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3 章(1 / 1)

重燃 奥尔良烤鲟鱼堡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情况,不允许再发生。

程燃和徐兰拿了些随身行李坐火车到蓉城,一些大件的物品和行李早随着搬家公司的车运输到了蓉城,两人到了华通公司外面等了一会,中午的时候搬家的货车就过来了,载着行李进了家属院,搬家公司的三个员工帮忙把东西往程家租住的房子里面搬。

这栋房子租在二楼,华通总公司的位置,一看就知道当年在体制范围内留存的优越性,连附近的一些老人,都感慨当年蓉城为了发展通信业,政府拨了一块风水宝地给蓉城华通啊!

这里位于文化公园旁边,毗邻锦江河畔,园区和当时最好的楼房拔地而起,附近有医院,有远近闻名的景区青羊宫,濒临水畔,清风徐来,鸟语花香,在这种地方上班生活,那委实是惬意自在。

程燃知道,在华通公司衰落的后世,这块地区高楼是拔地而起,各种筑,食肆,商场,高架,地铁要线纵横,成为蓉城一个吸聚商业价值和拥有巨大客人流吞吐量的一块商业胜地。

而在1998年的此时,这里周边的一切都平和如水,风景秀丽,有平和而无后世喧嚣的百货商店,外观现在属于新潮但在程燃看来老土的商业写字楼,还有些解放前的老建筑错落区域之中,这里附近的一个叫做银杏春天的楼盘挂牌销售均价是三千二一个平方,远近的人说起来都将那里称之为高档楼盘,对出没其中的达官贵人羡慕无比。

这个城市在这个时代中,一切后世翻天覆地的事物都处于萌芽的惺忪之中。

……

说起来华通公司的家属院比起山海漂亮多了,楼房虽然是十年前的,却并不显老态,外墙面是灰色的氟碳漆,抗腐蚀性强,不会像是一些老楼房一样墙面久了就掉色起壳剥落,家属院也很大,大概十几栋楼,每栋楼外面都有单独的花园和一些草木造型,和附近的公园相映成趣,可见当初蓉城华通公司是何等财大气粗。

而房子也普遍很宽,毕竟那些年,企业自己修房子,都有偷面积的情况。和程燃家在山海九十个平方的两室一厅不同,他们租住的这个家属院房子一个月六百块钱,一百三十八个平方,三室一厅两卫。

无法指望现在在外面忙碌的程飞扬了,说起来正式收购蓉城华通之后,程飞扬恐怕都没有来过华通公司的内部,程燃和徐兰忙了一个下午才把行李给腾进了房子里,但要说住人,恐怕还得等两天。

东西都放好后,房间里的灰尘还是有点大,同时也是一片狼藉,再请人彻底打扫一下卫生收拾收拾,最后给床铺上新被单才能入住,这两天一家人倒是有去处,徐兰在门口的旅馆写了房间。

弄得差不多的时候,程燃搬门口的电风扇,一个帅气穿着白衬衣的男生正好在门口看着他。

程燃怔了一下,这模样要放在未来,妥妥的小鲜肉男神范儿啊。

男生最显眼的是眼睛挺大,虎头虎脑的,给人以正气阳刚之感,其实下午之前这个男生就路过楼道了,还特意朝里面看了几眼,这大概是压着程燃他们活快干完的时候,这才在门口等着的。

程燃擦了擦脸上的汗,看向男生,这男生就道,“原来租了元彬家的人是你啊……咱们这小区,有很多人走了,房子卖的卖,租的租,什么人都搬进来,我爸说住的越来越杂了,倒是很不安逸……”

“其实主要是家里没钱,要有钱,也学元彬家在外买商品房,搬出去了。我其实也不是很想往外搬,住在这里从小到大多少年了,朋友都在这里,真要走还是很舍不得的……”

“对了我叫连笏,这个笏读作老虎的虎,所以单位里面都叫我连小虎,你也叫我小虎好了,不过我这个笏可不一般,我爷爷取得,你知道朝天子吧,古代向天子的奏疏和大臣手持的玉板,就是笏,我爷爷说取这个名字,命格好,以后可是要当大官的……”

“哎你谁啊,这才搬进来交个朋友吧,你怎么不说话呢?”

程燃面对这个自称“连小虎”毫无心机话痨男神的一通质问,动了动嘴唇,向屋子里指了指。

“我打算搬个凳子来,听你慢慢讲。”

嘿嘿。(讨好得笑)

第五十三章 集体排挤事件(上)

“我打算搬个凳子来,听你慢慢讲。”

听程圈子意识更为浓烈。

只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开放,房子作为大宗商品被炒起来进入市场流通过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摧毁了这种大院文化,后世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和这种从小成长于一隅的小区本质上不是同一种事物。

那个时候邻居大院甚至孩子间的生活状态,那种没有被信息社会和物欲横流的世界侵蚀的慢节奏生活,都在未来消失殆尽。

但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发展使然,有些温情和美好,哪怕再不舍,也注定只会成为历史前进洪流中的一个片段。

……

程的话吸引,扭过头去聆听了。不过仅仅是那一个笑容,就让连小虎怔了一下,脸微微发红。

而在那头,和众人说着话的,叫做蒋二娃的男子大概从刚才看到连小虎带来的这个新人还比较上道,朝程燃抖落了一下手腕,招了招……示意他过来。

=====

今天好像有个推荐,好久没求过票了……撒娇一下。

最快更新 ww.

第五十四章 集体排挤事件(下)

蒋舟在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是调皮捣蛋,蓉城华通院子里,时常能看到他妈或者他爸拿着扫帚满院子的追打,口里喊着“二娃,你给老子站到,老子逮到要给你打惨!”似的威胁,每一次鸡飞狗跳,都引得满大院热闹非凡。由此蒋二娃这个称号就传开了,公司大院大到耄耋老翁,下到六七岁流清口水的小孩,都成天“蒋二娃蒋二娃”的唤他。

蒋二娃成绩不好,人性格又倔强,从小被父母打到大,皮糙肉厚,据说十六岁那年他父亲还准备上去给他两下,结果蒋二娃单手劈断了家里面那张老古董的红木桌,他爸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放弃了,以后类似武斗行为都改成思想教育了。

大概是从小到大一直挨皮肉之苦的淬炼,蒋二娃在打架上面很有一套心得,中学时期就和附近的混混称兄道弟,几乎天天干仗,后来上了附近的职校,短短时间就闯出名头,远近无人敢惹,到头来片区的混混,都知道这么一号人,收钱要保护费什么的都绕着这片走。

然而蒋舟却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