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 章(1 / 1)

混迹江湖开客栈 周八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到院中,刘元张嘴吐出一口白雾,就着院中大树,开始了他的自虐式修行法。

这段时日里,刘莽经常不在家,也不知在忙活些什么,刘元也不问,正好有时间练功。

闲暇时间一点没耽误,于三日前,正式跨入了纯阳霸体第三层的境界。

山荒刀法亦是更上一层楼,已然领悟了山刀第二式——江山如画。

荒刀第二式‘八荒之外’,也摸到了一点门槛。

刘莽在家的时候,他就出门继续去看客栈酒楼,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德郡大大小小的酒楼倒是吃了不少,吸取不少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再没看见上次那耍刀的汉子在街头卖艺,也不知是换了什么营生。

又是否是为了躲避那杜季,离开了大德郡。

......

大魏英武五年,小冬,漓阳县外,天空飘起了小雪,是年第一场雪。

显得有些格外的寒冷,尤其是行走在寒风凛冽的长道上。

“又接了这倒霉的差事。”一匹黄马嘚嘚的小跑着,马背上坐着个一身简易甲胄的男子,手里握着一根鞭子,正扭头对同伴说道。

“谁说不是呢,就按轮的,也轮不到咱们啊。”那同伴是一样的装束,垂着头叹息道。

两人中间跟着一条拉的长长的步行队伍,与队之人,皆是强壮青年,间或有几个中年背着包袱或木箱。

人人都是满脸风霜的愁苦之色,身上不过是多穿了几件薄薄的单衣,并不太能抵御寒冷。

拖着沉重的双腿,风大又累,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一准又是被谁给踢出来了,谁叫咱们无权无势,没一点背景。”

骑黄马的男子一脸愤恨的表情,越想越气,策马跑到队伍一侧,在空中挥舞着长鞭,抽的炸响一声,吼道:“快,都快一点,别他娘的给老子磨磨蹭蹭的。”

“都没吃饭是吗,恩?”突的眼神看到一人走的慢极,刷的一下,鞭子就抽在了那人背上。

后背一阵火辣辣的疼,柴听山霍然抬起头来,一双牛眼瞪着骑马男子,双腮鼓起,恨不得吃其生肉一般。

被这眼神看的一愣,转而更怒,一鞭子又甩了下去,这次抽在了柴听山的脸颊上。

“看什么看?快走!要是耽搁了日子,便是晚半个时辰,老子都要抽的你皮开肉绽。”

左边脸上迅速生出一道红痕,柴听山当即垂下头去,加快了脚步往前走着。

杀鸡儆猴,收拾了柴听山之后,男子又骑马往前行去。

在他看不到的背后,柴听山双眼看着那些骑马人的背影,闪过一丝果决。

这一行人,是从附近漓阳县等地抽调的,征召前往太清山,给当今圣上修建天子行宫的苦力,和一些用的上的匠人。

一年之期越来越近了,可距天子行宫落成,还差上不少,从各地抽的人是越来越多。

如今,天愈冷了,十足的苦差,没几个督兵愿来。

但相比起修那天子行宫来说,可是要好上太多了。这么长时间过去,太清山上累死在砖石下的男儿,不计其数。

频频有噩耗传进乡里县里,家家不过那么几个儿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谁心里没点怨气。

更是连点银子都没有,朝廷不过是发下一点抚恤粮罢了。

这不,又是新的一批人,在往那大山上赶了。

是日夜,天色漆黑一片,飘下的雪更大了几分。树叶枝丫上,白茫茫的一片。

营地里响起一片鼾声,值夜的督兵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

又冷又饿的,还连一口热汤都喝不到,前途未卜,担惊受怕,这样的日子早便过够了。

黑夜下,一双冻的乌青的大手,悄悄伸向了那打瞌睡的督兵脖子,用力一掐,后者顿时惊醒。

可这双大手的力道太大,他啊了半天也没发出过大的声响,翻了一阵白眼之后,脑袋一偏,死了。

柴听山轻轻将死者的身体放在雪地上,悄无声息的抽出督兵腰间钢刀,站起身来,举起长刀,雪夜下泛着凌冽白光。

这就像是一个信号,十来个未眠的壮年男子缓缓点头,从营地里爬起,猫腰往那几个督兵的点摸过去。

人一多,动静就大了。

“混账,你们大晚上的不睡觉干什么?”

白日那位挥鞭的督兵率先惊醒,一手从身前火堆里抄起一个火把,一手指着前方几人怒斥着。

咔擦一下,连刀光都没看见,柴听山从背后手起刀落,给那督兵抹了脖子。

滋的一道温热的鲜血飙出,融了地上白雪,红白二色在火光之下有些夺目。

“干什么?造反!”

第二百一十四章 碧眼

远在漓阳县境内,发生的这起如今看来还毫不起眼的小事,刘元自是不可能知道的。

即使是朝廷,也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得知这个消息,但想来也不会多么重视。

这是柴听山早就算准了的,是他们的空档或者说宝贵的喘息之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起事,并不是心血来潮。

还不止是朝廷的反应和应对措施,他就连之后的行动路线,甚至每一步的计划都算好了。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当太清山那边发现这批人未能如期抵达,连督兵也不见了人影时,已然过去了七天。

首先是派人出来追查,紧接着就是通知附近的乡镇县合力搜寻。

当漓阳县令得到消息时,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过是当做一般落草为寇的盗匪处理。

兴许县令还不会认为这些人比得上一般的盗匪,毕竟不过是些普通青壮罢了。

真正轮到县城展开行动的时候,已然过去了二十多天。

一伙人抗旨不去太清山,中途杀了所有督兵逃跑的事情,准确无误的传到了晴川县李长笛的耳朵里。

今儿天气不错,总算是看见了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李长笛站在院中,抬头望着天空,神色却是十分的凝重。

“快啊,真是太快了啊,想不到这种事爆发的比他们还快一步。”李长笛念叹道。

前段时间朝廷颁布的几项政策,明里惠民,暗削世家,他们谁都看的明白。

但即使没有这样的事情,反心,他们陕右李家也早就有了,否则他这位李家主脉之子,被逐出家门是为了什么。

右手五指握紧成拳,锤打着自己的左手,李长笛在院中来回踱步。

整个君临道乃三郡之地,他们李家在君临道虽说有部分势力,但自从天下划分七道之后,便有些被打乱了。

那点薄弱的势力越来越显得有些浮于表面,没扎下根儿,他李长笛就是来此扎这个根儿的!

然而君临自不比西南道,数百年来西南那一片都知道西岭夏家和陕右李氏。

任重而道远,李长笛所能依仗的,便是当初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