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这山上以后,经历的一系列事情,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试炼任务的线索。
零零碎碎的又十分纷乱,还没理清思路呢,人已经走到了孙木匠的住处门口。
由于孙木匠做的都是技术活儿,地位在匠人里算是高的,所有他独自一人住的小单屋。
还算不错,四下灯都熄了睡下了,刘元轻轻叩响了屋门。
屋内果然响起了孙木匠的声音,刘元没说两句,一听竟然是刘掌柜,孙木匠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进得屋来,二人黑灯瞎火的在桌边坐下,不敢点蜡又把督兵招来。
叙了两句闲话之后,刘元开门见山的问起了昨夜那个疯了的木匠的事情。
只听得孙木匠叹息一声又锤着膝盖,然后开口说道:“具体什么的我也不知,就是上山的那一夜啊,他听着风声走了出去……”
“之后,听说那一晚的督兵都疯了,然后便是昨夜……”好不容易遇到个亲切的人,孙木匠絮絮叨叨的多说了几句。
听到最后刘元皱了皱眉,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只知道那位木匠疯了的原因,应该与那些督兵有关。
“唉,也不知道老韩他被带走以后怎么样了。”孙木匠又自言自语道。
刘元没回答,但心里知道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突然想起一事,刘元又道:“对了,我看你们最近好像特别的忙呢,督兵也严格了不少是怎么回事?”问出了自己心头的疑惑。
“别提了。”说到这个,孙木匠咬牙切齿,然后才悄声说道:“朝廷颁布了一年之期,一年之内必须落成天子行宫。”
“什么!一年?”刘元眼神震惊。
恰好也是此刻,夜深露重,律的一声,两骑快马分前后停在了太清山山脚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七日
太清山的山巅上悬着一轮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覆盖着山头。
云雾道观都作朦胧,星星点点的莹光飞舞,似是萤火虫穿梭其间。
此刻已然深夜,快到天明的那段时间。头前一匹马上下来的男子身形不高却十分壮实,其后跟着的男子面容年轻俊朗,身负一把玉柄长剑雪白。
二人牵马快步行至山下,窦歧初上前几步,向依旧在山口把守着的长羽军出示了腰牌。
当日古分宗提出新进的玄级御使窦歧初三个字,被迅速确认通过。
但窦歧初终究还是年轻,只他一人恐不够应付,便又派地级御使石修与他同往。
天子行宫一事,是圣上直接下旨让他们元御阁从旁负责,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么两年多以来,用元御阁的时候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但这次上面主要还有紫薇山和掌印监的人,前者负责如何建,方位格局等,后者负责统筹。
而他们只需要保证天子行宫顺利落成,不被旁的意外事件耽搁,然而想来这巍巍大山之上也出不了什么意外。
对于紫薇山压在他们头顶,窦歧初一直很不舒服,可暂时也没有办法。
站在那山石修建的山门口,看着上面三个大字,窦歧初轻声念道:“太清山。”脑子里想到了,临行前古大人对他说过的话。
“知道这太清山几个字是谁刻上去的吗?”石修此刻也同样抬头看着。
“这还真不知,劳石大哥解惑。”窦歧初垂手站在门前,笑了笑问道,清风拂过他鬓角的发丝。
窦歧初知道石大哥不会无缘无故的问出这个问题,必有原因。
“这是当年咱大魏开朝太祖,亲自提笔写就,后由一等一的匠人拓上去的。”石修的嘴里不无唏嘘的说道。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荣耀,可到了如今道宗竟是连道统都被灭了。
太清山历史悠久,自是比道宗还要来的长,但在之前并不叫这个名。经过几代皇朝诗人的赞美,成名已久。
对比眼下的道宗,窦歧初想起了当下的元御阁,一时间有些沉默。
突然窦歧初清醒过来,抬起头来,轻声说道:“道宗灭了,可青山依旧在,这山门还完好无损,或许当初太祖写就太清山三个字,而不是道宗两字,是有原因的吧。”
最后这句话说的石修一怔,看着窦歧初神采飞扬,锋芒毕露的模样,无奈摇了摇头,苦笑着道:“走吧,上山。”
本是想提点他什么,没想到这小子会是这种反应,在暮气沉沉的元御阁内,窦歧初是那为数不多的朝气。
以两人的脚力,上山的速度可谓极快,一路上登山跳跃,天蒙蒙亮的时候,便站在了山巅之上。
问清楚了元御阁的住处,两人不再耽搁,迅速离去。
那间毫不起眼的屋舍内,出来一位黄级御使将两人迎了进去。
屋内,听他们说清楚了连日来太清山上的事情,又去看了那位木匠的情况,窦歧初顿时感觉到比他想象的还要棘手。
与石修相视一眼,同时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你们划出禁区的举动很对,把这些地都重点标注起来。”几人围在桌边的地图前,石进指着地图说道。
“大人,这些地方有些与咱们筑地边缘重合了啊。”一人提出疑问。
“如此也没有办法,咱们的目的是为了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谁有意见,就让他来和某交涉吧。”石修声音低沉,由于年纪大一些,心思里也存了一份稳重。
众人再无异议,并且迅速的落实下去。
而这冲突也是说来就来,当两人走到筑地开始和长羽军交涉,将巡视的范围缩小,并且把筑地往前挪时。
两个一身道袍的男子,手持拂尘装模作样的一挥走了过来。
先是对元御阁的人施了一个道礼,都是为皇上办事,面上得过的去。接着开口即道:“这天子行宫该怎么建,自有山主安排,并不需要元御阁的人指手画脚。”
说话却不怎么客气。
“你?!”两位黄级御使双目一瞪。
话还没说完,那道士已然将头转向了长羽士兵,不咸不淡的道:“不知在这太清山上,你们是听紫薇山的还是元御阁的呢。”
“我们听圣上的。”那士兵抱拳高举,巧妙的说完就离开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没有再理会元御阁的要求,因为听圣上的就是听紫薇山的,天子行宫该怎么建,圣上交给了紫薇山。
笑眯眯的看着那些士兵离去的背影,那道长无视了元御阁两人对他的怒目而视。
……
从孙木匠的屋子里出来之后,刘元一路上都在理顺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难怪这些天山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全是匠人和从各地抓来的壮丁,一年之内落成这么大的工程,可不就要如此吗。
当初他觉得新皇登基三把火,第一把烧到了江湖,这天子行宫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