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重来1988 北冥虾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从粮食局出来,陈凡再次向老安致谢:“谢谢老安!”

“嗯,祝你顺利,回头见!”

去粮店的路上,陈凡又到银行取了5万块钱。

眼下,房租比前几年贵多了,但跟若干年后比还是相当便宜。

市中心的普通民房,一个月百八十就能租一间,好一点的也不超过两百。

像粮店这种,面积大一点的,商铺性质的,一年撑死了一万。

来到粮店,一个姓魏的经理接待了陈凡,屋子里还有其他两三个人,其中一个一看就是南方人模样。

看见陈凡进来,南方人仿佛主人一般冲陈凡点点头,隐约露出几分胜券在握的笑容。

“我走了,魏经理。”

“嗯,慢走。”魏经理也点头。

屋里的其他两个人把南方人一直送出门去。

陈凡打量魏经理几眼,一眼就看出他在敷衍。

眼下的情形,多半是那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南方人把办公室里从上到下的人都打点好了。

不过,他的这种打点顶多是送几双破袜子,或者买个大西瓜啥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还没等陈凡张嘴,魏经理就说:“那个,安科长已经给我打过电话了,说你是开药店的是吧?”

“是啊。”

“开药店不错啊,跟我们这粮店,正好都是进口物品。哈哈。”

陈凡单刀直入:“嗯,魏经理,您有话直说。”

“好的。是这么回事,我们已经定下来了。”

“他交钱了吗?”

“还没呢。”

“那不结了吗。”

这种情况陈凡又不是第一次遇到,还怕你来这个。

说了几句,陈凡把话题岔开,打量魏经理几眼:“魏经理,您还年轻啊。”

“年轻啥啊,都奔四了。”

“有机会还能往上走一走。”

魏经理摇摇头:“能维持就不错了。”

“我的意思,您应该做长远打算。”

“那当然了。”

“可恕我直言,您把房子租给开游戏厅的恐怕长远不了啊。”

“怎么会呢?现在游戏厅生意不错啊。”

“生意是不错,可影响并不好啊。”

“怎么影响不好了?”

“您孩子多大了?”

“十五岁。”

“现在游戏厅里净是您家孩子那样的半大孩子在玩,一天百八十块都不够他们花的。你说他们本身不挣钱,从哪弄钱?”

“呵呵,我孩子很听话,不会干那种乱七八糟的事儿。”

“可别的不一定啊,他们的家长会善罢甘休吗?他们要是来闹怎么办?你粮店生意本来就不好,再让人闹一闹,你们还干不干了?”

“这个……”

“而且我认为游戏厅都干不长远。”

“为什么这么说?”

“您应该没进游戏厅里玩过。”

“我这么大岁数怎么可能玩游戏。”

“游戏厅其实都带有变相赌博性质。”

“啊?”魏经理吃了一惊。

“他们是花钱买游戏币,赢了游戏币后,再用游戏币换钱。”

魏经理恍然大悟:“那还真属于变相赌博啊。”

“有关方面眼下还没反应过来,等他们省思过味儿来,肯定会封杀一批游戏厅。到时候人走茶凉,你的大厅已经被折腾的面目全非了,收回来后再租给别人,您说麻烦不麻烦。”

“嗯,有道理。”

“说起来魏经理您还算明智,没敢收他们的钱。”

“是啊,呵呵,我就感觉不太好,你这么一分析我才想起来了,其实我早想到了……”

“嗯,魏经理您凭直觉已经感觉到不对了。”

“没错,没错。”

“不过,我其实也不想租你们的房子。”

“啊?你,你什么意思?”魏经理有些懵了。

“我是想跟你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然,这种伙伴关系是以租金的形式来实现的。”

魏经理长出一口气:“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么说吧,只要你们不离不弃,我们这个药店就会长久地开下去。我们会给你们带来客流,你们也会给我们带来效益。您说,这不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吗?”

“嗯,嗯,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几天就抓紧时间研究一下。”

“研究啥啊?今天就定下来吧,我钱都带来了。”

陈凡说着打开包,露出里面的五沓钞票。

“您这么急啊。”

“当然了,咱明人不说暗话,那家伙给你多少房租?”

“这个,一个月800元。”

“我一年给你一万,一下给你五年的!”

陈凡说着,把钞票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呵呵,真爽快!好吧,我这就叫会计进来。”

房子定下来了,接下来装修、做药柜、做展柜,估计还得折腾两个月。

陈凡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索性就让陈波也辞职下来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雅丽板着脸教训陈凡:“你说你这小子,这下把你弟弟妹妹全忽悠辞职了,连我都被你忽悠病退了。”

陈波笑了:“妈,你得亏早点下来了,你看你气管炎都好了,这段时间脸色也好多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你得让弟弟妹妹们将来都有保障。”

“放心吧,别说将来,他们现在都已经有保障了。”

陈锋现在有两套房子,陈波手里有五个柜台。

光靠这些,他们就足够过上小康生活了。

做柜台、装修房子的时候,陈凡特地把老范叫过来帮着参考指点一下。

老范他们乡镇的那个服务站本身就有小药店,老范也有多年的经营经验了。

当然,完全学习乡镇小药店的经验也不行。

陈凡和陈锋还特地跑了跑盛京和旅大的药店,拍了一大堆照片,回来后就参照着装修。

82、药都

陈凡领着人在这里搞装修的时候,魏主任时不时过来参观。

看见工人在铺瓷砖,魏主任吃了一惊:“这么高档啊?”

“必须地!要不怎么说我们有长远打算呢。”

眼下,公共场所装修,水磨石地面已经算不错了。

家庭才刚刚开始流行铺地砖,卫生间和厨房的墙面砖都不舍得铺满。陈凡这个药店却把地砖都铺上了。

魏主任连连赞叹:“好啊,你们药店收拾的漂亮,也能帮我们吸引顾客。”

“所以说是合作伙伴嘛。这叫做共赢!”

“好!共赢。”

“知道这地砖是哪里的吗?”

“江浙的?”

“再猜?”

“难道是佛山的?”

眼下,东北地区所用的瓷砖主要来自三个地区。

普通的是唐山,稍好一点的来自江浙,最好的是从佛山来的。

“那当然了,您看这地砖,花纹漂亮,硬度也强,用上十年八年没问题。”

其实这会儿装修也花不了多少钱,人工便宜,各种建筑材料也不贵。

连收拾屋子带做柜台、做展柜,以及买各种办公用具,五万块都没用上。

陈凡捎带着把卫生间也装修了。

粮店和药店共用一个卫生间,干净点对大家都有好处,也能给粮店的职工留下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这么大一个药店起码得三四个店员。

除了陈波还得再找几个人。

陈凡正在四处寻摸时,李大牙却主动找上门来。

“能不能让我们家大海……”

李大牙的大女儿李大海是个文艺青年,文化水平是高中,按理说当药店营业员已经能够胜任了。

可大海是软骨症患者,不知道合不合适。

陈锋第一个反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