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汤太师,或许可以将灵珠子依托在闻仲门下,做其弟子,换取庇护。”
女娲心中念头转动。
心念定下,女娲当即出了女娲宫,取得碧游宫,和楚明商议,对于这等小事,楚明自然无不应允。
……
闻仲作为当朝太师,公务颇忙,这一日,他处理完事务,沉沉睡去,随后便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古朴的道宫,道宫之上上书碧游。
“弟子闻仲,拜见老师!”
闻仲入得道宫,见到道宫之上高坐的道人,当即拜下。
“当即神仙杀劫起,六圣并封神,凡圣人门下,皆有红尘之厄,杀罚临身之危,而今女娲娘娘坐下灵珠染上神仙杀劫,转世人间,却是与你有一段弟子之缘!”
“三年之后,你可去陈塘关,收其作为弟子,完成这一段师徒缘分。”
“谨遵老师教诲!”
闻仲再拜,随后却是陡然醒来,发现自己依然在自己的房中,之前的种种,好似一梦。
不过闻仲却是知道,那是圣人以印梦之法召见了自己。
……
“我不是被镇压在东海海眼么?!”
申公豹夜里惊起,看着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心中不禁惊疑。
如今的时间点,他已经随着姜尚的离去,一同下了山,来到了人间。
在他的记忆里,自己分明因为挑拨同道阻碍封神,最后被元始天尊惩罚,镇压在了北海海眼,遭遇折磨,永世不得超生。
那海眼之中的日子着实煎熬,可谓是有万般苦楚,不过在这般的境遇之中,申公豹却是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并不简单,乃是天地无量量劫的主角之一,身具劫数根性。
于困厄之中,他更是自悟劫运黑莲法,以劫运修行,作劫成道!
“不过,我的记忆好像有点出入,那个未来里,好像没有多宝提剑砍准提一事?!”
申公豹细想起来,却是发现有些不对。
“或许这就是元始天尊曾经说的,未来有诸多的可能性,纵使圣人也不能全知,我只是见到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申公豹心念转动,却是知道自己这是得了大造化。
他却是知道,如今无量量劫起,就连圣人都无法预见未来,而他却是见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这该是多大的优势?!
“我已经身在劫中,避无可避,何况以我的禀赋,若是按部就班,也只能如那姜尚一般,难成仙道,反倒是我记忆的劫运黑莲法,若是真能成就,日后我将大有可为,莫说是长生不死的金仙大道,纵使是准教主乃至是教主之境界,都未必不能成就!”
申公豹心里暗暗计较。
“这个无量量劫,我是主角之一,在那个未来里,真说起来,我的所为尽是促成了封神之事,但饶是如此还是被元始镇压了海眼,既然如此,我不若以劫数练法,未必不能争得那一线大道生机!”
“那个未来里,我是投了成汤,这一次我就投奔周国,正好用那些敌手的性命,成全我的大道!”
“我这顺应天命,到时候元始天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时运无常,现在既变,未来也定然会生出变化来,我未来的记忆做参考可以,但若将之当做金科律例,却是取死之道了!”
申公豹此刻想到自己在北海海眼之中手遭受的苦楚,却是恶从心中起。
既然元始先不仁,那就不要怪他不义。
在参悟出了劫运黑莲之道后,他却是明白自己那一句道友请留步有多么厉害,只要不是圣人,都能被他说动。
这却是申公豹起了报复的心思,他心知元始常把顺天应命挂在嘴边,这一次他倒是要看看,顺天应命,一众门人弟子尽数遭劫之后,元始会做何想。
不过,申公豹知道圣人的神通难以揣测,是以也也不敢直接表露出来。
甚至他也不准备现在就去西岐,而是打算等姜子牙入西岐之后,他再以师兄的身份前去助拳,他和姜子牙本是同门,这么做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能说个不是出来。
只要他不说,又有谁知道,忠心耿耿为西岐的他,会是最大的二五仔?!
被压在海眼之中漫长岁月的经历,让申公豹的心智得到了巨大的成长,而今更是胆大包天的想要坑圣人。
这也是申公豹知道,圣人掌天道枢机,凡事都要师出有名,特别是元始不是西方那两个没有面皮的圣人,他顺应天命,讲究规矩,就算事后元始知道问题所在,也不可能直接拍死他。
要是换做其他的圣人,申公豹反而不敢这么作为了!
()我有一块属性板
第445章 诸事改易
姜子牙下山,投奔了自己的义兄,他的姓宋,名异人,家在朝歌城外离南门三十五里远的宋家庄。
宋异人,家中财力雄厚,且为人热心,重情重义,虽四十年不见,但和姜子牙也无半点疏远,反而是为其张罗各种事情。
姜子牙被元始天尊赶下山,心中也是迷茫,元始天尊对他言天数,却是然他知道商亡周兴,还有些时日,在这之前,还不是自己出动的时候。
是以,他竟是在宋异人的安排下,直接成了一门亲事,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姜子牙拗不过,只能应承。
姜子牙虽然已经七十有二,但女方也是六十有八,七十二岁的童男,配上六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倒也是相得益彰。
不过,成亲之后,姜子牙依然想着自己大道之事,长生之想,时刻想念昆仑,只是他既已然下山,如若无故,却是不得回转,也只能空想。
“这朝歌城正是好气象,家家安居人人乐业,当朝人皇更是励精图治,更胜先皇,哪有半点灭亡之兆?!”
姜子牙挑着担子,见得朝歌城中的景象,心中却是不禁转过这般念头来。
所谓见微知著,望气之道不外如是,虽然在玉虚宫四十年,他只学了些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炉、炼丹之类的杂学,但好歹也是躲过了风灾的人,得了几分望气的本事。
要说起来,玉虚宫门下亲传弟子不多,但那不入门下的记名弟子却是数不胜数,当然,这样的记名弟子,却是很多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元始一面。
姜尚若不是被选为封神之人,要么只能仙道不成,黯然下山,要么只能老死玉虚宫中。
不成金仙,寿元终有尽头,姜尚根基浅薄,福缘不够,躲过风灾之后,法力便再也难以增长,修行无功。
姜子牙却是知道,当今人皇,行仁政,查己身,轻赋税,纳人才,诸般作为,无一不是明君之相。
甚至就连三千后宫,人皇亦是之慕皇后一人,不做他心。
不过,姜子牙还是相信圣人的神通,既然元始天尊言商灭周兴,那么命数一到,商国自会崩塌。
是以,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