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了,两家大人的意见是听听吉祥物程燃的意见。
程燃最后附议谢飞白,才让这个名字得以通过。
炎华置业成立后,徐兰作为董事长,张薇是总经理,其实自己老妈更适合内政,在外勤上面没有谢飞白母亲张薇能闯敢干,所以张薇主外,徐兰主内,股权分配是五五四五。自己家出地,谢飞白家出承建的技术和人力,而通过伏龙的土地合同就能从房产中贷到款,再加上伏龙员工内部认购,基本上没有资金压力。
炎华置业的目标,不仅仅是在蓉城,还将在伏龙未来研究所和技术中心设立的城市,拿地为员工提供福利用房。
这是伏龙的一项福利,这个时候肯给员工修建福利房的民企几乎没有,当然这个时候房子对于一般人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普遍一两千块钱的房价,还没有到未来飙升到望洋兴叹的地步。炎华置业的提前布局,将在未来房价上涨的大趋势下,带给伏龙一个争夺人才无往不利的利器。
只要是伏龙的员工,干满年限就能得到福利分房,福利房比市价的商品房价格低廉,但质量绝对不差,因为就是老板娘自己成立的地产公司盖的房子,质量不好可以直接找上门投诉,而员工可以用股票和奖金付福利房款,这等于是大幅度减轻伏龙未来的资金压力。就在福利这一项上,只要布局完成,以后和伏龙争夺人才的公司,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一个能战。
毕竟现阶段哪家公司能想得到在未来房价暴涨前狂修房子?
未来的炎华置业要在首都,要在上海,要在大连,要在洛杉矶……各个伏龙分公司所在的地方开花,修出一片天地。
当然,这只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愿景。
眼下的伏龙福利房已经在那十五亩的地面拔地生长,十栋十二层的小高层电梯公寓式建筑,呈一个环形结构,把有游泳池和儿童游玩中心的中央花园围拱起来,承建单位是蓉城建工集团的第四建筑工程处,这个承建商过去完成过好几处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工程,拥有眼下蓉城最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水准,这是谢侯明牵线搭桥的结果,是以如今炎华置业在伏龙的员工福利房项目在蓉城地产界也颇有声名,直接被蓉城建工集团在九八年底当成是一个对外品牌形象展示工程对外推广。
作为开发商的炎华置业这家能量不小的伏龙“御用”地产商也被蓉城地产界认为极有潜力。虽然作为老板的徐兰和张薇还没从这上面赚到钱,基本上还是负债修楼。
现在楼房已经封顶,内部的分配已经开始,程燃家选了三号楼位于顶层的一套大平层。这个时候就连普通开发商都在钻政策空子偷面积以作为自己促销的手段,伏龙自己修的单位福利房那还不是尽可能的为职工谋福利。
所以九十个平方的房子实际面积是一百三十个平方,而程燃家选的房子建筑面积是一百二十个平方,但算上所谓的飘窗,入户花园,赠送阳台,绿化台,设备台等这些不计容面积的犄角旮旯,实际使用面积一百八十六个平方!
而所领取的福利房也不是人人有份,公司元老和中高管理层,可以依据自己在公司的序列级别,优先排号选房。
而在伏龙工作两年以上,或者在业绩指标达到“铂金”级的员工,能够参与分房。
至于在大户型和小户型选择上面,就没有对公司级别的限定,普通员工够资格的也可以选择大户型,长老级的领导层如果想住小户型,也无所谓。
只是大户型肯定要比小户型多更多的集资款。
同时一般为了均衡,小户型在设计时朝向比大户型好上一些。所以两者都有利有弊。想要好的朝向,也许就要牺牲一下面积。想要好的面积,也许就要牺牲朝向。
在选房的时间段里,程燃在山海的小伙伴家庭都陆陆续续的过来看房了。
俞晓家,柳英家,姚贝贝家,谢东家,张鑫家,杨夏家……
当然,因为在上学的关系,大多都是这些伙伴们的家中大人过来蓉城的,他们本人倒还是在山海读书。
只是好像大家曾经从天各一方,到再见的日子,已经可期了。
俞晓给程燃打电话的时候,突然有些感慨。
“程燃,我好像突然发现……程叔叔,改变了很多人命运啊。”
第九十章 不会吧
程燃觉得,像是俞晓可以仍然和他电话里像以往那样闲谈聊天,吹牛相互打趣,这是一种很珍贵的相处状态,好像当年曾经一起长大的那种氛围,一直维系着,尚没有被各自不同的人生所阻断。
然而这来蓉城选房的当年的一些大院小伙伴,很多人事就已经变了。
譬如谢东一家,谢东成绩不好,没有考入相对算是中规中矩的四中,读的几乎是山海最差的高中五中,上了高中后基本上跟不上课程了,这小子在班上成绩还是十几名,乍一听名次还算可以,但上回测验也就是三百五十分,整个班上过四百分的只有一个人,整个年级能够进入一本分数线的寥寥无几,二本分数线约能找得出几十个。
现在高二下半学期,一个班基本就不成建制了,五分之一的学生一上课就逃课,其余大部分都埋头睡大觉。
五中校门外和学校背后的田埂,多得是一到放学就解决恩怨的群架场。据说上回谢东还和学校的人去铁路技术学校和人打架,他们几十个人去打人,结果闹大了,人家校长报了警,他们被警察撵着跑,抓了好几个,谢东跑得快,逃过一劫,这事在大院小伙伴里已经不是秘密。
程燃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脑海里只是浮现出当年那个喜欢打篮球笑得很开朗的大男孩。
虽说无论再泥泞贫瘠的土壤,也能开得出美丽的花来,但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么坚韧不拔的生命,更多的也只能在大环境下放任自流。
之所以歌颂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这样的例子实在太过罕见。
谢东的父母把在蓉城的这次选福利房当成了家庭命运改变的一个大转机,谢东是和父母一同看房,学校那边是他爸给老师打电话请了病假,毕竟他在学校里,反正该逃课也逃课,他父母对他学习上基本上也没什么奢求了,还不如让他一起过来看房子。
谢东一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