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5 章(1 / 1)

网游之全民领主 大汉护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化,有挣扎之色,最终不甘地说道:“罢了,以蜀地争天下,天下间又有谁可以成功?只要你们善待蜀地之人,罪名就由我来背。”

领主历16年9月,白水关守将杨怀率领一万二千人,开门献关,向马援、杨师厚的西凉军投降。

同是9月,在白水关守将杨怀投降以后,驻守葭萌关的守将费观也向入蜀的西凉军投降。

马援、杨师厚不死一兵一卒,拿下白水关、葭萌关,在10月兵临剑阁。

杨师厚的银枪效节军没有大战,轻松拿下两座险关,以至于杨师厚都深感意外:“世人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依我看来,除了刘备亲自镇守的阳平关以外,蜀道并无艰难之处。这样下去,不用三个月,我们可拿下成都。”

马援说道:“人心聚,则蜀道难,人心散,则蜀道易。”

剑阁,守将田豫与刘备关系深厚,却不打算投降。

马援得知剑阁守将是刘备在幽州时候的旧部,没有羊入虎口劝降,而是令人将劝降的书信射入剑阁,分化剑阁守军。

田豫作为刘备幽州旧部,不见得会投降,但这不意味着,剑阁的其他守将不会投降。

南蛮大军向成都进军,已经导致剑阁军心动摇,因为剑阁守军的家眷,不少在成都。

马援的劝降书信射入剑阁,剑阁守军私底下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马援在劝降的书信之中承诺对剑阁守军既往不咎,其家眷受到保护,至于降将,酌情官复原职,不会打压。

否则,一旦剑阁攻破,那么,剑阁守军和家眷全部处决。

对比鲜明的条件让剑阁守军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立场问题。

如果他们死守下去,一旦西凉军攻破剑阁,他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西凉军没有谈判的必要。

“上交西凉军所有的劝降书信,军中但凡有议论投降者,格杀勿论!”

田豫不愿背叛刘备,于是采取强硬措施,收缴西凉军射入关内的书信。

只要守住一处关隘,那么敌军便难以进入成都平原。

即使白水、葭萌关失守,还有剑阁可挡。

不过田豫的手段没有完全起到作用,剑阁上空阴云密布。

马援、杨师厚被阻拦在剑阁下方长达五日,马援没有进攻,而是给剑阁守军无形的压力。

剑阁北边有马援、杨师厚的五万西凉军,南边有楚天的军势。

第七日,剑阁守军终于按捺不住,守军思乡心切,发生哗变,在几个蜀将的率领下,包围了田豫的营帐。

在蜀军眼中,田豫作为幽州派系的武将,也只是外来者而已。

“将军,对不住了!”

几个部将挟持了田豫,打开剑阁的城门,带着剑阁守军出来,投降西凉军。

五万西凉军在剑阁下方排开,马援、杨师厚骑着战马,接纳投降的蜀军。

不少剑阁守军站在城墙边缘,紧张地等待结果。

投降是有风险的。

长平之战,赵军投降秦军,被秦军坑杀。

巨鹿之战,秦军投降楚军,被楚军坑杀。

剑阁守军投降,基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白水关和葭萌关的守军在投降以后,马援、杨师厚没有拿他们如何。

银枪效节军的主将杨师厚望着巍峨到令人提不起强攻的剑阁,不禁感慨:“若是强攻,一万守军,可挡二十万兵马。”

田豫被剑阁守军出卖,五花大绑,送到马援、杨师厚面前。

杨师厚对田豫说道:“可否知道他们为何会出卖你?因为大势已去,你只不过是在负隅顽抗而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为何不投靠吾主?”

田豫沉默不语。

“此人与刘备有旧交,刘备不降,他多半也不会投降,将其关押即可。三关拿下,攻下梓潼,可开启传送阵,西凉兵马可轻易入蜀,与主公汇合。蜀地,我们看似只占三分,实际已经七分矣。”

马援对局势的洞察力惊人,已经看出了夏军在蜀地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攻拔益州,不过早晚。

几个剑阁的蜀将不约而同看向两位西凉军的武将,以及投降西凉军的杨怀、费观,希望杨怀、费观可以帮他们说话。

杨师厚安抚蜀地人心:“放心吧,我们还不至于言而无信。你们率兵,随我们进军梓潼、涪县。”

马援、杨师厚轻而易举拿下三关,各留三千西凉军士把守。

至于镇守白水关、葭萌关、剑阁的四万蜀军,成为入蜀的急先锋,立即攻打梓潼县。

西凉军的第四军团,距离楚天的营地,仅仅隔着一个县。

蜀道三座雄关不战而降,这个消息传到梓潼县、绵竹、涪县、成都,蜀地的文官武将无不哗然!

这个消息甚至比南中三郡被霍安、沐珂攻陷还要令益州世家惶恐。

王猛、吴汉好歹在南中三郡坚守了数月,而被引以为傲的蜀道,不战而降,对于蜀军的士气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不仅如此,三关守军还协助西凉军攻打拥有传送阵的梓潼县。

一旦梓潼县失守,夏军将会通过传送阵源源不断入蜀,兵力甚至可能达到百万之巨。

涪县,主张坚壁清野的守将孟珙,此时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梓潼在涪县以北,不得不救。

“此时,只能出城一战。赢了,尚可击退夏军,收复剑阁和江油关,否则,不过是将灭亡之日推迟数月而已。”

孟珙判断决战的时间来临。

楚天投入百万兵马伐蜀,兵分数路,原本被视为天险的蜀道千疮百孔。

李严、吴懿等蜀地武将咬牙。

他们出城逆战,相当于被逼到了绝境得赌徒,孤注一掷。

吴军、蜀军,几乎在同时酝酿与夏军的决战。

而在此时,吴起的中原军与张道的上庸军、卫青的幽州军,对汉水以北的樊城的强攻到了白热化。

第一千四十六章 铁血樊城

上百架大型配重式投石机几乎在同时抛射石块和火球,五百张床弩昼夜不停猛射弩箭,密集的攻势覆盖樊城!

轰!

二十四门红夷大炮硝烟弥漫,向樊城发射实心弹,实心弹猛烈轰击樊城的城墙!

上庸军投入五万兵力、幽州军投入十万、中原军投入十五万,还有被俘虏的数万荆州军,一共三十万大军,在吴起的统帅下,昼夜不停攻打樊城!

人山人海,几乎淹没这一座城池!

樊城唯一依靠的只有荆州水师从水面运来的兵力和粮草。

然而,樊城的城墙遭到破坏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守将刘仁瞻修补城墙的速度。

夏军拥有襄阳炮、红夷大炮两种攻城利器,再加上吴起申请将对投石机有加成的“霹雳车”刘晔调过来,因此,夏军的攻势异常勇猛,以至于擅长防守的南唐名将刘仁瞻,也日益疲乏。

刘仁瞻因为投入高强度的守城战,终于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