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3 章(1 / 1)

鸣凤天下 破月乌梭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方面也没有动静。所以说,你又何必担心呢?”

聪明如余玠,当然也早就知晓自己若是和赤凤军太过密切,少不得被那些奸臣、邪佞所弹劾。

只是他心里面装着川蜀百姓,所以也对这些事儿并不在意,就算是临安方面当真为了此事发怒,那就将这条性命交出去就是了。

只要能够确保百姓安居乐业,他余玠做什么都能接受。

两人正说话时候,于府衙之外,传来一个不阴不阳、尖锐的嗓音。

“陛下有旨,还请余置制使快些出来领旨谢恩。”

众人听了顿时一惊,具是望向府衙之外,心中亦是忐忑不安:“怎么那临安这个时候到来?而且还指名道姓,直接说要余大人见面?”

大门缓缓打开,那咯吱吱的声音也让人听起来,就感觉汗毛乍起,甚是不舒服。等到大门终于打开之后,一缕刺目阳光射入堂中,众人具是微微皱眉,避开这炽热的阳光,目光凝聚之下,也见到了终于来到这里的天使,当然也包括他手上那黄橙橙的圣旨。

这圣旨,就和这三伏夏天的阳光一样,让人倍感焦躁。

“各位,久候了。”

太监似是察觉到院中变化,屈身对着众人一拜。

余玠神色平静,在座位之上站起来,对着这太监躬身一拜:“大官今日贸然来访,臣等未曾拜侯,还请大官原谅。”直起身子之后,方才问道:“只是大官,不知圣上今日传旨究竟有何用意?”

“余置制使说笑了。自家也不过是服侍官家的,哪里能够比得上列位将士冒着刀枪剑雨,守卫我大宋疆土?能得余置制使如此对待,已经足矣。”这太监轻声一笑,随后便将这圣旨抵到余玠手上,诉道:“至于这圣旨?圣上明言在先,自家自然也不敢贸然启封。至于内中事儿,还请余置制使自己一观吧。”

“我知道了。”

余玠皱眉,伸出手将这圣旨接过来,捏碎上面封泥,他却是将其展开,瞧了一会儿,不觉露出几分感伤来。

“义夫。这上面写的是什么?”王坚有些害怕,生怕里面所写的乃是自己所不愿意见到的。

收起圣旨,余玠长叹一声,看了一眼王坚,安慰道:“你放心,这圣旨里面所写的,并没有其他事情,只是要我入京述职而以。”复有有些感伤,看了张钰以及冉琎、冉璞两位兄弟,嘱咐道:“只是我离开之后,你们务必要看守好成都府,不得令之前事情再次发生,知道吗?”

众人齐齐回道:“我等遵命。”

余玠这才掉过头,对着太监诉道:“大官,我们可以走了。”

第六章长安新貌

“若是这样,那就奇怪了。”

王坚忍不住内心冲动,却是陷入妄想之中。

那太监许是有些焦急,却是对着余玠问道:“既然如此,那不知余置制使可否随我一同入京?”

“入京?”余玠点点头,诉道:“既然大官有此要求,那咱们就走吧?”

远处张钰眼见余玠即将离开,顿感自己好似失去了主心骨一样,一不由得踏前叫道:“大人!如今川蜀刚刚收复,百姓急需安抚,若是没有你从中斡旋,只怕我们顺利接受啊。”包括冉璞、冉琎兄弟,其他将士也是纷纷走上前来,央求道:“还请大人莫要离开,等到川蜀稳定之后,再行他事。”

众人眼中,莫不是带着期颐,看向余玠,只希望他莫要这么快就离开。

要知道这四川境内刚刚经历了蒙古入侵,如今川蜀之内群盗四起、匪患横生,还有那叛军始终占据城池不曾投靠,就连那些散落各自的鞑子,也远远未曾停止作乱。

若要让川蜀重新恢复往日场景,少数也得三五年的功夫才行,而在这个关键时候,临安却将余玠给叫回去?

这个,当真让人弄不清楚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余玠立时止步,却是看向太监,问道:“大官。你也看到了,我暂时无法离开此地,所以是否能够让我在这里停留数日,等到将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再行离开?”

“余置制使既有此要求,自家岂敢不从?”那太监颌首回道,神色异常平静。

记得允诺,余玠也松口气,又是重新回道府衙之内,准备接受赤凤军留下来的资料,而无论是安抚百姓、剿灭匪徒,全都需要他在此坐镇,不然就无法顺利进行。

至于那太监?

他眼见此刻没有自己的事情,也就从此地离开,回到了驿站之内歇息。

只是等到深夜时候,这太监却是取出一支信鸽,信鸽腿上绑着一张纸条,这纸条之上赫然写着:“余玠暗藏不满,意欲推辞。”的字样。带着这个纸条,信鸽扑棱着翅膀飞向临安,而等到它抵达之后,只怕又会惹来新的一阵风波。

…………

长安。

自成都府离开之后,赤凤军行了十数日,也终于回到了住处。

而这个古老的城市在萧凤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也变化了许多。道路两侧,多了许多新建的房屋,马路之上来回人群也多了许多,一个个交头切耳,好不快活。

置身此地,苏韵心中顿生别样风采,问:“这里便是长安?没想到这世界除却了临安,竟然还有这般繁华的地点?”

赤凤军撤军,作为其中一员,曾确自然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成都府,遂跟着军队一起来到了长安,而苏韵自然也一起跟随,跑到了这里。

“应当是的。”曾确答道:“毕竟我先前也没来到过这里。”

苏韵一脸好奇的看着街道上的一切,回道:“不过说起来,这长安却是比临安要整洁的多,而且还有许多新奇的事物。”

“哦?有什么不同?”曾确问道。

他出生时候,成都府早就陷入战乱之中,更未曾离开过四川,自然不知临安繁荣如何。

“就是这个。”一指铺在地上的轨道,苏韵更是颇为好奇的看着行驶在轨道之中马车,诉道:“这个被称之为有轨马车的玩意,临安就没有。”

他所说的马车却和寻常马车样式不同,宽度约有七尺有余,长度则为一丈三尺,上下分为两层,能够承载多达十来人。底下的四个轮子和安置在地面上的轨道紧密切合,确保能够在上面顺畅的运行。

而在说话时候,那马车就停在了路边,旁边等待的行人井然有序的走上去,各自挑选好座位做好。

等到众人坐定之后,马夫轻轻一挥手中皮鞭,两匹马儿也迈开步伐,拉着马车继续奔行。

见到这一幕,苏韵更是惊起,诉道:“而且这马车竟然让寻常百姓也乘坐?”

说实在的,他在临安数年间,可从未见过这般场景。事实上,因为宋朝缺马原因,马车一直都是稀罕的东西,就连大臣想要出行,也多是乘坐牛车,而皇室甚至闹出了无法五色马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