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灭门惨案◎
确定了未来要走的路, 宋文城对冬至宝宝的教育更加的上心。冬至宝宝不知道宋文城还会离开,依然很珍惜和宋文城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有父子俩一起吃糠咽菜的情谊在,宋文城再次离开时, 冬至宝宝就非常的舍不得。
拥有过就会更加害怕失去。
体会过拥有爸爸在身边的好处, 宋文城再次离开,冬至宝宝当然会很不习惯。
宋文城是元旦前回来的,过元旦的时候, 冬至宝宝已经想好要在过年的时候,跟宋文城一起放鞭炮了。结果, 他计划的好好的,宋文城却要走了, 这冬至哪受得了?
头一回, 冬至宝宝对幸芳哭的不能自已。
“呜呜, 妈妈, 你快点把爸爸叫回来,他答应我要陪我一起放风筝的, 呜呜呜……我要爸爸,呜呜呜……”
幸芳知道宋文城不是那种随便糊弄孩子的人,答应了冬至的事情, 他是一定会做到的。这种明显他做不到的事情, 很明显不是他说的。这一看就是冬至宝宝自己幻想的。
换平时,幸芳肯定要拆穿冬至宝宝的小把戏,让他不要胡闹。可这种时候,冬至宝宝伤心成那样,幸芳哪还能再点出事实打击人。
冬至宝宝正伤心, 劝肯定是劝不好。所以幸芳开始
煎炒烹炸, 给冬至宝宝做好吃的哄他开心。
第一道炸丸子的香味儿出来时, 冬至宝宝的哭声低了一些。第二道色香味俱全的酱骨头端上桌,冬至宝宝的眼泪,从他的嘴角流了出来。等第三道糖醋排骨、第四道油煎小黄鱼、第五道锅包肉和第六道韭菜鸡蛋馅饺子端上桌,冬至宝宝彻底把宋文城给忘了。
爸爸还会回来的。但好吃的再不吃,味道不就没那么香了。因此,冬至宝宝擦干眼泪,愉快的奔赴美食的战场。
一口饺子一口肉,冬至宝宝吃的满嘴流油,幸福的开始期待宋文城的下次离开。
呜呜,爸爸离开的福利太好了。冬至宝宝希望爸爸能多走几次。
这一年春节,因为年前宋文城和幸芳一起回过幸家,因此年后幸芳就不准备再带孩子回农村。不用回老家,幸芳选择留下来值班。
幸芳是个神奇的女人。每当她独自留守警察局,必有大事发生。
那年幸芳过年值班的结果,大家还记忆犹新。今年幸芳要再次坐镇春节假期,她的同事们莫名的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她们开玩笑说:“兄弟姐妹们,咱们可得多留神啊。免得喝多了,到时没法出任务。”
幸芳也觉得她的体质有些神奇,跟着大家开玩笑说:“各位,保持警惕,时刻准备着。”说完,幸芳做了一个举手加油的表情。
大家见状,被幸芳逗的哈哈大笑。笑过,她们把幸芳的话,都听进了心里。幸芳威力无穷,有她在,春节档真不一定平静。
事实也不出大家所料,幸芳单独值班的时候,春柳这一片果真又出轰动全国的大事了。
这次,出的事情也是恶性案件。只是,它没有受害者报案,也不需要幸芳她们去抓捕凶手。只因为,受害者和凶手已经一起都死了。
在这起耸人听闻的灭门惨案中,一共死了七个人,其中包括一名未出世的小婴儿。投毒的凶手是孩子的母亲,也就是被灭门的王家娶回来的大儿媳妇焦慧。
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王家人虐待儿媳妇,要求怀有身孕的焦慧,去伺候小叔子。那种无微不至,需要□□觉的伺候。焦慧忍无可忍,才选择和恶魔们同归于尽,来结束这一生的苦难。
幸芳接到报案时,简直不敢相信她的耳朵。舒城普法工作坚持开展了三四年,怎么还有人这么无知呢?
幸芳不能理解。
到底是怎么的愚忠愚孝,才能让王家的大儿子,完全迷失自我,在自己的妻子被弟弟强了之后,不但不愤怒,还要求他的妻子当无事发生呢?
他到底是怀着怎么的心情,当的这个活王八呢?幸芳完全理解不了。
王家大儿子,就算是王家的老黄牛,也得吃草吃料,才能干活吧?他到底是怎么做到,不论王家人怎么对他,他都始终如一的呢?难道在他心里,除了让父母高兴这件事,就没有别的了吗?
他既然只想为王家付出,从来不在乎他的小家,那他为什么要娶老婆?
焦慧眼瞎嫁给他,简直倒了八辈子血霉!
