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4 章(1 / 1)

网游之全民领主 大汉护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则若是被高丽联军占领这些地形,难以南下。”

燕太子得到狄青令人绘制的详细地形图,陷入沉思:“此地的地形,不适合大骑兵作战,较为平坦的平原地形破碎,还有不少泥泞的农田。”

狄青与燕太子一样担心:“末将的想法一致,不过一些宽敞之处,还是可以容许几千骑兵发起冲锋,至于几万骑兵同时发起冲锋,几乎不可能。”

“不管如何,只有拿下这些地方,方能拿下开京。”

燕太子知道地形劣势,但此时只能硬着头皮南下,只能看到时混战,双方将领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投入兵力的精锐程度。

在继续南下前,燕太子派人与乐毅、李牧打招呼,令他们尽快跟上。

五万蒙古骑兵进入慧阴岭,直扑望客岘。

因为溪谷狭窄,无法容纳五万蒙古骑兵以及大量的辎重队,所以狄青统帅大约5000骑兵作为蒙古骑兵的先锋。

“望客岘……此地有些奇怪……”

狄青离开以后,燕太子看到地形图上的望客岘有一座驿站。

五万蒙古骑兵穿过慧阴岭以后,面对的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望客岘。

望客岘的鞍部可以行军,但是狭窄。

过了望客岘,是砺石岘,同样需要翻越两座山丘之间的鞍部。

这一片地区,对于夏军来说,最为危险。

燕太子招来一个高丽国的土著,向其询问望客岘东南部的位置:“此地有一处驿站,又标记有粮仓,可有名字?”

高丽国的土著答道:“大人,此地名为碧蹄馆。”

狄青因为亲自前去侦查,所以轻车熟路,率领5000名骑兵,分成几队,快速穿过慧阴岭,抵达望客岘,占领碧蹄馆驿站。

“望客岘中间的鞍部,适合行军,从鞍部过去以后,是一小块平原,便于骑兵行动。你们留守驿站,接应后军。”

狄青最擅长统帅的兵种也是骑兵,所以偏向于在地势平坦的地区行军。

狄青留下500名骑兵守碧蹄馆,亲自统帅4500名蒙古骑兵继续南下。

以狄青统帅的兵马规模,已经不算是侦查,而是夏军的先锋部队。

望客岘南边是砺石岘,在狄青穿过望客岘时,作为联军先头部队的九州军神立花道雪的军团从砺石岘的鞍部穿过,即将进入望客岘、砺石岘之间的破碎平原。

立花道雪以立花家臣小野镇幸为先阵,2000人,立花四天王之一的由布惟信为中阵,1500人,后阵由立花道雪亲自统帅,5000人。

“主公大人,在下请求担任先阵!”

立花山城四大天王之一的十时连贞因为堂兄弟十时连久阵亡,想要为堂兄弟报仇,于是主动向家主立花道雪请求打头阵。

立花道雪还算是冷静:“若是冲动,则十有**将会兵败。”

十时连贞拔出武士刀:“毋宁死!”

立花道雪思忖良久,最终还是点头:“小野镇幸改为奇兵队队长。先阵采取示弱战术。”

十时连贞知道立花道雪这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戴上头盔,骑马前去接管2000人的先阵部队。

立花道雪从后阵分兵800人给小野镇幸,使其为奇兵队。

十时连贞接手先阵,率先越过鞍部,向望客岘逼近。

立花道雪看向天色。

两军的行动发生在凌晨,当双方进入砺石岘、望客岘时,此时天色已经微微泛白。

立花道雪感受到空气中的杀气。

夏军的斥候头目突斩了立花家的十时连久,说明夏军的主力应该即将抵达这附近,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遭遇战。

除了立花道雪,岛津义弘的萨摩武士、布兰德的火龙军团,以及李成桂的大军全部朝着砺石岘、望客岘方向集结。

第九百七十一章 战立花家!

4500名蒙古骑兵穿过望客岘之间的鞍部,进入小型平原。

狄青又留下500名蒙古骑兵看守隘口,确保后路无恙,然后提着龙刀,一马当先,继续南下。

“前方发现东瀛骑兵,数量不明!”

几十个蒙古千夫长、百夫长齐刷刷看向狄青。

狄青可以决定是否立即发起进攻,或者固守望客岘。

这种破碎的地形,有不少山岭,砺石岘南边几乎都是敌人,双方遍布斥候,想要探明对方的兵力,基本不大可能,只能凭借将领的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运气。

“多半只是对方的先头部队,可败之!”

狄青一如既往,粗略判断对方的兵力不多,于是立即发起攻击。他留下500名蒙古骑兵守碧蹄馆,又留下500名蒙古骑兵守鞍部隘口,还有4000名蒙古骑兵。

狄青戴上狰狞的青铜面具,掩盖脸上的刺青,披头散发,手腕一翻,龙刀随时准备杀敌。

十时连贞的2000名武士、足轻、骑兵混合部队作为诱敌部队,按照立花道雪的布置,先阵示弱诱敌,将夏军的先锋部队吸引过来,然后立花家主力配合奇兵队夹击,歼灭夏军的先锋部队,提升士气。

“如果活捉敌方斥候头目,定要将其击杀!”

十时连贞随身携带几支标枪,主兵器是一把大薙刀。

按照立花道雪的估计,夏军的先锋部队最多也只有几千人而已,以立花家的军势,多半可以吃下。

“前方是夏军的骑兵!”

“很好,与之交战,然后将其引至中阵!”

十时连贞没有因为遭遇狄青的蒙古骑兵而害怕,而是选择了按照立花道雪的部署,与狄青交战,假装败退。

两支小队在望客岘、砺石岘之间的破碎平原遭遇,狄青的蒙古骑兵发起迅疾的攻势!

1000名蒙古骑兵兵分两路,从两侧迂回,似乎不打算给十时连贞后退的机会!

两军交战,箭雨遮天蔽日!

蒙古骑兵中箭后滚落下马,被后方的骑兵淹没!

东瀛武士和足轻长枪兵被蒙古弓射杀,成片倒下!

“且战且退!”

原本十时连贞在接战后想要撤退,但精通骑术的蒙古骑兵行动更快,及时截断十时连贞的退路,横插在立花军的先阵与中阵之间!

狄青的攻势过于迅疾,与寻常武将小心翼翼地试探不同,十时连贞来不及撤退,就被蒙古骑兵迂回包抄!

2000人的先阵,陷入4000蒙古骑兵的围攻!

蒙古骑兵的战马疾驰,不断骚扰十时连贞的军阵。

被困在其中的立花家武士惊恐地四处张望,满目望去都是蒙古战马。

蒙古骑兵一人携带两副箭囊,意味着每个骑兵携带40支以上的箭矢,足以支撑一场大战。

蒙古弓曲张,在迂回中向位于包围之中的十时连贞军团抛射!

十时连贞身边的武士、足轻陆续有人中箭身亡,即使是十时连贞的盔甲上都挂着几支箭!

“大人,有一支夏军骑兵挡住了我们的退路,我们无法后退!”

“可恶!向南突围!”

十时连贞陷入歇斯底里,他没有选择,如果继续被包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