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及时,但都是齐全的,到这里却变成了不需要?
一个制造企业,居然连像样的技术文件都没有,也难怪比不上南汽了。
“那工艺文件、关键工序明细表、质量检查文件这些呢,难道也没有?”周景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然而赵柯还是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咱们都没有。”
周景明急了,“工艺文件都没有,那现场工人的装配操作,拿什么来作为指导?”
“由老师傅负责手把手带徒。你就别关心这些了,师兄也去过德国,自然清楚这些文件的重要性,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再说吧。”
周景明叹了口气,他确实有些心急了,不过这件事结束之后,他还是想将整个车间的工艺系统做起来。
两个人翻箱倒柜,总算是在一个箱子底下,找到了汽车的所有设计图纸,周景明选了一些有用的拿走,剩余的还是放在了档案室。
“师兄,这些图纸我就先拿回去了,有什么发现的话,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行,你也别太着急,慢慢来。”
手里面抱着一堆图纸从办公楼出来之后,周景明直接就朝着宿舍走去,他要尽快找出问题的所在。
“嘿,周小明!”
刚走出去没几步,身后就传来何应寻的声音。
“大寻?你不是刚下夜班嘛,怎么没睡觉?”周景明一眼就看到了带着蛤蟆镜的何应寻,笑着问道。
“刚买的自行车,帅不?”何应寻将眼镜往额头上推了推,然后指着屁股下的二八大杠,得意地问道。
“挺好看的。”
何应寻快速骑到周景明跟前,“你小子除了会工作,还能会点啥?对了,中午别去食堂吃饭了,你也算赶巧了,我姐今天下厨,一会儿尝尝我姐的手艺,我以前可爱吃我姐做的饭了。”
“你姐还没走?”自从刚来那天看到何颖卿之后,周景明就再也没见过她。
“厂里面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现在就住在这里。回宿舍吗?走,我载你一程。”何应寻指了指车子说道。
“要不我还是走回去吧,拿这些不方便。”
大寻不乐意了,“让你上车你就上车,磨叽什么?跟个娘们似的,快点,非得我五花大绑才行啊!”
周景明没办法,只能坐在后面。
大寻把蛤蟆镜往下一推,脚底下猛地一蹬,“坐稳了啊,走咯!”
床边闲谈与几点说明
能看到这里的,基本上都是一路追下来的读者了,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先说一下小说的背景为什么是八十年代,而不是更早一点或者九十年代。
为什么不是八十年代之前,想必大家也都能清楚,改革开放都没有开始,汽车产业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规模,而至于九十年代乃至更往后,那时候的国内汽车产业格局已经定下来了,国家圈定的“三大三小”汽车格局已经成形,汽车生产执照基本上不会再发放,想要在那个时候成立私人汽车公司,基本上不可能。
李书福的吉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吉利一度因为拿不到国家发放的牌照而无法生产销售,几经波折才获得生产许可。
九十年代以后,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的规模效益已经成型,想要在那个时候抢占世界市场,难!看看国内的吉利与比亚迪这些民营车企,核心技术很少,国外认可度就更不用说了,拿什么和德系车、日系车相比?
回到刚才的问题,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八十年代作为背景,我国的汽车产业,真正的腾飞,就是以上汽大众成立为时间节点的,合资车企这个制度的利与弊,咱们暂且不说,以市场换技术的思想,也确实带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繁荣,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八十年代为背景,改造我国的汽车产业,切入点更好。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国企里干?
我看到不少人不喜欢看主角在国企里干,但是八十年代的背景,哪有民营车企?你不在国企干,是没有汽车厂的!这是大环境导致的,我也没办法的。
至于后期,我肯定会安排主角跳出国企,简单地说,国企只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自己创办车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是很庞大的,主角刚好可以利用这几年,积累人脉,到时候自己创业,是不是更顺理成章?
还有就是关于主角过分表现自己的问题。
83年桑塔纳就要试制了,主角只有半年的时间来展现自己,好让自己成功进入桑车项目组,否则的话,这么一个国家级项目,主角凭什么能进去?
通过桑车项目,来获得人脉资源,是最好的捷径,我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桥段。
还有就是,大家也能看得出,主角虽然是重生过来,也有很多的理论实践经验,但是他的工作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说我重生了,做设么事情都可以一蹴而就。
重生不是万能的。
造车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后面的情节,主角还是会遇到很多的阻碍,这样的阻碍,有自身的,也有体制的,这些都是造车路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只是希望,我查了那么多资料,安排这些合理的情节,不会让大家觉得我是在乱写。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再一次求推荐票,因为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拜谢。
0030章 总成设计不能改!(求推荐)
回到宿舍之后,何应寻终究是敌不过席卷而来的睡意,嘱咐一声周景明别忘了午饭时候叫醒他,而后便倒头大睡。
周景明坐下之后,就把刚拿到手的设计图纸平放在桌子上,认真的看了起来。图纸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上面的技术参数却是一应俱全,看得出老一辈汽车人在技术上还是很严谨的。
说是自主研发,但实际上我国两个轿车品牌,红旗与申城牌轿车,都是仿照外国汽车制造出来的,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活体解剖”,然后进行模仿。
申城牌轿车,仿照的,就是当时的奔驰220s,而红旗轿车,则是仿照当时的凯迪拉克,所以在这两款车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奔驰与凯迪拉克的影子。
当然,真正把汽车仿制做大做强的,还得是后世的众泰,这个被誉为“豪车搬运工”的车企,简直把“仿制”两个字运用到了极限,只需要花十分之一左右的价钱,就能体验一下开保时捷的感受。
我们不生产豪车,我们只是豪车的搬运工。
言归正传,将图纸上几个重要尺寸,和自己此前计算的尺寸以及测量的尺寸一对比,周景明发现,这三个尺寸并没有差别,有的也只是精度上的误差。
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