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点数量不多,大概只有五六个的样子,而金色的点则是其两倍之多。
更重要的是,其中光芒最盛的那个点,是金色的。
这一幕有些类似于当初凌剑宗进行大逃杀时,出现在诸位长老,以及各位弟子玉牌中的画面。
但却比之更加巧夺天工一些。
毕竟当初在凌剑宗大逃杀的时候,诸位弟子的情况之所以会被各大长老所掌握,是因为他们所携带的玉牌,相当于某种定位装置,而且提前为各峰、各堂的弟子预设了不同的光点颜色。
但很明显,镜中代表着红色光点的那些人,是不可能凭燕国人的意志,携带任何可识别身份的法器的。
而这面光镜却可以自动将其识别,可见其神异之处,绝非凡物。
此时在镜前围绕着不少人,但大部分都站着,只有两个人坐在玉质的石椅上。
这么说也不太准确,因为实际上有一个人是蹲在椅子上的,姿势有些怪异。
“老五,我觉得还是不保险,我之前就说要再等一等,你们偏要仓促行事。”
蹲着的那人声音听起来有些稚嫩,蜷缩在椅子中身形也有些矮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童,但却绝对不会有人敢把他当作一个孩子来看待。
因为他是这座大殿的主人。
在燕帝与牧哲不在的时候,他便拥有绝对的权威。
知道他名字的人很少,通常人们会用三个字来称呼他,以示尊敬。
大星师。
而被他唤作“老五”的那个人,却是一名长须老者,身材有些臃肿,腰上的肥肉都从椅子两边挤了出来,与大星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观星大会的召开,与苏有铭重伤,竟然凑到了一起,这种机会可不常见,若是不动,可是会遭天打雷劈的。”
大星师孩子气般地撇了撇嘴,开口道:“如你我这般,还会怕天打雷劈?要真有天雷要劈我,说不定我就能白日飞升,破境恒星了……”
老五无奈笑道:“大哥,都说了多少遍了,晋升恒星境的时候没有天雷……”
这是兄弟二人的玩笑话,但场中却没有一个人敢笑,场中的气氛依旧有些压抑。
或许是被自家兄弟当众挤兑了一句,大星师显得有些恼火,不禁狠狠地抬手拍了一下椅背,看着镜子上的红点儿骂道:“妈的,苏有铭怎么还没死!”
=======================================
PS:感谢‘蓝天。698521097’2元打赏。
第四百章 两个女人一台戏
星陨大陆五大恒星境强者之一,大梁帝国的守护神,星殿殿主,苏有铭,于宛城郊野遭遇燕国强者围杀,这注定是足以被载入史册的一场战斗。
但事实上,有资格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
就连近在咫尺的大梁皇宫,也没有生出任何动静,更不曾派兵驰援。
朝园里面的人能知道,这是因为此事原本就是他们所谋划的。
可事实上,当恒星境的战斗正式打响的那一刻,这一消息就已经瞒不住了。
至少瞒不住站在这个世界最顶点的那些人。
比如大唐最负盛名的那两个女人。
大唐帝国的都城叫做长安,寓意为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所以这座王国的主人,同样是一个很美的人。
长安被誉为整个星陨大陆最繁华的都城,不管是另外两大帝国的人,还是诸如祁山的剑客,秋鸣寺的僧人,亦或者是天机殿的神棍们,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
长安的著名景点有很多,比如大雁塔,再比如古钟楼,即便是短居于此的异乡人,也能对其如数家珍。
但只有极少的人才知道,其实在他们的脚下,还有一座恢弘大气的地宫。
地宫内的阵法耗时百余年完成,光是每日专门用来维护大阵运行的相关人员便有上千人,但很可惜的是,他们常年不见天日,自然无法将这座史诗级宫殿的存在告知他人。
这是长安城最大的秘密。
如果他日这座地宫能够见得天日,便必然会被世人颂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当然,对于那些知道地宫存在的人们来说,他们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地宫面世之日,自然就是长安城破之时。
或许当这座地宫被建造的第一天开始,它便注定永世不见阳光吧。
李竹有些感慨地想着。
这是一个大概十八九岁的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地宫内生活了近三年了。
李竹姓李,这是一句废话。
但与此同时,李姓也是大唐帝国最尊贵的姓氏。
因为唐皇也姓李。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李竹与之并没有任何关系,否则也不会待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宫中,直至寿终正寝了。
像李竹这样负责维护地宫大阵的人,从他进来的那一刻起,如果想要离开此处,便只有一个可能。
死亡。
李竹还小,所以他的余生还很长,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座暗无天日的宫殿中生活数十年,这原本是一件非常令人绝望的事情,但李竹却与他的前辈们一样,心中的骄傲永远高于胆怯。
这是专属于唐人的骄傲,同时,也是宫卫们独有的骄傲。
如果有一天,长安被外敌入侵,城破山河乱,他们,便是这座雄城最后的防线。
亦是唐人最后的尊严。
所以李竹从来不曾抱怨过自己的命运,相反,他觉得这是自己无上的荣光。
与往日一样,今天地宫的工作繁忙且安静。
过往宫卫都沉默不语,只是专注地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李竹对于这样的画面早已习惯了,但与平时不同之处在于,今天大家的目光中都带着些紧张。
当然不是因为陛下的到来。
事实上,在过往的这三年时间里面,李竹曾经无数次见过陛下来地宫巡视,但正如外界所传言的那般,这位千古第一女帝其实并没有什么架子,相反,陛下一直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人。
“陛下可是知道我的名字,还摸过我的头呢!”李竹如此想着。
的确,作为一国之君,大唐的这位女皇帝竟然能记得每一位地宫宫卫的名字,这件事情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至于说如长辈对晚辈那般,摸摸头,鼓励两句,几乎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李竹此生的最巅峰时刻了。
“这么小的年纪便当了宫卫,辛苦了。”
“为帝国效忠,万死莫辞!”
这便是那一日的李竹与唐皇的对话。
虽然对于唐皇来说可能只是觉得这个小家伙长得很顺眼,顺手关心了一下,但对于李竹而言,却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喜事。
自那日之后,其余宫卫看向李竹的目光便无端多了些羡艳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