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1 / 1)

左道江湖 左道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般。

沈秋摇了摇头,还远未够班啊。

这风卷残云乃是风雷指的杀招之一,最是重穿刺破坏。

要是被查宝用出来,可以轻易贯穿石块,眼前这树木,也会被指剑撕开大片。

看来今晚在梦中,还是要加练这风雷指法。

这可是沈秋在江湖里,得到的第一份能称得上“武林秘籍”的东西呢。

半个时辰之后,沈秋在附近的河里洗了个澡,披散着衣服回到了帐篷边。

结果就看到元气满满的青青丫头,正坐在树边,手里握着一根薄薄的册子,正在给秃瓢少年讲些什么。

沈秋没有惊动他们,运气真气,悄悄的靠近。

然后他就听到青青丫头说:

“你这秘籍,是意形拳法,品级是不高,但给江湖初学者用倒是很合适。”

“不过,我听师父说过,意形拳十二形,乃是龙、虎、熊、蛇、骀、猴、马、鸡、燕、鼍、鹞、鹰,却是没有你这本册子里说的什么‘山猫’。”

“李家哥哥,你方才说,你花了多少银子才从那个游方道士手里买来的?”

青青问了一句,那秃瓢少年立刻回答到:

“那道士说我是习武天才,他一开口要500两银子,但我的零花也没有那么多,我便和他说这价格,说来说去,最后以50两成交的。”

“50两?”

青青惊呼一声,她说:

“这寻常百姓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十一二两银子,李家哥哥,你用50两就买了这本破书,你这是被那道士骗了。”

“可是,青青姑娘,你不是也说,这本拳法是真正的意形拳吗?”

秃瓢少年有些紧张,他问到:

“既然是真的武学秘籍,那我也没上当啊。”

“意形拳在两广那边流行的很呢。”

青青丫头哼了一声,又显摆的说:

“我和师傅走镖去过两广,就这本册子的拳法,你在那边随便一个大武馆里都学的到。这拳法确实是真的,但说它是秘籍,可就配不上咯。”

“不过这道士也是有心,还专门编出一个‘万兽拳’这唬人的名字,李家哥哥你又没有江湖经验,上当也是难免的。”

秃瓢少年一时间有些落寞。

他接过青青手里的拳谱,盘坐在篝火边,他想了想,便小心翼翼的对青青说:

“青青姑娘,你那位师兄,武功应该很高吧?”

“还好啦。”

青青一摆手,拿起剩下的兔肉,一边当零嘴吃,一边满不在乎的说:

“师兄之前练武不成,但和我遭遇大难,便奋起直追,也许是如有神助,进展飞快,现在也算是初窥门径,但比起山鬼咳咳,比我另一位哥哥,他就是个真正的菜鸟弱鸡呢。”

小师妹得意的笑了笑,她看向太行山的方向,她吹牛皮说:

“我那位公孙哥哥,可是一等一的江湖豪杰,只是不喜名利,隐于山中。”

“他要是出山,定然就是江湖地榜高手,再寻一本上好心法,那突入天榜也并非不能。”

“竟如此这般?”

秃瓢少年眼中绽放光彩,他对青青说:

“那既然师承一家,沈秋师兄将来也必是武林大豪,青青,你看,能不能举荐我跟你师兄习武?”

他生怕青青拒绝,便拍着胸口,对青青说:

“我也不是吹牛,我李家在洛阳也算是有名之人,若你师兄收了我做弟子,我家里必备上好礼物,邀请两位在家中别馆居住,一应享用,那肯定也是毕恭毕敬。”

“这可比你们行走江湖来的舒服多了,你帮我说说呗。”

“这”

青青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事。

她有些难以决断,眼前李家哥哥又颇为热忱,还不好拒绝呢。

“我自己都是个半吊子,哪里能收徒弟?”

就在青青犹豫间,沈秋的声音在两人身侧响起,他提着雁翎刀,大步走到两人身边,靠在树上,伸手在这大嘴巴小师妹额头狠狠敲了一记。

明明离开时约法三章,不能随口说山鬼之事,结果这丫头得意忘形,居然还真说了出来。

他教训完小师妹,便回头看着秃瓢少年。

他认真的对眼前的少年人说:

“听我句劝,小老弟,这江湖啊,真没你想象中那般好。”

沈秋想起在太行山中的经历,他苦口婆心的对眼前的少年说:

“快意恩仇之下,那是流血厮杀,稍不注意,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场,再加之人心鬼蜮,口蜜腹剑,整日如坐针毡。”

“江湖仇杀不讲道义,谁知道哪天就死在这莽莽荒野上,连个棺材葬身地都没有,尸体任野狗啄食,冤魂亦不得返乡。”

沈秋说着说着,又想起了路不羁,他叹了口气,说:

“我观你也是好人家的孩子,待在家中,继承家业,那也是一生平安无忧,寻个好对象,生儿育女,传承姓氏,岂不美哉?”

“又为何非要走这江湖路?”

这其实就是拒绝了。

秃瓢少年被沈秋这一席话说的也无力反驳,少年人对于梦想总有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沈秋当年也从这阶段过来的。

他不再说什么,拍着青青的脑袋让她去休息。

他叮嘱到:

“以后别和这些精神小伙一起玩,被他们传染了傻气可就完了。”

“嘻嘻,精神小伙,不请自来!”

青青倒是记得在山中,沈秋对她说过这个梗,她接了句话把子,结果被师兄又用指头打在额头。

沈秋盯着她,颇有些无奈的说:

“笑什么笑,你之前,不也是个一心向江湖的精神小伙嘛?”

22.伏牛山下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沈秋早早起床,收了帐篷,又叫醒青青和秃瓢少年,准备上路。

昨晚的规劝似乎起到了效果,今天一早,秃瓢少年,哦,他叫李义坚。

这家伙便垂头丧气的说,要和沈秋青青一起搭伙,回去洛阳家里。

沈秋不是想带着一个累赘上路的,但青青和这少年人颇为相得,央求了师兄,便让李义坚同行了。

青青和沈秋同乘一匹马,让李义坚坐在另一匹马上,三人沿着驿道向前,一路倒也悠然。

“李家哥哥,你离家出走,本是打算去拜师学艺吗?”

青青坐在师兄怀中,她好奇的对垂头丧气的精神小伙问到:

“你打算去哪啊?”

“我本有两个打算。”

李义坚抓了抓自己古怪的头发,他说:

“第一个,是去潇湘之地,寻潇湘剑门,我父亲和那门派的采买管事有些生意往来,我也称他一声伯父,想来他应该会助我加入那两湖大派。”

这精神小伙虽然看上去中二呆傻,但实际上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他父亲是洛阳豪商,买卖精通,他从小耳濡目染,也是心思灵活之人,只是少年人定不住性子,才看上去有些不靠谱。

他还喜欢说笑,用沈秋的话说,就是有点逗比。

沈秋抓着马缰,不参与两个少年的交谈,但他也听着秃瓢少年的完美计划。

那家伙对青青说:

“但潇湘剑门一向隐世,而且招募弟子还要考校天资,我老爹总说,要做好两手打算,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