,虽然,这里依旧野蛮,依旧血腥,依旧毫无下限。
只是,人口和修士的巨大繁荣,也同时加剧了资源的消耗与紧张。
慢慢的,开辟出来的疆域不够用了,而外人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紧张的局势一日严酷一日,怎么办?
如果放任不管,最后还是会达到一个上限和平衡的,以现有的资源能够承受的极限,只是一大半修士和凡人都将被淘汰。
这个时候,雌伏近两百年毫无动静的狼王动了。
一纸无忧谷的聚贤令在顷刻之间传递四方。
无数老人、声名显赫的大佬无不欣然从命。
大量不明所以的新人被影响着,胁裹着,吸引着,赶到那座六阶上品的灵山。
聚贤会议上,狼王再提向深海发起大开辟。
面临残酷内斗和损耗的大佬们别无选择,不和深海的荒兽和环境斗,就要自相残杀,而他们又不能保证,在拒绝狼王的提议后,还能笑到最后。
于是,一咬牙,就纷纷点头。
无忧谷“重建”!
十余万修士就此重聚在一面狼旗之下。
史称,第二次外海开辟战争就这样展开。
一百年后。
开辟战争并没有结束,由于运作得当,外部力量还在持续涌入,开辟战争的主力军已经换了一波,开辟已经不是开辟,战斗、厮杀、冒险、死亡、丰收、暴富、泯灭已经成为外海的日常。
五百年后,一个横空出世的消息,震撼了整个修士世界。
狼王在一座秘密占据的八阶岛屿上晋级顶点,修至化神!
化神!
稷下学宫和其他三大超级宗门才如梦方醒。
然而已经晚了。
无忧谷已经成了气候,这化神坐镇的修士势力,已经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并且,其修士的战斗力和凶蛮,也让三大超级宗门投鼠忌器。
一番争斗、博弈、牺牲和妥协!
无忧谷被“招安”,作为第一个从儒、释、道三大铁壁的缝隙里挣扎而出的超级宗门,称雄于外海。
现如今,外海已经是一个极其辽阔的疆域,不亚于修士世界的任何开辟方向。
在这片辽阔的海疆内,稷下学宫的名头并不好使,因为这里有一个智慧绝顶、道法通神的至尊——狼王阴历山!
他谋划千年!
他从一个个籍籍无名的小宗弟子,成长到此界有数的人物。
他一手打下了一个辽阔的王国,其功业可谓不可思议,其伟迹已经超乎人的想象。
他的智慧将朋友、敌人、环境、不可抗力因素等一切有利和有害的,统统纳入掌握。
他打了稷下学宫和三大超级宗门一记响亮的耳光,因此而被无数修士视为偶像,也让他的大名和睿智传遍四方。
如今,他已经经历数次天劫。
如今,他已经是如日中天。
现在,苏成就要在他的地盘上搅风搅雨。
当然,苏成对他的大名一无所知,还因为一个极东城主,而满是恶感!
正文 第294-295章 身化劫雷
修士结丹,可是一件大事。
特别是结丹之时不禁外人观摩,那可就是一件很难得的机遇。
因此,金元岛岛主,云渺上人的结丹仪式就吸引了大量修士前来观看。
早早的,结丹洞府所在的海域就热闹不堪,大大小小的海船乘风破浪,一艘艘只能在海面上短途飞行的灵舟络绎不绝。
海岛上,所有的客房已经爆满,就算这样,还有大量着急赶来的散修,在野外和海边搭起了临时的营地,三两个一群,四五个一伙,焚香煮酒,共襄此次盛举。
议论纷纷中,不乏有人兴高采烈的高声谈论,一眼望去,整个海岛全是此类的身影。
就像庆祝什么重要的节日一般。
散修的狂放和散乱是常理,也有宗门弟子,在各自的师长带领之下,在海岛上走走看看,增加见闻,广博见识,遇到可交往的修士,还有攀谈结交的戏码上演。
眼见如此盛况,就有人感慨:“也不知道这云渺上人走了什么狗屎运。就算是千金买马骨,稷下学宫和无忧谷也不太可能让他在这样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不用说,这次结丹,肯定会得到两者的大力支持,只要这云渺上人稍微争气一点,这金丹还不是手到擒来?”
周围的人都是附和和羡慕,唯独一人却是呲之于鼻,就听他讲道:“知道云渺上人的丹论是什么吗?哼哼,无知之辈,以为全天下的修士结丹都是一样?殊不知,这丹论确实关系到结丹成功与否的关键。先不说这云渺上人的丹论是否能自圆其说,就说他这难度——就算元婴亲至为他护法,也是凶多吉少。”
“怎么,里面还有什么凶险?”
这人故作傲然,一脸不屑的抬起头来。
“稷下学宫和无忧谷出手,不过是个结丹,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吗?”
这人不答,展开羽扇,悠闲自得的煽了起来,竟是卖起了关子。
旁边之人哪里肯依。
要知道,结丹的秘事可是极其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对他们这些底层的修士而言。
于是,周围的人就是好一阵的奉承和求恳。
半晌,这人满意的收起扇子,扇骨一拍掌心,微带自矜神色的说道:“这云渺上人太贪心了,作的丹论竟是“碧海潮生之论”!”
“碧海潮生之论?”
周围的人都不明白这“碧海潮生”的丹论有何不妥。
“丹论也分上中下三品的,这下品不去说它,结丹之人十之七八都是下品。就说着上品——何也?哼哼,乃是“自在法天”!知道什么是自在法天不?谅尔等也不知,这自在法天说的是,说的是……感悟天道、借助天道、又形成自己的天道!”
说到这里,这人口舌有些打结,肚子里没货,加上根本不能理解,就将之跳过:“这中品是“师法自然”,何也?就是感悟和借助自然之理。
这自然之理可以是风,可以是雨,可以是山川地势,可以是万物荣枯之根基。然后领悟、借鉴、甚至照搬,以结成自己的丹。
这要是成功可就不得了,风即为吾身,雨即为吾法,万物荣枯之因即是吾道。就好比这“碧海潮生之论”,一听这名头,我就知道,这云渺上人的丹论是在笼络大海啊!”
这番说辞其实是对丹论的一知半解,有些地方错了,有些地方又有些夸大,不过这七分真三分假的理论成功的将周围的人唬住。
愣了半晌,就有人咂舌的感叹:“不用说那上品,就说这中品恐怕也是极难的吧?”
“唰!”的一声,卖弄之人又将纸扇撑开,得意洋洋的摇了两下子,说道:“那也看什么人了!那些大宗大家子弟,从开始修行,就有师长量体裁衣。就好比地基,从一开始就为今日。这些人,不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