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11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是同性恋呦,这可是艺术大咖的禁忌……”

杜雯听出来这位老师对万长生的调侃,笑得可是花枝乱颤。

万长生眨巴下小眼睛,心想老子长得帅还年轻,怪我咯?

应该说老教授是羡慕少年郎啊,谈笑风生中就把课上了,人家还很负责的带了笔记本电脑,人少就不用投影仪,直接在屏幕上翻页PPT:“这是他的第一张成名作,二十岁时候老师在画这张基督受洗图的时候病倒了,唯独剩下这个角落的孩子没画,只能让他捉刀替枪,喏,从此以后,他这位有血性的老师再也没有画过画。”

万长生和杜雯一起噗嗤。

真是就怕人比人,气死人。

这么张西方宗教壁画,对于长年累月也在寺庙里面画壁画的万长生来说,还很亲切。

可画面中央的两位主角,外加另一位孩童的形象,单看起来都还挺不错,说得上高手,偏生旁边跪下手捧法袍的小天使,脸蛋上都透着圣洁的光芒,为整个画面添色,同时也让其他部分失色黯淡,跟这个人物比起来,其他部分都格外呆板,充满了宗教图解的插图味道,而不是艺术。

真正的喧宾夺主可能说的就是这位了。

万长生差点没把自己的头凑到屏幕里面去!

神韵!

这就是中国画里面强调的神韵,对方哪怕也是用极为写实的西方绘画手法,却展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精神领域。

这对于从未接触过西方绘画大师作品的万长生来说。

不啻为打开了一座巨大的宝藏!

两三个月前,刚刚接触素描色彩时候那种还有点轻视的自视甚高,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现在他只想舔屏……不,是捧着这张画好好钻研。

杜雯轻轻拨下发丝到耳后:“老师,这张画,现在还在吧?”

老教授对女学生偏爱些,和颜悦色:“对,现存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我前年去文化交流的时候还看过。”

杜雯就拿手边随便抓到的长画笔,打万长生伸长的脖子:“上课呢!考完了我们过去看现场,学无止境的,这就是睁眼看世界的意义,别成天就盯着你那巴掌大点小地方。”

对这种三娘教子的口吻,老教授听得大乐,《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些著名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壁画界的小后辈,对大佬有了更加崇拜的叹服。

原来艺术世界,还有如此广博精深的世界,曾经以为碑林、观音庙就是全部的世界。

实际上那真是一点点狭隘的空间。

自诩为天才的万长生,看看达芬奇才知道自己啥都不是,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七千多页的手稿如果在当初全部发表,被评论为世界将会前进一百年。

以前的自己,就是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

还好杜雯这天鹅把他从井里给叼出来。

曾经的他最多翻看过美术用品店卖的那些考试指南,怎么最适合考生的那些基础范画,从没想过去看什么名家名作。

特别是西方美术的那些东西。

因为他本能的有种偏见。

老祖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西洋番邦都瞎几把搞些什么玩意儿的根深蒂固,对于万长生来说其实有点必然。

但他其实是不狭隘的,特别是他能欣赏啊。

看见这些顶级大师的作品,立刻有种相见恨晚的急迫心情。

他甚至感觉到自己要厚积薄发的冲破点什么。

眼神专注而沉思。

这样的男生,确实当得起旁边女孩儿的喜爱。

老教授都点头了。

84、殿堂

冷静的人往往就是目的性非常明确,不会浪费精力到无用的事情上。

万长生之前对西洋画甚至因为考试的原因有点厌恶,听老童、赵磊磊他们聊起艺术也更多是围绕中国传统,对他们抨击西方美术的有些论点,其实根本get不到那个层面。

他压根儿就没接触过。

加上这几个月来到培训学校,直接被杜雯带到外面合租,离开了普通学生之间的环境,就少了很多全方位接触的机会,杜雯自己也是个美术外行啊。

所以他俩在公寓从来不谈论什么美术大师,赵磊磊可能就是万长生迄今遇见最大的前辈了,但他也没想过去找赵磊磊的画来看,人家是画油画的,跟自己无关。

万长生从来没在这些不知晓的事情上面耗费注意力,他只看考试范画习作。

现在终于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是没有,而是自己眼界不够。

半天的专业史论艺术课程结束以后,万长生立刻打车去电脑城,买了部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忙不迭的搜索到达芬奇的素描作品,特别是他那张著名的自画像,在出租车上就看得目不转睛。

下午再上课的时候,万长生已经开始学着那种化繁为简的笔法,开始大幅度改动自己的素描绘画!

相比他之前精准打印的风格,开始多了些飘逸的东西。

老实说,对于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要参加美术学院校考的考生,这样临阵换枪的改变风格极其危险!

可出现在万长生这里,大家仿佛觉得已经理所当然,叹为观止的挤在他那小板凳后面,看万长生减缓之前的打印速度,终于有点字斟句酌的味道,调整着勾画素描,其中甚至有些他那白描中的长线条。

考生们都有点吃不准了,这到底是素描,还是速写?

速写本来是快速勾勒形态的手法,可万长生本来动作就快,人家画个速写的时间,他硬生生的能再多画点五官细节,这就有点古典西洋画派的素描手法了。

素描则要求完整得多,但考试素描因为时间较短,仅仅也就是要求三小时内,有个相对具体的人物或者石膏头像就行了,这跟很多专业学科里面动不动几十上百小时的长期素描习作相比,其实也有点像速写。

或者说本来素描、速写就是相通的,都基本是单色创作,只是前者更强调造型、明暗的立体效果,后者在乎是动态、神韵。

万长生画出来却把两种都有点融合了。

简化的素描,深入的速写。

明明画的是石膏头像,却隐隐然带着灵动生气!

陆涛探头看得笑了,有些摇头。

艺术天赋这种东西就这样,旁边人辛辛苦苦在琢磨、钻研想提高点画面改善,他却duang的一下随意就改变了模式方法!

就跟普通程序员在艰难的一点点打补丁,想让程序运行起来更加优秀。

总有些大拿却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