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一届评花榜状元,究竟会花落谁家。
眼见此地热闹风景,赵昀也感到稀奇,却道:“我本以为此地不过如此,没想到竟然比我公布那状元郎的时候还要热闹!“
“那是自然!毕竟那些敢于亮相的,莫不是国色天香、美艳动人,否则如何能够艳冠群芳?“董宋臣笑了笑,自嘲道:“说实在的,若非咱家身材有恙,只怕也想要上去一趟!”
“你啊!莫不是后悔跟了我了吗?”
赵昀摇着头,一脸和气的问道。
对于这董宋臣,他却是相当看重,毕竟此人不仅仅善解人意,每一次都能够安排的妥妥当当,更重要的相当知晓分寸,从来不插手朝堂之事,尽管这些事情他从来都被蒙在鼓里面。
董宋臣诚惶诚恐,赶紧低下头来,回道:“陛下。若非有陛下赏识,只怕在下早已经横尸街头了,哪里还能这样游走在大街之上?而那些花魁,又如何会对街边一介乞丐投注眼色呢?“
“你啊,果然还是会说话!“赵昀笑道。
若是他的那些大臣,能够和这董宋臣一样,不仅仅听话,而且还能够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那该有多好啊!
董宋臣回道:“那是自然!”
只见远处一阵喧闹,赵昀一脸好奇的看了过去,只是因为那里人群太过拥挤,而他素来不喜欢和人接触太紧,只好站在旁边。
董宋臣心思通透,立刻便对着赵昀躬身一拜,诉道:“陛下,不如让我去看看?“随后便离开此地,挤入了那人流之中。
“唐安安,是唐安安!“
“本届状元,乃是唐安安!”
未等那董宋臣传来消息,整个人群一阵哄闹,纷纷叫起了这个名字。
听到这名字之后,偌大人流之中一个年轻俊杰踏步走出,口中充满笑意的说道:“哈哈。看来各位还是稍逊一筹,让我得了头筹!“
其余人一脸懊恼,很显然也是气急败坏了起来。
这评花榜虽说是为了选出最佳人选,但参与竞选的终究乃是妓女,既然是妓女就免不了要出来接客,所以那些妓女事先都会将自己的初夜售出,作为吸引恩客的一种手段。、
很显然,这位公子就是其中的一员。
因为重金投了唐安安,所以唐安安在获奖之后,也会作为一种恩赐,让他今夜入席,共享秦晋之好。
见到此人春风得意,众人皆是哀叹起来。
“唉!本以为今年能够胜过你,没想到还是失败了。”
“算了,只能等明年吧!也亏的这状元不能连任,要不然还怎么玩?”
“没想到。竟然是你博得了那位唐安安的头筹!“
那董宋臣也重新回到赵昀边上,一脸愧疚的回道:“官家。看来我还是迟了一步啊!“
“无妨!”赵昀摇摇头,又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天空,回道:“此刻已经深夜时分,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我们还是回去吧。”说完之后,他却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公子,眼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意味来。
董宋臣看在眼中,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一百七十三章协议成,忠臣离
翌日,再度来到勤政殿之上的李曾伯依旧愁眉苦脸。
昨日时候的辩论还历历在目,他也明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断然无法阻止那贾似道,心绪繁杂之下也弄不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只好站在殿下等候赵昀的到来。
殿上渐渐的站满了大臣,而那龙椅也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之中,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响彻大殿的口号之中,赵昀缓缓坐定。
和昨日时候分外不同,今日的赵昀两颊通红,似乎有着无穷精力一般。
李曾伯看着虽是奇怪,但心中却是安然,只需要陛下无事,那朝中自然也就可以安然无恙。
而在上方,赵昀等到坐稳之后,挥挥手旁边的董宋臣当即提起嗓子来。
“宣赤凤军使者张德义觐见!”
昨日时候太过匆忙,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故此在面对张德义时候有些措手不及,今日时候专门宣见张德义,也是为了讨论接下来的诸多事宜。
毕竟这所谓的祈赐子嗣之事,明面上乃是为了继承所谓的势力,但实际上来说,不过是宋朝和赤凤军之间的停战协议罢了。
赤凤军因为之前北伐之事耗尽府中库藏,就怕这个时候宋朝前来突袭。
而宋朝也因为北伐在即,害怕这个时候赤凤军齐兵来犯,故此迫切的想要稳住赤凤军,令其无法干涉北伐之事。
两者一拍即合,这才导致这种局面。
听到传令,张德义也踏入大殿之内,周围的大臣虎视眈眈,莫不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但他却视若无睹,只是对着那赵昀躬身一拜。
“微臣张德义,叩见陛下!”
相较于昨日时候,张德义这一次却要正常许多,显然在这之前做了一番功夫。
赵昀微微阖首,舒展开来的笑容,显示他现在很高兴。
“爱卿勉力。只是昨日时候乍然听闻你的要求,实在是让朕震惊。而这事情,也非是朕一人可以做主,所以才让爱卿少稍等一会儿。若是有所怠慢,还请原谅!”
张德义眉心一挑,却是想起他离开之前萧凤的吩咐。
祈求子嗣不过托词,最重要的乃是引诱宋朝北伐,好为赤凤军争取休养生息的时候,眼下见赵昀这般样子之后,就知晓对方心中只怕已经有了打算。
“陛下说笑了,素来听说临安繁华,今日一见当真是不同凡响。张某能得侥幸来此,实在是三生有幸,又岂有埋怨之理?”
张德义这话说的倒也不假,毕竟临安三百年积累,并非长安城二十年所能媲美的,尤其是正当元宵佳节,自然令他大开眼界。
赵昀顿感开怀,朗声笑道:“既然如此,那比之你们长安,又该如何?”
“临安繁华,乃天下文人景仰之地,更是五湖四海文气所聚之地,我昨夜畅玩其中,当真是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张德义眉梢微跳,随口回道。
说实在的,临安的确出色,毕竟乃是当时有数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中繁荣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人为之惊叹,但若说要和长安比较起来,却还是要差了许多,至少在张德义看来,的确如此。
那长安终究乃是历经十三朝的古都,其底蕴毫不逊色于临安,尤其是在赤凤军入住之后,更是数次大兴土木拓宽城池,如今人口已然超过百万,其内部更是修筑了数百上千里有轨马车,可供人员通行。
而在铁路修建之后,周遭城市人员纷纷涌入,更是令其不断扩张。
居于城中,每一位居民莫不是勃勃向上,以为只要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