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1 / 1)

混迹江湖开客栈 周八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少都可以让王生直接从旗官开始干起。

大魏朝军阶分为将、尉、校、旗、兵,至于再往上,也只有在巨大的战事时,封过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听说最近这几月,东边的草原王庭又不安生。

待到朝廷用兵之时,类似于王大善人这样的,为军队资助一点军饷,让自己儿子混进军队,容易。

这便是刘元口中的条件,至于天赋,能当旗官是一回事,能当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军队乃最是讲究拳头的地方。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能打就能服众,此时王生的天赋便排上了用场,就他刚舞锤那几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行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大善人可不一定愿意让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从军。

不从军的话,难不成加入元御阁吗?这可算不上是个好去处,而且就现在的元御阁来说,多半是不吸纳新人了。

最后,刘元又想到了皇宫大内,一直想到了大内监的时候,摇了摇头赶紧停了下来,大好男儿当什么太监。

“恩,刘大哥的建议我定然会好好考虑的。”王生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郑重说道,不得不让刘元怀疑这小子神神秘秘的,莫不成真是捡到一本内功心法了?

想到这儿,刘元又不得不稍稍提醒一下,咳嗽两声说道:“若是那些来历不明的内功心法,你可千万习不得。”

“自然自然,我不会冒这杀头的风险。”说着王生还用手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两下,笑的轻松淡然。

最后刘元带着疑惑,被王生送出了宅门,回首又看了一眼大门,门前那二位还对他笑笑。

这位王家公子,应该是有心事,估计正在等他父亲回来,到时便会和盘托出。

就不知到时候,对他父亲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了。

心里觉着有趣,往回走的时候脸上自然露出笑容。

“哟,刘掌柜的,什么事这么可乐呢,也给我这个老人家说说。”迎面却是遇到一位熟人,常来客栈吃饭的那位怪老人。

也是后来,老人来的次数越来越多,相互熟悉之后,刘元了解到老人姓苗,独自一人,与刘元住在同一条街上。

“哈哈,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些事情,怎么您老今儿得闲出来转转?”刘元顺嘴问道。

“是啊,总在家里待着无趣,出来晒晒太阳也好,可惜今儿天公不作美。”苗老说着抬头,指了指阴郁的天空,此时已经有了片片乌云,说不准啥时候就要下雨了。

“行,您转悠,我就先回客栈了。”说罢二人分道扬镳。

分别了刘元之后,苗老独自一人走到了正平街春风亭上,站在木栏前,双目眺望的方向正是当初金大同死的那间宅院。

这个月苗老是第三次来这个地方,前两次不巧亭子上都有别人,今儿许是天色原因,整个亭子独他一人。

还记得上次,亭子上聚了不少的文士书生,聊些什么花啊鸟的曰来曰去,听的他老人家烦不胜烦,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走了。

此刻他双手背在身后,视线往前,苗老看的十分仔细,连宅院每一处细节都没有放过。

事情过去这么长时间,院中金大同的尸体早就已经下葬安息,但在下葬之前,也就是苗老刚来晴川县的时候,曾潜入义庄检查过金大同的尸体。

从拳头造成的伤势来看,击杀金大同的人,实力还比金大同略逊一筹,尤为古怪的是后脑勺的致命伤。

他得出的结论比那些人都还要来的详细,可即使如此,以他几十年的见识眼光来看,记忆中都找不到任意一个,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暗器。

但既然是暗器,联想到回峰派的身上总没有错,尤其还是在此地是君临道的情况下,所以苗老依旧住在晴川县没有离开。

当然,其中或多或少的有些天下第一客栈美食的原因,想到那些个吃食,苗老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当初主动要求来此,是觉得这事兴许会有趣,来了之后更是一点也不后悔。

堂堂元御阁的天级御使,跑来小小一县之地,当个密探,这不玩闹嘛,这也是当初应泉哭笑不得的原因。

可这人是苗老头,又都解释的通了,这么多年来,老人一直在做着玩闹的事情,有趣二字,才是推动他做事的原动力。

突的苗老耳朵一动,不巧,他听到了楼下传来的脚步声,又有人上来了。

杨审之手持一把油纸伞,一袭文士长衫,静静立在楼梯口,看着苗老头的背影,微微一笑:“快下雨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复盘

听见脚步声的时候,老苗头本来是不打算理会的,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可多,不必个个都在意。

但等到听见那人的说话声之后,耳熟,这声音太耳熟了。

“怎么,上来看风景吗?”老苗头转过身来,笑看着杨审之说道。

前者常去天下第一客栈,后者就住在客栈里,两人一来二去也算是认识。

“啊,算是吧,等朋友,顺便也是看看风景。”杨审之将伞立在一旁,找了个位置坐下。

听见这话,老苗头想起来了,先前亭上很多曰来曰去的文士中,似乎有眼前这位。

“得,也是快下雨了,我可没带伞出门,便先走了,省的再把我这把老骨头淋着。”

这话答的风马牛不相及,又想到老者有些耳背,杨审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老苗头说完便从楼梯走下,杨审之在后面挥了挥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望着那老人消失的方向,眼神里露出思索的神色。

这老人与他同样不是本地人,出现的又蹊跷。

像这样的事情本来是不必多疑理会的,毕竟晴川县乃是此地枢纽,多些外来人是常事。

可老人与他在同一条街上,也就多留心了些。

与这位苗老头接触多了以后,杨审之心里总觉得古怪。

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平日里相遇时的细节,老人都是一个平凡的普通老人,不过是稍微能吃了一点。

但就是这样才古怪,一个如此平常的老人,不好好在乡下老家待着,干嘛跑城里来住着。

当然,或许老人有什么秘密,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些都与他这个外人无关。

奈何,杨审之心里有鬼啊……

此刻透过亭子,看着老人远去的身影,往前靠了些,嘴里呢喃着:“是不是,得找个时候,稍稍试探一下。”

走过街角,杨审之看不见的地方,老苗头转身又兜了一个大圈子,从另外一条路,朝着金大同生前的住处走去。

他在那亭子上站过三次,充分了解在那个位置上看的见宅院哪里,又看不见哪里。

再加上他的身手,并不担心被此刻在亭子上的杨审之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