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庄园,人数少则数百,多则上万,并不罕见。一些世家、商贾,也有招募门客的习惯。
比如东海糜家,有奴仆上万人,武装起来,就是上万乡勇。
楚天已经有意识开始打击这种行为。
豪强聚集乡民,会导致人口被隐藏,收入也归豪强所有,领主府无法征税。而且门客的存在,会威胁楚天对四州的统治。
对付这种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人口统计,将所有人口纳入统治。每一次人口统计,一个郡国至少可以多出几万人。
除了每年对人口进行登记在册以外,楚天派遣军队遣散各个庄园,将乡民安置在各个村镇,削弱地方豪强对平民的影响力,将平民置于官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地方豪强敢反抗,北军四虎会率领大军夷平地方豪强的坞堡。
现在四个州已经不需要豪强保护平民,官府会为平民提供保护,分配荒地。
不仅如此,楚天严格限制各个世家或者商贾供养门客的做法,因此推出了“限制门客令”,但凡是雇佣门客者,必须要向官府登记,而且不能超过一定数量。
有人敢在夏城养侠士,这简直在挑衅楚天的权威。
曹操问道:“不知道是何人在夏城大肆招揽侠士?”
许攸疑惑道:“应该是城东哪一位公子吧。难道不是兖州牧给予他开府或者某些特权?”
曹操摇头:“闻所未闻。”
曹操的眼神中带有几分诧异。
楚天不像是会表面宣布“限制门客令”,然后暗地里给予某些人特权的君主。
楚天可以崛起,不会犯这种大忌。除非曹操看错人。
“我们去城东会一会这个人。”
曹操趁着酒兴,打算与许攸前去见识是谁敢在楚天推行“限制门客令”期间,仍然大张旗鼓招募门客。
城东,果然有一大户在招募奇能异士,宅邸前方张贴告示。
“但凡有一技之长者,可为门客。”
曹操看到告示,与许攸对视一眼,对主人的身份更加好奇。
八个赤手空拳的大汉站在大门左右,拦住曹操和许攸。
他们瞥了一眼身材矮小的曹操和手无缚鸡之力的许攸,拦住他们:“你们两个看上去不像是什么好人。难道你们有一技之长不成?如果只是些寻常本事,那还不配称一技之长,快快离去。”
曹操一个偏将军、军团长被看门大汉蔑视,不由恼怒:“统帅千军万马,平定中原,算不算一技之长?”
许攸也愤愤不平:“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算不算一技之长?”
两个人难得穿一条裤子。
不论如何,就这般被对方小觑,实在是耻辱。
“去去去,没事别在这里说大放厥词。我们公子何等身份,除非你们可以力敌万人,或有些鸡鸣狗盗之术,才能入我们公子慧眼。”
看门大汉以为曹操和许攸只是前来闹事,打算将曹操和许攸轰走。
如果不是夏城推行“刀狩令”,没收除了军队、臣仅仅可以佩剑以外所有人的兵器,这群大汉直接乱刀驱逐曹操。
曹操越发好奇这里的主人是何方来历,小眼睛转了几圈,对许攸说道:“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进入此院,又或者,设法将其间主人引出。”
许攸问道:“计将安出?”
曹操有狠色:“放火。”
“咳咳两位直接通报姓名,这些下人就会领两位进来。”
一个声音从曹操和许攸身后响起。
第四百五十八章 战国四公子
这个公子听到曹操和许攸商量要放火烧他的房子,不由皱眉。
曹操和许攸一惊,这座宅邸的主人终于出来了。
他们打量看门大汉口中的“公子”。对方仪表堂堂,衣着得体,看上去有贵族气质,非曹操和许攸可比。
此人的出身比自己高贵!
这是曹操和许攸的第一印象。
出身良好的人,除了少数败家子以外,表现都颇为不俗。
“看门的下人们虽然接待不周,但两位也不必要放火烧我宅邸。如果两位有本事,为我所寻求之人才,还请到舍下一谈。”
这个公子虽然出身高贵,却没有凌驾于人的傲气,而是请曹操和许攸进入宅邸详谈,有招揽曹操和许攸为己所用之意。
这下有意思了。
曹操心里嘀咕,没想到夏城,竟然有人在楚天眼皮底下招募人才,还想招募曹操和许攸这两个目前楚天的部下。
公子说出他的来历:“我原本为一个汝南领主的部将,后来他兵败阵亡,便率领部分愿意跟随我的门客,流落各地。流浪途中,有门客离去,跟随我至此地者,不到三十人。这些门客不乏擅长经商者,于途中倒卖货物,渐有起色,于是盘下夏城的十余座房屋,招揽更多侠士,打算在乱世立足,建功立业。”
曹操和许攸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此人喜欢散财供养门客,也正是因为他仗义疏财,所以在落难之时,总会有门客挺身而出,为其解围。
曹操说道:“领主府有令,限制各个世家大户招募私兵,公子却大张旗鼓招募能人异士,岂不是违反律法,自找苦吃?”
公子闻言大惊:“原来还有这般规矩?各地将领、世家供养部曲,不是正常之事?”
许攸摇头:“此乃公子一厢情愿。四州皆有军团镇守,私人部曲、门客将是大患。如果公子不尽早遣散多余门客,恐怕大难临头矣!”
曹操点头。
楚天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公子在夏城招募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能人异士。
现在徐州平定,并非完全的乱世,主力军团准备前去攻打河北,留守夏城的城防部队本就不多,要是这个公子聚集上千门客,在城中制造混乱,对楚天而言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对于所有潜在的威胁,楚天都会设法抹除。
公子苦笑:“看来此一时,彼一时。我这便停止招募能人异士。多谢两位点醒。”
曹操盯着这个来历不凡的公子,问道:“不知道公子姓名?”
那人答道:“在下姓魏,名无忌,实在不足挂齿。”
“魏无忌?”
曹操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记忆,只当魏无忌是本土人氏。
如果楚天在场,内心的惊讶定会无以复加。
魏无忌可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啊!
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相当于后世的王爷。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而且,河外之战,魏无忌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亡。五国联军乘胜攻至秦国的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战。
可以说,魏无忌是魏国最后的统帅,仍然遭到魏王的排挤。魏无忌死后,魏国面对秦军,毫无还手之力,很快被灭。
战国四公子都很喜欢供养门客,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