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1 / 1)

左道江湖 左道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粉黛,却依然美丽的脸上尤有不甘,似乎对这一曲并不十分满意。

“小姐,该用粥了。”

一名身材娇小些的贴身丫鬟,用红木盘端着一小碗粥走入琴房,她对面带忧伤的沈大家说:

“今日厨房做了你最爱的七宝莲子粥,快趁热喝吧。”

沈大家却不理会那飘香的粥,她微闭着眼睛,轻声问到:

“秀禾,你说,为何我总弹不出这曲子的真意呢?”

“小姐,你弹得已经足够好了。”

那名为秀禾的丫鬟将粥饭放在一边,跪伏在小姐身侧,为小姐揉着手指,她安慰说:

“昨日那花青公子过来,不也称赞你这首曲子已得其中三味了吗?

他只是个负着师门使命,来此闯荡江湖,历练红尘的。就和那往日纠缠我的张岚一样,就算有潇洒之气,也不过流于表面。”

沈大家捻起芊芊手指,语气平静,却有不甘的轻声说:

“他们这些俗人,懂个甚的琴曲?”

“自那一日拜访落月琴台,听瑶琴姑娘弹了这一曲后,我这几日便似着了魔一样,秀禾,你说,那瑶琴弹得出此曲,为何我就弹不出?”

秀禾丫鬟无奈的回答说:

“小姐,你这是问错了人,我又不通琴艺。”

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

“不过小姐的苦恼我也有办法。

不如我去杀了那瑶琴姑娘,没有了能把此曲弹到最好的,那小姐你便是这苏州城里,琴艺第一了。”

“总耍小聪明,该打!”

沈大家颇为妩媚的轻笑一声,从手边拿起美人扇,在嬉笑的丫鬟头上轻打了一下。

她说:

“罢了罢了,我知道你的意思,这弹琴歌舞毕竟只是娱乐,我并未忘记我真正的来处秀禾,近几日,那伙谄媚之人,准备献于我恩师的‘孝敬’,可曾备齐?”

“禀报小姐。”

秀禾丫鬟轻声说:

“我听他们说,那周晟手中只差数人,便可凑齐72名,都是颇有灵气的女子,此等大礼,想必宗主定会满意的。”

“满意?”

沈大家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她说:

“要想让我那恩师满意,我怕是还得把自己也加进去,把自己剥光了,送入他床榻上才行,唉

我这苦命人,为何生的女儿身?”

秀禾听到了小姐的抱怨,但她不敢插话。

小姐乃是宗主亲传大弟子,她可以讽刺宗主,无人敢管。

但秀禾这样的普通门人敢这么说,怕是当夜就要被割断喉咙,死于非命了。

“小姐,还有件事。”

秀禾等到沈大家吐槽完毕后,才轻声汇报说:

“周七死了,昨日死的。他在常熟为师门准备的‘孝敬’,也都被落月商号收容,据说很快就会被遣散回家。”

“那是谁?”

沈大家一脸茫然的看着秀禾,那样子,颇有些天然呆的感觉。

秀禾知道自家小姐向来不耐烦这些小事,便不得不解释到:

“周七呀,那常熟一代的采花贼。

他宿来仰慕我等宗门,还有个哥哥,正是那个一向和你不对付的周晟。

三月前周晟来拜访过你,说是想要引荐他弟弟加入宗门。你便打发那周七去筹备孝敬,若是做得好,便许他入门来着。”

“哼,一个采花贼,也妄想入我五行门?”

沈大家摇着手里的美人扇,她语气不耐的说:

“死便死了,蚊虫一般的人,何须向我禀报?你自去处理吧。”

“是,小姐。”

秀禾起身,她对沈大家耳语说:

“周七倒无所谓,他哥哥再怎么愤怒也不敢冲撞您,但那些被他收拢的女子?”

“这天杀的世道啊,还真是为难我等女子。”

这沈大家抬起手指,一边赏玩,一边轻声说:

“都是可怜人,便由她们去吧。

说起来,那周七的武艺稀烂,但提纵轻功还勉强入的眼,寻常江湖客也杀不得他,是又有豪侠路过吗?”

“并非。”

秀禾说:

“那采花贼,是被一位少侠擒住的。听说,还和落月琴台,以及那小姐念念不忘的瑶琴姑娘有几分关系呢。”

“哦?”

沈大家顿时来了兴趣。

她坐直身体,也没有那股出尘之气,很是八卦的问到:

“是瑶琴姑娘的入幕之宾?还是其他什么关系?那少侠叫什么名字?”

秀禾看到小姐一脸八卦,顿时掩嘴轻笑,她说:

“那少侠与小姐一个姓,叫沈秋呢。据说是和瑶琴姑娘的妹妹一起长大的,倒不是什么亲近关系。”

“那就没意思了。”

沈大家顿时失了兴趣。

她摇着美人扇,像是百变妖女,又回到之前的出尘之气,她看着窗外张灯结彩,想起了另一件事。

她慵懒的对秀禾说:

“过几日就是游园会了,你且去准备几套寻常人家的衣服。

我在这烟雨楼,整日和那些酸子土豪打交道,真是让人生厌,几欲按捺不住杀心。便趁着游园会,也去舒舒心,解解乏吧。”

4.游园会

沈秋回了苏州,刚进门就被凶巴巴的青青训了一顿。

丫头嫌他出门太久,也不写封信回来,又嫌他出去逛了一圈,没给自家师妹带点礼物,哪怕有点好吃的都行啊。

沈秋也是忙忘了,他不得不安抚暴躁的青青,并且承诺近几日带她去吃点好的。

这才让暴怒的师妹安静下来。

“师兄,快来帮忙,明日就是游园会啦!我们得赶紧做好自己的灯笼。”

待沈秋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走出房间之后,就看到青青坐在院子里,正在用纸和浆糊,做灯笼。

这丫头心灵手巧,在沈秋过去看的时候,发现她已经做好了几个灯。

有莲花状的,还有宫灯样式,都是用细竹弯起,糊上各种颜色的纸,还装着流苏飘絮,看上去煞是漂亮。

“怎么不做个猴子灯?”

沈秋打趣到:

“你不是喜欢猴子吗?孙悟空你也喜欢,大金刚你也喜欢。”

“猴子灯太难做啦。”

青青瘪着嘴,指着院子角落堆放的一堆失败品,说:

“我试了好几次,但没做成。”

她指着手边的几个灯,对沈秋说:

“你自己挑一个吧,剩下的我要给瑶琴姐姐送过去。

她虽然不喜人多心烦,也不去游园会,但琴台那边总要布置一下的,往年我都会送的。”

“好的。”

沈秋应了一声。

来这苏州也大半年了,沈秋对这个时代的一些风物也有所了解。

这游园会,是本地习俗,在整个苏杭之地都很盛行。

每年两次,分别在端午之前,和中秋时节,就像是特大号的庙会一样。

沈秋早上入城的时候,就看到整个苏州城的商户都在忙碌着给铺面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

据说那一夜里,苏州城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出门,观赏城中灯景,一些懂得经营的商铺还会搞点活动。

城中烟花柳巷更是上心,还会借着游园会争争花魁之类的名头。

总之就是盛事。

据说游园会的兴起,是因楚国王室祭祀神灵,又传到民间,便流行开来。

只是这大楚的江山,已经在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