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1 / 1)

左道江湖 左道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会服气的。

但随后,河洛大侠沈秋,潇湘剑门林菀冬,纯阳宗舞阳真人,还有盟主任豪亲自前来迎接,却又给河洛帮撑足了面子。

一众江湖客在旁咋舌不已。

眼看河洛帮这份排面,已经不比江湖正派五大宗门差了,也许再过一两年,这江湖顶流中,又要再多一个大宗门了。

洛阳之战,雷爷,浪僧率帮众一番死战,在正派中结下善缘,当真是让河洛帮浴火重生,鱼跃龙门了。

这就是时代给予的机遇。

一个势力的崛起,除了要考虑自身奋斗之外,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嘛。

众人原以为,这就告一段落了。

结果没成想,半个时辰之后,南军统帅,位高权重的威侯赵廉,竟亲自来了江湖营寨,与雷诗音交谈勉励一番。

甚至还承诺,只要河洛帮助南朝打赢这一战,便由朝廷下旨,让河洛帮成为南朝正式势力,与天策军洛阳大营一起,拱卫中原。

这一番交谈,没避着江湖前辈。

于是在威侯走后,这个消息就如插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江湖营地。

一时间,那些想要出人头地,却苦于没有门路的江湖客们,脑子便熟络起来,想着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加入眼看就要真正起势的河洛帮。

当然,还有些阴阳怪气,酸不溜秋的声音。

说是河洛帮刚刚崛起,便软了骨头,成了朝廷走狗,但又很快被人讥笑,大家伙来到这金陵采石矶,为的不就是名和利嘛。

真要按照这个说法,那这江湖营寨里,包括任豪和一众大侠前辈在内,怕不全都是朝廷走狗了。

这话是犯了众怒的。

在说闲话的人被蒙着头揍了一顿之后,很快就没人继续传了。

在将雷诗音和河洛帮众送入营地,又和小铁,李义坚三人,李报国,郎木头聊了一会之后,沈秋便看到芥子僧自营帐走出,又对他招了招手。

“沈秋,你随我来,别带兵刃。”

芥子僧对他叮嘱了一句。

沈秋将身后刀匣,丢给张岚,对众人告别,便随着芥子僧,和等在营地外的涅槃武僧铁牛,空见等几人一起离开了营地。

“我带你去见我师父。”

芥子僧转着佛珠,对沈秋轻声说:

“你还没见过他,此番也算是结个善缘。”

沈秋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是芥子僧在特意为他做人脉,芥子僧的师父,乃是涅槃寺主持,天榜高手,南朝国师圆悟禅师,当真的江湖顶流。

而且还是南朝朝廷中的顶流人物。

当然,这个人脉,不是给沈秋的。

准确的说,沈秋只是沾了青青的光。

芥子僧看的很透彻。

沈秋越是强,人脉越是广,青青的安全,便越有保证,这是一个遁入空门的慈父,能给失散多年,又失而复得的女儿,做出的最后一些微末之事。

“我早已听闻,圆悟禅师就在军营中,护卫威侯安全,却一直未能得见。”

沈秋跟在芥子僧身后,靠着涅槃寺的佛印,他一路畅通无阻,过了好几道军帐,来到了人马嘶鸣,有肃杀之气的军营中央。

他一边打量着南军的阵势,一边对芥子僧说:

“就连盟主也只是抽空和圆悟禅师见了一面,芥子叔,我有些疑问,佛门中人,不是该清心寡欲吗?为何圆悟禅师,乃天下佛门魁首,却又要受南朝国师这封号呢?

因为那高兴的缘故,这民间对于‘国师’这个封号,可是厌恶的很呢。

这难道不是在损涅槃寺威名吗?”

“你这话倒是问的直接。”

芥子僧叹了口气,他一边向前行走,一边对沈秋解释到:

“这其中是有缘由的。

我师父,乃是真正的出家人,对于俗世权势,当真不屑一顾。

但其一,涅槃寺就在临安,我等又是佛门中人,要传播佛法。

那太岳山纯阳子,泰山紫薇道长天高皇帝远,自然可以不理会南朝征辟,但若师父不受国师之位,我涅槃寺别说传扬佛法,怕是维持都难。

你也知道,这江湖威名,和民间佛法传扬,可不是一回事。”

沈秋点了点头。

县官不如现管,这道理他还是懂的,涅槃寺武艺再强,若南朝朝廷一道灭佛诏令下来,怕也是要元气大伤的。

总不能让圆悟禅师手持禅杖,杀入临安禁宫,逼得国主改变旨意吧?

“还有其二。”

芥子僧抿了抿嘴,压低声音说:

“便是为了前楚之事,当年临安有变时,涅槃寺护了很多前朝之人,南朝建国后,赵虎曾要搜捕,但被师父拒绝。

一番交涉下,师父为了护住寺中藏身的无辜,便只能受了国师封号,以此为代价,让赵虎未曾对前朝遗人,大肆诛杀。

师父以自身清誉为代价,护住了南国近千人的性命,实乃割肉饲鹰之善举。”

“原来如此。”

沈秋恍然大悟。

他看了一眼芥子僧,怪不得他能在涅槃寺中,平安无事的隐藏这么久,

原来是圆悟禅师以自身清誉,护了芥子僧,还有其他的前朝人士。

这么说来,自家师父,能带着青青和自己,在苏州安然度过这么多年,除了苏家帮忙隐藏,自己也很低调之外,也是托了圆悟禅师的舍身之举了。

“你现在明白,我为何要带你来见师父了吧?”

芥子僧转着佛珠,对沈秋说:

“虽然你与我师父从未见过,但你和青青,包括你那妻子瑶琴,都是要受他一分恩德的。”

说着话,几人已入一处大营帐中。

沈秋走入帐篷,便见到一位身穿黄色僧衣,披着红色袈裟的老和尚,正背对着他们,敲着木鱼,转着佛珠,在轻声诵经。

只从表面来看,这和尚确实很不出众。

盘坐在那里,腰杆都弯了下来,只有白色胡须和稍长一些的眉毛,在来回晃动。

圆悟禅师,是目前十二天榜中,除了纯阳子之外,年纪最大的一位。他成名很早,江湖辈分极高,甚至比阳桃还要大出七八岁。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了。

“师父,我回来了。”

芥子僧等在老和尚身后,待老和尚念完一篇楞伽经后,才出声一句。

圆悟禅师,似也是没感觉到身后来人,在芥子僧出声之后,他才回过头来,老和尚脸上也有皱纹横生,也有老人斑。

留着长长白须,还有长眉飘荡。

但一眼看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

很清澈的一双眼睛。

根本不像是一个古稀之年的和尚应有的,眼中尽是温和,就好像透露着一股禅意,要安待天下众生。

那目光中,除了幽静之意外,还有一分似是小儿的好奇。

他的目光,先落在沈秋身上,打量了几下,微微摇了摇头,又看向自家弟子,这一次,老和尚没摇头,反而皱起了眉头。

“心中不净,禅意不存。”

圆悟和尚转着手中斑驳佛珠,他用苍老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