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只要击斩赵王,他们闻风丧胆,不攻自破。”
楚天没有怀疑涉间的话。
“作壁上观”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巨鹿之战,各路诸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项羽冲在最前面,挑战天下无敌的秦军。
所以尽管巨鹿北边有赵国、齐国、燕国的兵马,南边有楚国的兵马,实际上秦军要对付的只有项羽这一支兵马。
另外,还有从主世界到来的铜雀、刘备等诸侯带来的军团。
如果项羽作战不利,北边的npc义军不敢轻举妄动。
相反,如果项羽大破秦军,巨鹿北边的义军将会介入战场,秦军岌岌可危。
二十万长城军见五万夏军到来,纷纷投去诧异的眼神。
即使是秦军,也十分眼红楚天带来的铁骑军的战马和大铠。
楚天的两万铁骑军全部是高阶兵种,装备的也是最好的战马和铠甲。
楚天在巨鹿城外驻军。
巨鹿北边的诸侯看到秦军获得一支骁勇善战的兵马,不由大惊失色,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王离接见楚天,楚天也得以看到王翦的孙子。
楚天对王离谈不上什么尊敬,因为即使王翦,都在楚天的麾下效力。
“很快,只要攻破巨鹿,斩杀赵王,将其首级传至洛阳,那么反贼无不闻风丧胆,天下可定。我王离,也想要和祖上一样,立下不世之功。”
王离将平定秦末的起义,视为自己立功的机会。
如果可以再造大秦帝国,那么王离的功劳估计会和王翦、王贲一样。
楚天只是微微一笑,向王离索要各种物资,同时拉近关系。
与昆阳之战,楚天可以信任刘秀不同。巨鹿之战,楚天却不可以相信王离。
别说王离,即使是王贲在巨鹿之战,也未必可以挡住项羽,王翦也很勉强。因为《领主》里,项羽是君王,又是圣级猛将。
巨鹿之战的难度比昆阳之战大多了,想要破局,并不容易。
“巨鹿南边是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更南边是楚军。如果项羽的楚军破釜沉舟北上,那么肯定会先与章邯的二十万大军爆发大战。不能让楚军轻易达到目的。”
楚天在雪地上,用树枝画出大概的地形图。
夏天凉、卫青、孙膑三个人与楚天共同商议破局之策。
至于李广和典韦,楚天不指望他们可以破局。
巨鹿之战的战场形势十分明朗。
王离二十万长城军围困巨鹿,同时对付北边的诸侯。
章邯二十万骊山军保护粮道,同时对付南边的诸侯。
秦军的粮食通过水运,从关中、河洛抵达河北。
孙膑说道:“臣观王离、涉间、苏角等人,远不如主公与卫青将军,不如设法架空其兵权,自领秦军与楚军交战。”
“架空王离的兵权?这个可不容易。”
孙膑提出的计划是取代王离和章邯,统帅秦军与楚军交战。
楚天汗流浃背,又要夺权,又要正面刚项羽,巨鹿之战的难度不小。
第988章 最后的秦军
一辆辆秦军的粮车从漳水至巨鹿,将来自关西的粮草运到巨鹿。
秦军的数量众多,粮草的压力也十分巨大。关东是六国后人的地盘,秦军的后勤依然来自于关西。
秦将章邯骑着战马,率领骊山刑徒,保护粮草。
不少骊山刑徒体型消瘦,在关中秦军的监视下,为秦军卖命。
巨鹿城,二十万长城军围困赵王。
城中的赵军有一队骑兵冲出,马不停蹄,试图突破长城军的围困!
赵将张黡、陈泽一路骑射,冒着必死的信念,射杀几十个长城军。
赵军依然对秦军感到畏惧。
不过,这一支赵国骑兵还是突破了重围,前去向驻扎在巨鹿北部作壁上观的联军诸侯们求援。
王离、涉间、苏角三个秦将在一小队赵军骑兵突围后,出现在交战的地方。
秦将也并非是寻常之辈,故意放赵王请求援军。
否则,以围城的长城军数量,赵军的骑兵难以突围。
“与其四处奔走,不如围困赵王,将六国余孽吸引至巨鹿,一战而灭之。”
王离的手按在秦剑的剑柄上,此时仍然有信心镇压秦末诸侯联军。
围点打援的战术倒不是不可以……
楚天与王离三个秦将站在一起,大概可以察觉王离他们的用意,只是王离他们也想不到诸侯联军会出现项羽这样的枭雄。
六国后人的数量众多,乱世总会诞生不少人才。
大厦将倾,王离想要当王朝的守夜人,难度不小。
王离转头对楚天说道:“很快,六国余孽的援军会抵达巨鹿,灭其援军,攻破巨鹿,天下将定。等下希望可以见识一下你的实力。”
因为楚天的五万夏军装备过于精良,和秦末的长城军相比,甚至好上了几个档次。
楚天现在已经逐渐适应秦军将领的身份:“赵军对我们畏惧如虎,赵王想要向各大诸侯请求援军,但各大诸侯不见得会支援赵王,即使救援,也不过派遣一支偏师。”
楚天不清楚诸侯联军的行动,他只能通过双方的兵力和心理推测诸侯联军的行动。
除了南边的项羽,北边的诸侯联军根本不敢救赵王。
六国联军无法抗衡强秦,被秦国灭亡,就是因为各怀心思,无法齐心协力。六国后人也差不多如此。
王离对于楚天的判断,有些深以为然:“六国余孽,尽皆是一群无能之辈,楚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五万至漳水之南,却逗留了四十多天,不敢北上。”
“楚军已经逗留了四十多天?”
楚天听王离说到具体的时间,大汗淋漓。
按照这个时间点,很有可能项羽要上演破釜沉舟的史诗战役。
“不如主动出兵,派遣一支骑兵,北上攻破诸侯,尽虏其众,南下再攻楚军。我亲自统帅骑兵北上。”
楚天认为不能坐以待毙,设法积极破局。
一小队赵军骑兵突围以后,前去向赵国大将军陈馀求援。
陈馀给了五千人马,张黡、陈泽带领五千赵军试攻秦军。
赵国、齐国、燕国的贵族之后,目送张黡、陈泽率领五千兵马南下为巨鹿解围,纷纷摇头。
“秦军声势浩大,曾经横扫六国,王离、章邯为名将也,张黡、陈泽兵少将寡,岂不是白白前去送死?”
“如果巨鹿被攻破,赵王被杀,我们还是返回各国故地,坐观天下大势发生变化好了。”
“若是赵国有廉颇、李牧再世,也许就不惧怕王离和章邯了,赵王也不会被围困在巨鹿城中。”
一群六国贵族对秦军畏惧如虎,迟疑不前。
虽然这群六国贵族的援军距离巨鹿城近在咫尺,但也只能构筑壁垒,进行防守。
张黡、陈泽率领五千赵国士兵南下,试图击败一支秦军,激励士气,让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