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若要仅靠我等解决此事,实在是难以成功。正是因此,所以我等方才需要赤凤军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抵御蒙古大军。这一点,你可莫要忘记了。”
“好吧,我明白了行了吧?”
朱宁又是一阵冷笑,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暗自生着闷气。
对他来说,这事儿实在是难以接受!
另一边,萧凤也带着杨凤还、朱玉真重新回到凤梧府之中。
这一路上,萧凤脸色始终是黑黑的,所以杨凤还、朱玉真也害怕惹怒萧凤,只好就立在一边,不敢动弹。
“那人,当真是你哥哥?”许久之后,萧凤将目光投向朱玉真,带着询问的意思。
朱玉真微微颌首,却自脸颊之上留下了两行清泪,诉道:“没错。他和我乃是一母两胎所生的孪生兄妹。只是他自小就是在妈妈身边长大,而我却被阿娘抚养长大。”
听到这里,杨凤还却感奇怪,问道:“妈妈?阿娘?这不是同一个人吗?我怎么听你说,像是两个人。”
“你亲生母亲乃是妾侍?”萧凤眉梢微皱,诉道。
关于这一点,她却是明白按照宋朝律令,凡是妾侍所生之子,皆要送与主妇抚养,并且自己不得与对方相认,而这个乃是为了确保夫妻关系稳定而指定的,至于妾侍如何对待,自然不再考虑之中。
那朱宁乃是女子,自然会被送到主妇那里抚养长大。
至于朱玉真?
她乃是女子,自然也就不受这个限制!
“没错。我阿娘本是妾侍,只因为他家主妇无法生育,故此才被纳入家中,其后诞下的一子,按照规定便被那主妇抚养。至于我?若非我阿娘努力,只怕我也早早夭折,更不可能活到今日。”
似是想到了往日场景,朱玉真目中变得柔和许多,诉道:“当然,也亏得我哥哥后来知晓身世,在他百般周折之下,方才为我和我娘寻了一个小院子住了下来。只是他小时候还挺疼我的,但是越长越大,他却对我越发疏远,直到一年之前我刚及笄,他便要我嫁与他人。但我既不知晓那人究竟是何模样,所以就偷跑出来了,之后的事情你们也知晓。”
第三十五章一段过去,一段孽缘
“你说什么?”
于那“济世为怀、中正传家”的匾额之下,一人高坐在那朱红色的案桌之上,对着堂下所述之人高喝呵斥。
两侧皆是立着一个个家丁,满是担忧的看着中央跪着的人,而这人正是朱浚。
此时此刻,朱浚虽觉双膝疼痛,但他却丝毫不敢起身,本是高傲的头颅更是垂的低低的,只能是唯唯诺诺的诉道:“对不起,父亲。您让我办的事情,我没有处理好。”
忍不住,朱鉴五指一攥,“砰”的一声手中瓷碗立刻崩碎,滚烫的茶水落在他手上,但他却毫无反应,只是双眉之间已然凝成一座山,就那么死死地盯着朱浚喝道:“那你告诉我,为何没有处理好?”复有感到懊恼起来,便道:“你知不知道,就因为那个孽女,让我被圣上骂成了什么样?竟然临近大礼时候,直接就逃出去了。平心而论,荣王之子赵孟启的身份如何配不上她?”
他口中所说的荣王便是当今圣人弟弟赵与芮,因为乃是赵昀唯一的弟弟,所以荣王可谓是享尽富贵。
又因为当今圣上赵昀并无子嗣,所以作为赵昀的弟弟,荣王膝下的几位皇子隐隐有立为太子的可能,以至于朱鉴开始有所反应,意图能够借助朱玉真和荣王之子赵孟眺联姻,进而能够令其家族,还有理学可以发扬光大。
但这一切全因朱玉真这一逃,让他的整个谋划彻底失败。
朱浚自知自己所行之事令朱鉴失望至极,连忙劝道:“父亲!我本来已然委托张浚,想要让他出动禁军,好将阿姐抓回来。本来已然临近成功,谁料到——”
“谁知道那萧凤突然杀出来?将对方给劫走了?”
直接插入其中,朱鉴一脸嘲讽,骂道:“若是当时候你将她送至荣王府之中,你看那萧凤还敢不敢闯入荣王府之内?本以为你能够将此事办好,没想到你这厮居然还因为那些儿女私情,直接坏了我的计划。今日若是不教你挨一顿打,我看你是记不住了。”手朝着旁边一伸,那随侍的侍从立刻便明白过来,取过一张戒尺过来。
见到那纯黑戒尺,朱浚双目连连晃动,透着恐惧。
他对此物可谓是熟悉至极,往日时候自己跟在父亲身后学习时候,若是稍有怠慢,便会被朱鉴以此物训诫一番,那滋味直到现在他都不曾忘记。
“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轻轻一挥,带出阵阵嗡嗡之声,朱鉴冷眼盯着朱浚。
一对黑眸颤抖着看着戒尺,朱浚咬紧嘴唇然后就转过身来,将衣带解了下来,露出了赤裸的背部。
背部之上,布满血痕,显然也不是第一次受这戒刑了。
“啪啪啪……”
每一下莫不是深入肌肤,令那血肉都似乎被火烫了一样,甚至于深入到了肌肉内部,伶人感觉只要稍微一动弹,就会牵引到伤口,令人感觉疼痛难忍。
而这样的鞭打,还未停止。
但朱浚却死死咬住嘴唇,更未曾露出丝毫声音,只因为他知晓若是自己因此哀嚎的话,那作为父亲的朱鉴就会越发严苛,然后施以更为残酷的惩戒。
窗外,一个女子将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但她也不敢进入其中,只因为她知晓这便是朱氏祠堂的宗法,而宗法是不容玷污的。
…………
临安城皇宫,慈元殿之内。
谢道清刚刚起床洗漱完毕,就闻到从殿外传来阵阵哭诉之声。
她疑惑之下,就令随身侍女前去询问,随后便有一人直接闯入里面寝宫之内,面容凄苦对着谢道清便是屈身一拜,央求道:“谢姐姐,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祁国啊,你来我这里作甚?”
谢道清仔细一看,立时便明了此人是谁。
她乃是祁国公主,乃是宋宁宗之女,和现在官家乃是同一辈分,只因为乃是宁宗老来得子,故此今年也只有三十来岁,平日里于谢道清多有来往,乃是妯娌的关系。
若要说起身份,却立时苦笑,旋即问道:“我这里素来清苦,也就只有一些我亲手做的点心。你若是想要祈求帮忙,却是来错了地方。”
“但若论此事,也只有你能帮我了。”
祁国公主面容戚戚,又道:“你也知晓,我那良人乃是朱熹后代,其家法甚是严苛。而在昨天时候,我刚刚回到家中,又见他父亲取出戒条,将其背部打的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说到这里,她又是掩面哭诉,显得特别的悲伤。
谢道清听着凄凉,便问道:“你是说朱浚?他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