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胡人士兵按照以往一样,在此地屯田。
早在徐凤年统治金城郡的时候,湟中义从胡已经被禁止四处劫掠。
不过,在徐凤年被关中军赶走以后,湟中义从胡又四处抢掠,最后迫于关中军的压力,再次安分下来,向长安请求和谈,然后乖乖种田。
这群胡人仆从军仍然保持着凶狠好斗的性格,是一批合格的兵源,他们从黄巾之乱开始没有多久就发生叛乱,征战数年,人均等级不低。
当一个白衣书生与一个年轻武将来到湟中义从胡的屯田地时,几乎所有的湟中义从胡士兵放下锄头和镰刀,抄起长矛、环首刀,凶神恶煞地盯着到来的谢艾和庞德。
这群士兵与普通的山贼不同,他们本来是汉帝队的一部分,属于汉帝国的仆从军,而且是比较能征善战的一批仆从军。
西凉民风剽悍,战士骁勇善战,湟中义从胡让汉朝廷都有些头疼。
不过谢艾与庞德没有被湟中义从胡的气势所吓倒。他们都并非普通的武将。
“本人新任金城郡太守谢艾,你们现在的首领何在”
谢艾扫视这群被迫种田的胡人士兵。
一个魁梧的义从胡统领从一群义从胡之中走出,其脸上还有征战时留下的刀痕:“什么狗屁谢艾,没有听说过。”
“义从胡将军李文侯,背叛朝廷,与北宫伯玉反叛于西凉,后来被徐凤年击败,归降徐凤年。徐凤年败走酒泉郡以后,没有跟随,而是选择回到原地。”
谢艾说出此人的背景。
李文侯听得不耐烦:“少嚷嚷,有话直说,有屁快放”
“为朝廷效力,镇压叛乱的羌人部落,朝廷可以重用湟中义从胡,既往不咎。”
“原来是朝廷过来招安的狗腿子,我们湟中义从胡在此地屯田,哪里也不去。这几年,已经死了上万弟兄,再打下去,恐怕湟中义从胡以后就无影无踪了。”
李文侯只是冷哼,对谢艾的提议并不敢兴趣。
湟中义从胡,一开始是为了烧杀抢掠而叛乱,但随着诸侯崛起,李文侯意识到自己统帅的湟中义从胡,只是诸侯逐鹿的一枚棋子。
湟中义从胡,一旦卷入诸侯们之间的大战,那么说不定真的会从历史上除名。
诸侯之间惨烈的大战,伤亡数以万计,湟中义从胡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
“难道湟中义从胡的兄弟们,不想洗脱叛贼的罪名,升官加爵、封侯拜将难道不想洗劫叛羌的部落,获得财物、人口和牛羊难道不想每年从朝廷那里领到俸禄,再加上屯田的收获,养家糊口”
谢艾没有与李文侯辩论,而是公然向湟中义从胡宣布朝廷的条件。
湟中义从胡的中低级军官、士兵无不看向谢艾,他们的眼神转变,让谢艾知道,朝廷给的条件已经足以打动这群没有归属的士兵。
第六百二十六章 西亚的大战
湟中义从胡的将军大多数是汉军军官,士兵大多数却是胡人,这是汉帝国常用的一种戍守边塞的方式,可以极大地缩减戍守边塞的成本。
从中原调遣兵马到达边塞,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无论西域都护府还是凉州、幽州都有大量的仆从军,将军多半是汉朝廷空降人员过去。
对于湟中义从胡的汉军军官而言,朝廷许诺对叛乱既往不咎,还可以凭借战功给他们封侯拜将,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如情非得已,没人愿意背叛朝廷,过上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对于底下的义从胡士兵来说,他们可以获得三种收入来源:屯田、朝廷的俸禄、劫掠背叛朝廷的羌人部落。
“好狠……”
李文侯看到自己的部下们意动,知道自己难以控制局面。
湟中义从胡的底层的意志,他作为将军,也无法扭转。
“我可以归顺朝廷。”
最终,李文侯为了避免部下叛乱,选择了对长安朝廷妥协。
谢艾不菲吹灰之力,凭借朝廷的名义收服湟中义从胡。
尽管湟中义从胡的忠诚度仍待观察,但羌人部落的叛乱迫在眉睫,谢艾不得不借助一切力量,镇压羌人部落。
老秦对给其他诸侯造成麻烦的蛮族部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出现在自己腹地的蛮族部落,却极力镇压!
“羌人部落,民风恐怕比凉州已经开化的百姓,更加剽悍善战,想要彻底讨平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谢艾暂时收服湟中义从胡,依旧忧心忡忡。
雄伟的咸阳城,赳赳老秦得知谢艾降服反复的湟中义从胡的消息,对谢艾的表现颇为满意。
只不过,湟中义从胡反反复复,不容易忠诚,必须要设法替换掉目前统领湟中义从胡的汉军军官,重新整顿义从胡,才有可能让湟中义从胡保证忠诚。
目前为了稳定湟中义从胡,还需要留下李文侯的性命。
“羌族……可能确实有几个像样的英雄,也仅仅只是几个像样的英雄而已。羌族难以降服的原因,多半还是因为当地的地形恶劣。若是在平原之上,恐怕早已经被我的骑兵和步兵所灭。此次有湟中义从胡带路,那么当地的羌族部落所在的地形,可能不再是困难。”
老秦稍微评估羌人叛乱的风险,认为羌人部落的叛乱,远不及明关等人遇到的麻烦。
“主公,骠骑将军明关派遣使节前来,向我军求援。”
李斯恭敬地向老秦作揖。
“难道明关已经无法承受来自金国和辽国的攻击?不过,明关那里的局势确实比凉州还要复杂。”
老秦令李斯将明关的使节带来。
一个武将大步流星进来:“骠骑将军部将朱文正,拜见司空大人!”
“骠骑将军明关,是否可以守住辽东?”
“我们将军横扫黑水,可惜大雪封山,完颜阿骨打的骑兵神出鬼没,一时间,难以全歼。辽军攻势凶猛,各个属国仆从军缺乏忠诚,配合不力。因此,特向司空大人,借精兵五万、统帅一名,总揽全军。”
朱文正及时说明来意。
“明关麾下也有不少统帅,派遣一人前去对付辽国即可,无须从我这里特意借走一名统帅。”
“我们将军需要足够的统帅对付完颜阿骨打,尚且,即使有帅无兵,也难以制衡各个属国的军队,保证其忠诚。所以我们将军这才派末将前来向司空大人借兵、借将。”
“明关打的好算盘。我的军团在远征西域时,损失不少,如果向辽东军借兵五万和一名统帅,那么明关可以给予我什么好处?”
“骠骑将军有言,如果司空大人帮辽东度过此劫,那么辽东军以后为司空大人所差遣。”
“明关的许诺,犹如空中楼阁……但我仍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