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2 章(1 / 1)

网游之全民领主 大汉护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鹰锐士,想要讨平叛贼夏王。

在东汉朝廷顽固的大臣眼中,各个诸侯破坏了汉帝国的秩序,罪当万死。

但实际上,各个诸侯控制的领土,已经建立起新的秩序,徐州成为最富庶的州,就是因为位于楚天势力的腹地,在楚天平定徐州以后,徐州基本上没有经历战乱,同时还与东瀛有贸易来往,东瀛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徐州。

王允等人请奏天子,下令要求各个诸侯立即停止争斗,将权力交还给朝廷。

尤其是权势最大的夏王,正在攻击汉天子所在的关中。

朝廷给楚天的诏书之中,先是责备楚天冒犯天子的行为,然后要求楚天立即退兵,再然后是交出兵权。

“王允他们真是一群腐儒,狗屁不通,狗屁不通。”

楚天将所谓的天子诏书扔到火盆里,很快火势蔓延,将天子诏书烧为一片灰烬。

乱世之中,弱肉强食,若是交出兵权,楚天活不到第二天。

曹操平定北方,挟持天子,即使到死没有篡位,也不会交出权力,匡扶汉室。

不说曹操是否真的只愿意当汉丞相,曹操处于那样的位置就不敢下来,否则曹操的小命会很快就没了。

刘备即使击败曹操,救回汉献帝,刘备也不会愿意将权力交给汉献帝,最多是自己称帝,国号仍然是汉。

作为诸侯,就要有诸侯的觉悟,靠拳头说话,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王朗应当不会让我失望。”

楚天派出王朗游说老秦的旧部。

此时的王朗,受到贾诩的接见。

“在下东海人王朗,谏议大夫,兼领沛国相……”

王朗对赳赳老秦势力的第一谋士贾诩,有几分敬畏,先是自报家门。

上次王朗到关中游说,贾诩闭门谢客,而此次贾诩却意外地接见了他。

“王大夫不必多言,我明白你来之用意,无疑是让我归降夏王。”

贾诩直接打断了王朗的游说,开门见山。

王朗见贾诩这么直接,有些意外:“那么先生的意思是……”

“归降夏王,并无不可。”

贾诩、李斯获得老秦的道具,而老秦又让贾诩向楚天转告一句话。

虽然老秦没有指明继承人,但以贾诩、李斯这些人的智力,未必不能理解老秦的言外之意。

很明显楚天虽然是老秦的对手,但老秦仍然看好楚天,所以才会委托贾诩、李斯将道具交给楚天,也暗示了贾诩、李斯可以前去投靠楚天。

在没有子嗣的前提下,老秦将楚天视为后辈,也算是给了楚天机会。

王朗听了贾诩的话,直接愣住。

他还没有开始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贾诩,贾诩就直接投靠?

“但现在吕布、李元昊奉我为军师,暗中派遣兵马监视于我,只要我有轻举妄动,将会有杀身之祸。”

贾诩已经察觉到李元昊对他不怎么信任。

吕布是一介武夫,贾诩可以将吕布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李元昊毕竟是历史上的西夏国主,打压异己有一套,他认为贾诩、李斯承认吕布的地位,过于痛快,两个人肯定有问题,于是派遣亲信将领,暗中监视贾诩、李斯。

贾诩自然可以发现暗中监视自己的兵马。

贾诩实际上有一些武力,却不意味着贾诩可以在几百兵马的监视下从容离开。

王朗听说有人在暗中监视贾诩,汗流浃背:“如此说来,我来见先生,岂不是已经被……”

“没有,你已经被发现了,很有可能会死。”

贾诩拍了拍王朗的肩膀,不由叹息。

王朗双腿发软,苦笑道:“既然如此,先生还接见我,实在是想要害我啊。”

“放心,我有办法令你活下来。这块信物转交给夏王,他会明白的。如果他不明白,那么他的能力,也不值得我效力。”

贾诩将一块信物交给王朗,然后唤来左右:“来人,毒打一顿,然后叉出去。”

不一会儿,王朗被打到半死不活,被士卒拖了出去。

据说夏王想要劝降贾诩,然后贾诩正色厉声呵斥了王朗一顿,并被乱棍逐出。

倒霉的王朗几乎是爬着逃回去。

“贾诩果然忠心耿耿,是你多虑了。”

吕布得知贾诩的态度,也没有令人追杀不怎么起眼的王朗,对李元昊说道。

王朗没有多少存在感,所以楚天派他来游说,甚至吕布对其不屑。

李元昊眉头紧皱:“除了我,你实在没有必要相信贾诩、李斯,他们很危险。”

第八百六十四章 羌氐叛乱

“明公重用于我,不用数年,官至凉州刺史,总督凉州、羌氐兵马,何以苍天待明公不厚。”

谢艾在凉州抵挡徐凤年的攻势,得知关中,赳赳老秦去世,不禁痛心疾首。

老秦在征讨凉州时,发现了在野的武将谢艾,这个在两晋十六国时期低调的武将,受到老秦的重用,令谢艾感激涕零,为老秦看守凉州,抵挡铁木真进攻西凉,屡次击退进犯凉州的张道,又收复羌人、氐人部落。

然而,谢艾成为凉州刺史没有两三年,老秦却因病离世,也难怪谢艾悲从中来。

赳赳老秦一死,不仅关中震动,而且西凉兵马也是人心浮动,谢艾极力镇压。

谢艾无疑是忠臣,他想要知道赳赳老秦选择的继承人到底是谁。

只要赳赳老秦选择了继承人,那么谢艾就会坚定地支持继业者。

然而老秦从没有公开选择过继承人。

本来吕布有机会,但吕布在邙山之战没有顺利完成任务。

谢艾不认为一向稳重的老秦会选择一个武夫成为下一任秦王。

正是因为老秦没有提及继承人,所以谢艾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是继续坚守西凉,还是向徐凤年背后的夏王势力投降,又或者是另觅出路?

谢艾不知道。

他不在咸阳,所以并不知道赳赳老秦的遗言。

当时在场的,只有贾诩、李斯和杨大眼三人。

贾诩是赳赳老秦最信任的谋士,李斯是赳赳老秦最信任的文臣,而杨大眼是赳赳老秦最信任的护卫。

“必须要向贾诩他们询问,明公到底在最后说了什么,我不相信以明公的性格,不会没有安排后事。”

谢艾还是要找到贾诩、李斯、杨大眼三人,才能做出决定。

贾诩、李斯的决定十分奇怪,选择支持吕布。

杨大眼一向看吕布不怎么顺眼,又是一个武将,所以谢艾认为如果有机会见到杨大眼,杨大眼一定会如实相告赳赳老秦的遗言。

羌人部落,羌人首领姚弋仲与其子姚襄得知赳赳老秦病亡以后,心生叛意,开始密谋。

如不是被谢艾、徐晃、庞德所败,姚弋仲、姚襄父子以及其代表的凉州诸多羌人部落不会轻易屈服于关中军的威压。

“秦王一死,凉州人心惶惶,父亲,我们应当联合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