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8 章(1 / 1)

重回80当大佬 浙东匹夫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运营计策同一个量级上的,那些“你牛逼你为什么不去实战”的攻击,我不接受。

我本人没去实战,但与我的计策类似的创意,被实战了,还是阿狸系的牛逼子公司。

而且我可以明说,因为我家有些亲戚朋友在阿狸、丁三石易工作的,我平时业务上也认识一些那里的圈内人。在河马用这招之前,我跟他们闲聊的时候就聊起过这些头脑风暴。

当然我绝不是说最后侯总就是被我启发了,我不认识侯总本人。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头脑风暴在阿狸系内部员工传来传去最后被采纳

说实话创意不值钱,每天阿狸内部头脑风暴能有多少牛逼创意呢。所以我也没有觉得自己亏的意思,就算他们这个运营思路的源头是从我这儿来的,他们肯用也是看得起我。不好说更多了,不然被人肉出来了影响客户关系。)

……

以上是一个实战案例,

下面是第二个实战案例。

如果没赶上16年就看我书的,那么17年也不晚。

《喷神》就是17年写的,而且是基于一个法律行业从业者的视角来写的。《喷神》第一章里,描述主角穿越前的生活模式时,就提到过一段他如何当奸毒大律师。

其中一条是“后世他2019年穿越前,在棒国出台了个人所得税抵扣法案后,第一时间搞假收养,骗取抵扣额度免税额”。

之所以最终版本章节写的是棒国,是因为和谐问题,不好预言本国立法。

但是,如果是《喷神》的前几千名读者,在书还没上架之前就追看过,应该都能为我作证,我的原始版本章节,都没写这事儿发生在棒国,而是就在大明。

现在呢?已经2019年了,大家去翻翻新的个人所得税抵扣制度,我的预言是不是实现了?

我在2017年的时候,就在章节正文里立贴为证2019会出台这样的法律。而且我甚至预言了法律还不算,还预言了讼棍们会如何钻这个法律的空子。

所以看我的书别养肥,养肥就看不到真正能让你抢先别人一步谋取利益的干货了,看到的就是调整过的版本了。)

……

第三个“真先知”的案例,跟商业创业倒是没什么直接联系,不过跟社会学推演有一定的关系。

例子来源,是上一本扑了的作品,《繁荣末世大逃杀》。

里面对于人工智能极大繁荣后的推演,非常丰富,但是有一点总结,可以归纳为“人工智能极度发达后,没有创造力的人口连为奴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只有出卖尊严,才有可能实现睡财富的循环”。

这一点,后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异曲同工的描述,那就是来自于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

《未来简史》里的总结表述是这样的不要以为未来的失业潮和崩溃,会像奴隶社会那样,不,因为他们连被奴役的资格都没有。

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无能之辈连被奴役的资格都没有,这算是我跟尤瓦尔赫拉利,以及其他远见社会学家的共识了,至少我们描述的末世形态在这一点上是吻合的。

而大家可以看一下,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算是2018年下半年才出版的。

我的《繁荣末世大逃杀》里相关章节的推演,在2018年年中就已经写完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就比尤瓦尔赫拉利先看到——因为他写的是传统学术著作,写完后要修改封存审核很久,才会出版。

而我写的是网文,随时写随时传。

但至少可以说,“我在尤瓦尔赫拉利正式公布书稿之前,已经不谋而合”。我跟他在互不知道对方学术观点存在的情况下,在这个问题上推演巧合了。

所以,不要把《繁荣末世大逃杀》当成单纯的网文看,它只是一本想揍醒懵逼地球人,像鲁迅先生在铁屋子里呐喊一样,让人感觉到了不适,才在商业上扑掉的。

在末世形态的推演和预防上,那本书绝对是有价值的。

……

说了这么多,就这样吧,三个例子,一本书举了一个,其实还有多的,但篇幅到了,懒得写。

重申一下我的创作意图我希望创作一本比网文有意义和学习价值、又比网课爽的中间形态。为网文界开拓一种新的可能性。

野心或许太大了,而能力又不够扎实,所以一直成绩不理想,也没试出出路。但我一直在做探路的事情。

摸着良心,为探路者点个赞,订个阅吧。

第433章 您是美国人民的老朋友(三更)

所有人都以为,阿纽扯皮的关键节点在阿纽双方本身。

殊不知,眼下最头疼的决策暴风眼,以及最需要追究责任的点,却是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华生顿,白宫椭圆办公室。

“魂淡!谁让你们指点加尔铁里的人这样搞事情反击阿左的?现在闹到这么大,连纽西兰人都被牵连了!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总统先生刚刚在专线里秘密挺了阿根廷人,给他们吃定心丸。

不过电话刚刚挂断,总统先生就变了一张脸色,开始斥责自己下属那些人的无能乱来。

从舒尔茨国务卿,到威廉克拉克顾问,都感受到了压力。

“总统先生,确实是我们在核实对外策略、以及给cia的授权的时候,审核上有些鲁莽了——当时决策太仓促,而且允许一线人员‘便宜行事’的备选方案看起来又不够倾向性明确,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舒尔茨国务卿委婉地道歉。

相比之下,事不关己程度略高的威廉克拉克,说话就比较阴了“我觉得,事情的成因还是交叉审查制度的漏洞——跟十年前水门事件发生前,‘窃听’这种方案之所以会通过,是一个原理。”

克拉克一提到“水门事件”,总统先生的脸都绿了,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虽然总统知道这事儿不怪他,因为出问题的预案,是舒尔茨的幕僚的。

舒尔茨强忍着不快,卑躬屈膝地解释“事情已经发生了,幸好布列塔尼亚人和纽西兰人也不知道是我们的疏忽导致的,这事儿就以‘防止苏左扩散’的大义名分为由,靠美国的威望强行压下来吧,就逼着纽西兰人认了这个哑巴亏。

同时,我们也确实需要反思一下,在沟通和传达环节过多的行动上,给这么多模棱两可的便宜行事指示,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舒尔茨此时真是懊悔得要死。

他完全知道,如果当初他不是那么急着在总统面前显示自己的“先知先觉”,刚拿到基辛格送给他的妙计后,第二天就要把“乙方陪跑方案”补齐、并送呈总统显摆的话,他完全是有时间,慢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