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驾驭遁光而走了。
即使如此,面红耳赤的青年道士,一路上仍是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因为在他的手上,一柄玉质小剑,正在熠熠生辉的闪烁着琉璃般的光泽。
所有人都认得,那是传讯飞剑。
难到程乾那个叛徒已经被抓到了?看见的人都在议论纷纷的猜测着。
“许玉!何以这般急躁!”这时一名仙风道骨般的中年人,正好从正殿出来,恰巧瞅见了急色匆匆的青年道士。
“悟尘师叔祖!”许玉连忙施礼道。
眼前这人虽然面貌年轻,但可是蜀山三大掌权人的悟尘真人,在两百年前,刚刚渡劫成功,成为蜀山第三位劫法真人。
在修行界衡量一个宗门是否具备大宗大派的气象,劫法真人是首要条件,其次便是真人级别修行者的数量,最后才是宗门的历史和底蕴。
蜀山剑宗这几百年之所以能压制其它五大宗门,而一举成为道门的魁首,三位劫法真人的实力,可不是开玩笑的,再加上蜀山原本就是以剑修为主,其攻坚力量,堪称天下道门之首。
关于悟尘悟剑的过程,修行界乃至其本宗都是一个传说。
前三百年,以竹为剑,踏遍天南地北,一心观天下,以红尘为磨刀石,激励道心,通达明镜。
中两百年,以石为剑,自藏于山川大泽之中,洞悉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以磨其性,坚若磐石,其剑如人,内敛其华,不争锋芒。
后三百年,取北极寒光铁而炼制成剑,名曰,出尘!锋芒如剑,不再含蓄,六剑斩天劫,坐地化劫法,有人称,此乃蜀山最强剑!
尽管许玉是当代蜀山掌教的亲传弟子,辈分极高,但是面对悟尘,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将手中的传讯飞剑举过头顶道:“有急令求见掌教真人!”
“可是悟性师兄那里的事情?”悟尘颇不以为意。
对于程乾的叛宗离道,他悟尘虽然不爱管门中事,可也知道个大概,毕竟这是蜀山近几百年,签发的第二枚夺命金牌。
“回禀师叔,不是。”许玉犹豫了一下,刚想再说,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声音道:“师弟,许玉,进来说吧。”
悟尘看了许玉一眼,面色上没有什么变化,转身又走进了大殿之中,至于许玉则是对着大门的方向拜了一礼,这才赶紧跟上。
大殿之内,没有想象中的奢华,却是简单精简,给人一种仙家道府该有的气象。
一十六根白玉大柱,根根一般的粗细大小,上面阴刻着飞仙横剑当空的景致。
最上面,则有一尊蜀山开派仙尊的白玉雕像,栩栩如生,气息若剑仙,给人一种凌厉至极的感觉。
至于蜀山剑宗的当代掌教真人悟世真人,就端坐于祖师的雕像之下。
这时的许玉连忙上前行跪拜礼,将传讯飞剑端举过头道:“禀掌教,有急讯!”
不见悟世有何动作,飞剑嗖的一声不见于许玉的手中,再出现的时候,已经出现在悟世真人的近前。
只是神念一扫,悟世便已经知晓了掩藏于飞剑中的信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对自己这位掌门师兄很是了解的悟尘,眉头一挑道:“事情很大?”
悟世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神态已经恢复到先前波澜不惊的神态,说了一声:“你自己看吧。”
悟尘并没有召回传讯飞剑,而是神念一动,却是忽然的笑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趣,有趣!”
“嗯!”了一声,悟世并没有多说其它,而悟尘却道:“那山涧我有兴趣。”
这一次悟世嘴角勾起,莫名的出现了一抹笑容道:“难得!”
悟尘不再说话,看了一眼许玉,又是说道:“良材美玉,需要雕琢,玉不琢不成器!”
这话说完,在许玉一阵莫名其妙中,悟尘便已经出了大殿。
悟世看着悟尘的背影会心一笑道:“不错!”
次日,蜀山剑宗发出了第二道夺命金牌,却是由当代掌教真人亲手签发,金牌的背面只有三个字,李小意!
天下哗然,一连两道夺命金牌,这是蜀山剑宗近千年内从未有过的事情,而最让人疑惑不解的是,这李小意又是谁?
第二十二章 交易
天下众峰恍若星辰,可能称得上是神山的,唯有昆仑。
亿万年的修真,千万年的昆仑,这是流行在修行界里的一句话,可惜的是,却不适用于当下。
日落西山的昆仑,虽然还与忘忧宗,龙虎道,大衍门,天云宗,蜀山剑宗并称为六大道宗,但是逐年势弱的昆仑,早已不复往昔。
周边林立的各类中等门阀,都有跃跃欲试的想要取而代之。
其中以天荒门的呼声最高,这让昆仑的长老们,始终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若不是有当今掌教真人玄云,仅此一位劫法真人坐镇山门,怕是昆仑早已沦为二流门阀了。
此时的昆仑大殿,气氛紧张,掌教真人玄云坐在上首位,其余四峰首座,位列左右。
“蜀山剑宗这么做,肯定是故意而为之,明明知道缠玉诀对于我宗的重要性,还要追杀李小意,居心叵测!”坐于右首天幕峰首座道景,一脸不忿的说道。
“人家欺负的就是你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孙倩已经将李小意带上昆仑山,他蜀山剑宗还有何话说?”翠微峰首座道临冷言冷语道。
他这话一说完,另一旁的一位白衣女人则是冷哼了一声:“师兄的意思是我这个做师傅的没当好,以至于孙倩学艺不精,才遭了李小意的暗算是吧?”
道临转过了头,没有再说话,反倒是另一边儿的风岚峰首座道均真人打了个圆场:“道萍儿师妹,道临师兄不是这个意思。
顿了顿,道均继续道:说来蜀山剑宗如此做法,就是忌惮我宗,眼下要紧的,不是把责任推给谁,而是要找个方法快点儿补救。”
“说的轻巧,一条漏网之鱼,已然入海,哪里去寻!”道临一脸的烦躁不堪。
而众人也没谁再接话,正如道临所言,天下之大,这次李小意还真是泥牛入海,难寻踪迹,不过上首座的玄云真人,这时突然发话道:“也不是无法可寻!”
就在李小意成为修行界里的话题人物时,远在边陲的近郊,一位身穿黑色道服,头戴一顶草帽的少年人,正顶着炎炎的烈日,往着南方的一个小镇走去。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道士身后,斜插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古刀,显得不伦不类。
本来已经快要走到凡临城时,少年人脚步一滑一拐,却是往城门偏北的地方行去。
待到无人处,少年人一拍腰间的黑色稠袋,一面杏黄小旗,便被其握在了手里。
寻了个方向,手中小旗一摇,身形也随之滴溜溜的一转,便消失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