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0 章(1 / 1)

重燃 奥尔良烤鲟鱼堡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李太行往前走的时候,李太行冷嗤了一声。

还惦记着自己圈里面的崽呢……也不看看我是谁,怎么可能让你赵启光得逞?

赵教授走进会议厅里,也是满心腹诽:装摸做样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那跟谁演戏?不过这李太行真心太贼了,先不说挖了清华北大的墙角,现在又把人捂得严严实实的,很难找到机会啊……

……

不过和赵启光在首都碰面的这场交谈,倒是给了李太行一个念头,确实是到目前为止,程燃也已经到了中南科大两个月了,情况到底是如何,还是不知道的。

一方面他的确是忙,二来,他虽说是科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但这两个月基本都没怎么回过学校活动,都在外面奔走,首都是呆得最长的,每天各种事宜压下来,不知不觉间科大的很多工作也就没有过问,自然有助理研究员在帮忙打理,而程燃在科大的情况,也就来不及过问了。

不过程燃毕竟也是大一,离李太行所预想他规划的路线,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程燃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这让李太行不得不觉得还真有些玄妙的巧合。

说不定是自己的大脑能量太强,类似某种量子机制,影响到了科大那个小程燃,造成了说曹操曹操到的冥冥之中?

接起电话,李太行笑着慰问程燃在大学的情况,十万奖学金是不是落实到位了?和程燃之间开奖学金的玩笑,似乎成了两人间一个特别的事迹。他当然也是知道程燃压根不缺十万块的。

“老头子,你在科技部开会吧……很厉害啊,光是想想,就觉得是好大一座山。”

“你抬头看山的时候,别忘记成为山的人也曾经这么做过,只是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爬上去,数十年如一日,回头就是一览众山小。做学问就是这样的。你在科大生活怎么样……如何……还适应吧……”

“暂时还算适应……”

“暂时?”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商量了一下,想搞一个学术性的群体,内部竞争制,一方面可以互相鞭策学习,一方面也希望吸纳一些优秀的人进来,能够为成员彼此之间所需求知识进行支援和补充。”

“噢……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啊。要是我读大学那阵,有这么一个供大家学术交流的地方,肯定会扎进来汲取知识的。”

“同时也不仅仅是这样……还准备扩展出去,利用科大的人才优势,更精准的和外部一些公司对接,引进一些设备,技术合作,甚至可以说成为一些公司的高校实验点,反过来还能对相关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练兵……”

“你想做的很大啊!这个事儿很好啊。”李太行脑海里电光火石,他可是见识过程燃的眼界视野的,换任何一个人跟他说今天这话,都还不是本科生了,就是研究生博士,他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张口说大话的臆语。

但是换电话里面的那个人,李太行就知道不会。光是他的身份,说和外部公司对接,和公司联合搞实验点,就绝对不是句空口白话。

而实际上,这也未必不是李太行当初要把程燃薅进中南科大的本质原因。那就是程燃这样的学生,进入科大,在将学术资源变现,从外界攫取商业和社会资源上,能够比一些大学教授的作用还大。

现在又听程燃说起他打算成立的协会的构想,李太行是本能的想到科技工作会议上遇到的那个清华赵启光,心想幸好中途截胡,没有让程燃拿给赵启光他们清华截过去,否则现在听程燃在那头汇报的,就是赵启光那个乌龟脸了!

“这个相当好!大学生活要有意义,你们搞这个,我觉得就有意义。死读书要不得,我们更要把书给读活了,不光读活,还要与时俱进,还要眼光长远,程燃,你这么搞,我很欣慰……”

“现在有个小小的问题……”

“嗯?你说?要人还是要技术要设备?人我这边能找到科学研究所的,如果你们想要教授指导,我给你们安排,保证有真本事……”

“不是……”

“那是什么!?”

“是上报到团委……过不了。”

“……”

“特妈的脑袋里面有乒乓啊!”

第三十七章 骄傲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譬如第一次扯课桌前面女生的马尾辫,当然这种事程燃没有做过。譬如第一次告老师,这种事此前程燃也没有做过。

所以大概打给李太行的电话,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告老师”。

告老师也有多种告法,直来直去太鲁莽,很可能也会反过来降低你自身的评价。而程燃选择的是另一种告法,把天行社的理念,优势,可以在目前达成的一些构想,全盘说出来,引导李太行的想象,参与到他的这种思想建设中来。

两个人一起完成了这种建设后,程燃再把目前的问题抛出来……这事有人使袢子。

所以李太行才同时拥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怒火中烧。

说起来这个“告老师”的行为也算是前所未有了。直接告到了人正在科技部参加全国科技工作者会议的院士头上。这也只有两人知道,若是另有第三人旁观,恐怕会拿给程燃这种没有节操的行为刷新三观。

李太行身为中南科大出身的首批工程院院士,而且在七八十年代做出了很大贡献,有声望,有后台,在中南科大,提及李太行,几乎无人不晓。

然后在今时此刻,他和程燃同气连枝。

这是可怕的一件事。

……

团委办今天直接来了个重要人物,党委副书纪同时也是副校长的赵宏建直接下到了逸夫楼团办。

办公室这边集体有些措手不及,一般来说领导下来怎么都会有个提前通知,而且还要排开阵仗,可能还有校电视台的记者在旁边,这突然袭击是怎么回事?机敏点的人嗅到了些非同寻常的味道。

赵宏建黑着脸,和几个人碰见有人跟他恭敬打招呼,喊一声“赵书纪!”他也半仅仅是轻微点个头就算过去了,风急火行。

然后就到贾正声的办公室。和贾正声同一个办公室的还在闲聊,在赵宏建进来后,那人在赵宏建示意下,也就走了出去。

据这位离开贾正声办公室,到了隔壁团委办,和人竖起耳朵听隔壁动向的相关人员透露,赵宏建虽然是压低了声音,但他那种低沉的特有的训斥声还是掩不住门缝传递了出来。

赵宏建以前是贾正声的老师,说起来贾正声算是他一脉的人,只是那一天贾正声又感受到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