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3 章(1 / 1)

无限道武者路 饥饿2006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最后一刻,依旧一身重铠裹身的王宗终于浮出水面,只见他一肩扛着一个硕大囊带,另一手则拖着三名被蛇筋捆绑串联在一起,昏迷不醒的仙秦将士,正是之前被郑吒杀散的几名人仙。

虽然仙秦试炼一向都是不吝人命的残酷,不过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伤损,依然规定了将重伤的将士救回,可抵军功,其军功大概等同于捕获六海蛇。

“他也曾经遭遇一场恶战!”注意到王宗身上的重铠已经龟裂破碎到和鳞甲差不多,宋天暗自估算,“七海蛇贵重程度是六海蛇的四十九倍,所以多救回几人也是杯水车薪,他如果要混入前三名,至少还要多猎杀一只七海蛇!不过即使以他的能耐,机会也不是很大。”

事实上早在试炼开始初期,宋天与米谢丽就先下手为强猎杀了三条七海蛇,而其他人仙也乘势成功猎杀了两条,但自这一番打草惊蛇后,所有高等海蛇就全数缩入深海,捕获的难度大增。他也曾深入三千里以下的海域,在体验到七海蛇制造的“黑洞”的威力,又现八海蛇出击的迹象后就知难而退。这块难啃的骨头,想来即使以王宗的能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啃下来的。

在军功计算中,十条一海蛇的蛇筋蛇胆合计一聝(音guo,“或”指“边防巡逻”。“耳”指敌人耳朵。“耳”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防战斗中击杀入侵者,割下其左耳以表功”,沿用为仙秦军功计算单位),?百条一海蛇的蛇筋蛇胆合计一馘(音guo,以级数量评定功劳,就是“馘”,书里干脆假定十聝为一馘)。而两海蛇折算的军功是一海蛇的四倍,三海蛇又是两的九倍,四为三的十六倍,五为四的二十五倍……以此类推,一只七海蛇的蛇胆蛇筋,已共计军功二十五万四千零一十六馘,若是生擒,军功还要平添三成。至于八海蛇的蛇胆蛇筋,折算成的军功之大已是无法想象!所以胜出的关键,终究还是在质不在量。

而宋天很清楚,“重水涤血”与“琉金塑骨”两重强化结合的名额最多只有两到三个,绝不可能更多,只因罗应龙提供的,结合两者关键媒介也就只够这么多!

(这章少了点,下章争取春节更)

第六百五十七章 真空纳海

一位丰神俊秀、道袍飘飘的少年道士正盘坐于一柄巨大的湛青色古剑之上,古剑制式粗朴无华,表面毫无半点雕琢鎏金痕迹,只有一道道岁月沉积的青铜锈迹蜿蜒,仿佛一幅古意盎然图腾纹。

相对于少年道士来说,这柄古剑简直犹如小舟般大小,盘坐其上,如乘轻舟,被水波载着漂浮晃荡,说不出的潇洒出尘。距离古剑不远,却是一尊当真犹如山岳般巨大的青铜古鼎。

少年道士一派仙风道骨,冠玉般的脸上却有着不少胡茬唏嘘,头上也不挽道髻,而是随便弄了个有些凌乱的平头,盘坐的姿态半坐半躺,很有些不修边幅的随意。只见他懒洋洋地伸手在头上抓了抓痒,忽然用力一拔,从自己头上拔下了三根头发。只见那三根头发虽然是纯黑色,却有着若隐若现的细碎金芒闪烁,仿佛渗入了细小金砂。

拔了自己三根头发在手,少年道士忽然将手凑到自己嘴边,用力一吹,只见三根头发竟在随风飘荡之间一晃化为三柄金灿灿的长剑,剑刃薄如蝉翼,锋刃淬厉,飞在空中,夭矫灵动,腾空飞舞,时而剑刃互伐,剑鸣铿锵,火星四溅,交错耀明。

片刻之后,少年道士似是嫌看不过瘾,又随手拔下几根头发依样而为。四周金剑渐渐化为百道金光密密交织,金刃破空之声连成一片,又不乏高低起伏婉转,直如奏乐一般。

正自得其乐间,忽然只听有人说了一声:“鼎室正要启用,罗先生若是无甚要事,还请自出鼎室,勿要烦扰!”

少年道士闻言只吹了个口哨,就像唤回宠物似的将漫天飞舞的金剑全部收回头上,紧接着纵身一跃,从巨型古剑之上跃了下来,立在水面之上。

这一跃只见他的人迅速变大,身高在一瞬间高了数十倍,相比之下,原本被他当成小舟的古剑变成了正常大小,被他轻松背在背后。而在他身侧,一口大鼎虽然仍有丈余高,但已不再显得太过庞然。只见大鼎方形三足,表面有河川海涛之纹,各面都雕有龙首,每个龙首都有一道水流源源不断喷出,注入淹没了半个鼎的水面,其水清冽,却也看不出什么不凡之处。除此之外,四周皆是圆形的铜壁,好像处在一件大型无盖盛水铜器之内,而大鼎则立在铜器的正中。

少年道士将身形变大之后,随即向上一跃,下一刻就见他从又一口巨鼎内跃出,又落入另一处同样中间立鼎,底下浸水,四壁成圆,与之前无论大小结构都别无二样的场所,仿佛内外空间循环了一般。

如此一连跃了八次,待到最后一次,少年道士终于彻底跃出了环环嵌套的鼎外,向早已等候在外的王翦满不在乎地笑问了一句,“已经有了结果了吗?我就问一下,这次试炼前三名里白虎军占几个啊?”

虽然问得并不客气,但听起来却没有什么挑衅之意,倒给人一种想问就问,并不掺杂心机的率真直爽之感。

王翦也不以为意,只是淡然回道:“军功统计的最终结果还未出来,不过你们这次来的人中,那名米副督看来已没什么指望了。”

“什么,她又玩砸了……”少年道士听得愣了一愣,又无所谓地耸耸肩道,“算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罗先生果然率真阔达。”王翦含笑赞道,“这看来也是罗先生道性功体之基,如此肉身方能大小如意,随心幻变,尽得金水两性之妙,只可惜终非我人仙之道,难以尽启炼窍妙用,却是有些遗憾了。”

少年道士饶有兴趣问道:“我所知的功法都只修三百六十五周天主窍,其余皆为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医学中随个人体质与病患不同而各异),可修也可不修,多修也只是多储些元气,让法力更浑雄些,不见多少妙用。不过只修三百六十五周天主窍,已足以让肉身金刚不坏,法天相地,变化自在,你们多修那么多,自身却一直是血肉凡躯,连变化自在这一点都颇为艰难,又是何苦?”

王翦嘿然失笑:“肉身变化只是末节,我人仙之志又何止于此?正如‘重水涤血’与‘琉金塑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