在和他结婚之前,焦慧根本不知道他是这样愚孝的一个人。那时候,她看中他人品好,觉得他踏实又孝顺,是个会过日子的好男人。才选择嫁给他的。
结果婚后,女方以为的甜蜜生活根本没有发生。婚后迎接她的,是小叔子差点和她入洞房。那天,焦慧是懵的。
王家兄弟感情再好,也没有小叔子代替他哥,亲他嫂子的道理吧?
焦慧当时就很不高兴。可她已经结婚并领证了。那时候悔婚,她就得离婚。这个时代,大多数女人是没有勇气离婚的。所以,在小叔子给她道歉后,焦慧选择息事宁人,继续跟男方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结果好景不长,在一次家宴中,焦慧被王家人合伙灌酒给灌醉了。再醒来,她就和小叔子有了夫妻之实。
当时,焦慧可谓是万念俱灰。更让焦慧崩溃的是她丈夫。那个男人明知道他兄弟对焦慧图谋不轨,他还是放任对方和醉酒的焦慧独处。焦慧失身,他想的也不是为焦慧讨回公道。他居然第一时间跑去找他爸妈,跟他们保证,焦慧不会闹。
焦慧眼睁睁的看着那一家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可谓是心如死灰。
她做梦都没想到,如今这个新社会,还有兄弟共妻的事情存在?!这种事情还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她身上!简直离谱!!
焦慧第一时间想的是离婚,是报警。她要送这恶心的一家人下地狱!可不行。
焦慧没有证据证明她被小叔子给强了。在王家人统一口径的前提下,焦慧说的话,缺少证据支持。没人能给焦慧作证,她根本告不赢。不但如此,王家人还倒打一耙,说焦慧风、骚,勾引小叔子。
王家人做了恶事,却想把屎盆子扣在焦慧的头上。焦慧在婆家受尽委屈,只能回娘家去告状。结果,她父母也不支持她的决定。她们让她忍。
她们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焦慧的这个事情,她们可以管,去敲打王家,但焦慧不能离婚。
焦慧离婚,焦家也会跟着丢人。焦慧的父母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也不想要一个丢脸的女儿,所以她们要焦慧忍。
已经发生的事情,没办法再改变。焦慧与其离婚,承受别人的指指点点,不如以此为把柄,要挟王家人。争取她在王家的话语权。
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化被动为主动,才是焦慧应该做的事情。她们教训焦慧,让她不要意气用事。
她们告诉焦慧,这个世道本就不公平。焦慧是女人,她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离婚,她想都不要想。
反正只是睡一觉而已,她一个已婚妇女睡个黄花小伙又不吃亏,她矫情什么?她们让焦慧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焦慧被这一番话给恶心的不轻。
她是受害者,凭什么要原谅施害者?被强的人是她,她们凭什么觉得无所谓?!她是女人,凭什么就不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求救无门,焦慧只能选择鱼死网破。
最初,焦慧的想法没这么极端。她是想报警,等警方处理的。结果,她丈夫察觉到焦慧的企图,开始打她,不让她她出门。
同时,他还会在外边说焦慧的坏话。他说焦慧水性杨花,觊觎小叔子,对不起他。焦慧的丈夫一直很老实,他说的话,就很让人信服。对方先控制了舆论,焦慧再出来喊屈。不明真相的人,只会觉得焦慧贼喊捉贼,痛骂焦慧水性杨花、不识好歹。
眼看对方已经成功颠倒黑白。焦慧彻底不想活了。为复仇,焦慧先假意屈服,等她伏低做小获取对方的信任后,再趁过年对方放松警惕,买了一包老鼠药,把所有人都药死了。
杀人偿命。焦慧知道做的事情,不管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她最后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所以,再确定王家人都死透后,焦慧也喝农药了。临死前,焦慧还放了一把火。点燃了罪恶的王家,也把这洗清罪孽的业火,烧到她那些‘好邻居’们的家里。
王家住的是胡同里。胡同里家挨着家,户挨着户。他家的邻居选择助纣为虐,那王家着火了,烧到她们家不是应该的?
天干物燥,王家的火一着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过年的硝烟味,掩盖了王家的火势。等王家的邻居们发现王家着火了,跑去救火,已经算完来不及了。
这个年,住在王家人所在那条胡同的人家,全忙着救火没过好年。
王家的不对劲,也是她们发现并报警的。
王家的惨案,是在幸芳到达现场,跟着众人一起扑灭大火后发现的。案情的来永去脉,来源于焦慧的日记。
那日记被焦慧用铁皮盒子装起来,并用塑料袋密封埋在了地底下。所以尽管王家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他们干的缺德事,还是被焦慧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