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备队武士缺少防具的部位或者盔甲之间的缝隙!
“末将亲自前去夺取城门,一旦城门沦陷,请殿下率领骑兵夺城。”
苏烈见攻城战胶着,于是持枪,登上城墙,加入厮杀。
苏烈的兵器是一把长枪,武力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对付一般的武士和足轻,基本上还是可以一枪致命。
越来越多的夏军武将、士兵登城,京都的城墙从天堑变得处处破绽,双方已经从远程互射,变成短兵相接。
每一刻,成百上千士兵阵亡。
夏军士兵从攻城塔之中出来,踏着攻城塔与城墙之间的吊桥,登上城墙。
不时有中箭的夏军士兵从吊桥落下,随着一声惨叫,坠落在城下黑压压的大军之中,连同被砸中的士兵,粉身碎骨。
投石机、床弩还在咆哮,清洗还在坚守的守军,一座座木箭塔、石箭塔被摧毁,整个京都和生活在此地的npc、玩家都在颤抖。
没有人知道如果夏军攻破京都,会如何。
现在距离京都失守,几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悲情英雄真田昌幸、真田幸村还在苦苦挣扎,他们不可避免,在此次合战之中,照样成为悲情的一方。
真田幸村的真田赤备队本来要配合他击杀吕玲绮,而吕玲绮身后的并州狼骑越来越多登城,还有一小队怯薛军登城,配合吕玲绮,压制真田赤备队。
怯薛军装备着最好的兵器和防具,同样是重甲,与真田赤备队肉搏,毫不逊色。
一个武力86的怯薛军千户,握着钉锤,一锤砸凹一个武士的鹿角头盔,将该武士直接击杀。
“不利,撤至天王山!”
真田昌幸见自己的儿子真田幸村陷入苦战,怯薛军也开始登城,九阶兵种对武将的威胁已经不小,于是不得不下令撤兵。
所有城墙上,都有夏军在和武士、足轻交战,形势已经彻底恶化和糜烂,恐怕即使是织田信长亲自在场,也难以力挽狂澜。
“撤退!”
各个武将、武士听到号令,于是先后放弃交战,从另一个城门逃亡。
“真田昌幸、真田幸村父子放弃京都!”
“难道连战国第一兵也无法防守京都?”
“我们尽快撤出京都,伪装成足轻!”
还留在京都观望的东瀛玩家、公卿,见势不妙,于是赶紧撤退。
真田昌幸、真田幸村凭借自己在东瀛玩家之中的名气,稍微恢复人心,聚集了一批玩家和武士、浪人支持,然而,他们还是无法守住京都。
京都的大门打开,楚武率领骑兵入城,正式宣布这一座古城沦陷。
“夏军入城了!”
京都一片混乱,有撤退的倭军,也有追杀的夏军,烽火连天,狼烟滚滚,一大片城下町被焚毁。
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废除天皇
“死!”
真田幸村退至城内的二条御所,十字枪横扫追击而来的夏军骑兵,连挑百人,鲜血淋漓,暂时击退夏军的追击。
真田幸村不敢多做停留,与真田昌幸汇合,率领京都的残兵败将,向西城外的天王山撤退。
如果京都不可防守,那么只能壮士断腕。
夏军攻破南城,进攻二条御所等城内的重地,先后攻拔。
楚武的目标变为正亲町天皇的皇宫。
正亲町天皇是目前在位的天皇,各个大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还不会对天皇如何,也不会对以往朝廷的公卿如何,甚至会出钱供养天皇和公卿,让武士阶级可以名正言顺地统治东瀛四岛。
一直以来,幕府将军就是凭借这种奇妙的体系维持自己的统治。
各个夏军将领率领骑兵在京都疾驰!
只要攻破城墙,那么京都对于夏军骑兵而言,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皇家野猪一路猛突,杀至皇宫,以至于皇宫内人心惶惶。
京都仿造长安、洛阳而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原的城池相似,所以对于夏军的武将而言,有几分熟悉感。
这些骑兵疾驰,横扫城内的残兵败将,一直到控制所有城门,将所有的残兵败将驱逐出京都!
当京都沦陷时,已经是京都合战的第三日下午日落,楚武带着诸葛亮、黄月英等人,来到皇宫前方。
正亲町天皇不愿意离开京都,在混乱中也没有人想起落魄的天皇。
毫不客气地说,这个时期的天皇贫困潦倒,需要大名出钱救济。如果不是有“大义”可以动用,大名还未必愿意救济这个东瀛四岛的天子。
“穷。”
楚武看到正亲町天皇的皇宫,第一个念头就是“穷”。
楚武从小长大的夏城皇宫,占地极广,舞榭歌台。
相对比下,眼前这座皇宫,破落不堪,根本称不上是皇宫。
楚武认为,在中原随便找一座行宫、书院,不敢说比破败的京都皇宫豪华,但一定崭新。
很明显,连即位仪式都需要大名出钱的正亲町天皇,要养活家族众人,无法支付修缮皇宫的工钱,所以只能看着皇宫逐渐破落,皇宫就如同正亲町天皇的权威一样,一落千丈。
至于请求大名们捐钱修缮皇宫?
大名们忙着发动战争,招兵买马,在天下彻底稳定之前,哪有那个闲钱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天皇修缮皇宫?
有那个钱,还不如多招募千名足轻。
诸葛亮下马,走在破旧的皇宫的石板道上:“没想到东瀛天子,竟然如此落魄,还真是出乎意料。如此看来,没法从东瀛天子这里获得多少好处了。”
“军师所言有理。母后常常与我说,有兵、有钱,方可成就大事。如此看来,母后果然是对的。”
楚武想起擅长经营的母后,据说父皇年轻时,母后便参与打理财政,所以才有金钱发动战争,横扫强敌。
没有兵,没有钱,那么就是正亲町天皇的下场。
认真说起来,正亲町天皇与大名们养的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大名们高兴,那么会赏赐几根骨头。
如果大名们不高兴,动不动就上洛。
历史上,大名们都不拿天皇当一回事,直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上洛,这才稍微提高天皇的权威,真正有影响力,还要到明治维新。
而在《领主》里,天皇还真没有任何的地位,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最多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
楚武包围皇宫,年迈的正亲町天皇颤颤巍巍,与皇室中人出来。
他们见到披坚持锐、甲光寒冷的怯薛军,不禁汗流浃背。
楚武厉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间,只能有一座皇宫,而不能有第二座皇宫。来人,洗掠这一座皇宫,放火焚之!”
正亲町天皇听到楚武的命令,不由颤抖:“此宫,何罪之有?”
“弱小,便是罪过。”
楚武派出怯薛军洗掠皇宫,让原本并不富裕的正亲町天皇雪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