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0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则要求必须是杂货、文化用品等摊位,不许摆吃的,因为不好打扫清洁,而这边的摊位每天象征性的缴五块钱即可。

整个旁边的商业区,将会拥有超过一百二十家店铺、酒吧、咖啡厅。

所以很明显,从贴着剧组字样的车队回来,能感觉到周围市民们立刻围上来探头看的眼神里面,多了很多可以称之为希望的东西。

演员们对眼神最敏感了。

以往这边街道,最喜欢聚在路边打牌下棋打发时光的闲散市民们,现在显然很清楚这个剧组会给这里带来什么。

所有一切他们之前好奇打探,到处传递八卦猜测的老厂区变化,现在非常清晰的告知他们了。

中国的老百姓,真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容易满足的人。

给点地就能种菜,给个摊位就能养活一家人。

观音庙的核心就在这里。

庙只是个集中点,把热闹人气集中在那个庙前广场,古时候就是远近八乡最大的集市,更不用说庙会时候的盛况。

这才能带动周边乡村的商业经济。

那些深奥的经济大道理,老祖宗们不懂,但千百年来,观音庙就是用这种模式养活了一方水土。

万长生相信这种模式移植到钢花街道,一定也会给这里带来新的活力。

所以他是胸有成竹的。

还没完成呢,已经有条不紊的把希望带来这里了。

于是等剧组成员们随着打开的铁门进入到里面,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就能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来真是需要重新评估美术人才对社会的意义。

也需要重新评估对万长生的看法。

商务车里面只有一片片的感叹“多少岁?看看万长生才多少岁……”

“我说怎么导演的事情都能抛开不管,看看这种场面,拍电影确实是小事情。”

“老宋你那女儿,约过来吃个饭嘛,可惜我只有个儿子啊……”

副教授在调侃感叹声中悄悄的看了眼女主角。

钟明霞的眼里,真的只有平静,然后把手里攥着的浅蓝色笔记本捏得更紧了。

506、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林楚妮也跟着剧组回来了,不过和大多数演职人员下车以后迫不及待的跟着先期人员到处参观,感受变化有点区别,她溜达着到门外去那些宣传信息看了一圈回来。

正好看见还没拆掉大门围墙的广场口,那一层楼多高的雕塑,用塑料薄膜跟乱糟糟的草绳捆绑得严严实实。

乍一看像个搬运送过来的巨大箱子。

仔细一瞧,下面又有基座,应该是放在什么底儿上,边缘悬空了二三十厘米高度。

这姑奶奶就有闲心蹲下去顺着下面边缘摸摸,确认是个固定在现场的东西。

然后就有点琢磨了。

刚才在文创园示意图上,就看见这园口广场上,有个雕塑示意,但喷绘上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现在围着走了两圈,就摸出手机来给万长生打电话:“这广场上是你的新雕塑?”

万长生说啊。

林楚妮问为什么没拆开。

万长生纳闷:“不为什么,围墙还没拆除,大门都还在,拍电影也没完成,我这么早早的拆了干嘛。”

林楚妮特立独行:“我帮你拆了看看吧。”

万长生鄙夷:“你可真是闲得慌!”

林楚妮呵呵:“这一个月在乡下确实闲得慌,我拆了啊。”

万长生是无所谓的:“随便。”

林楚妮挂了电话就从自己的双肩包里面找出把小刀,很精致的那种观赏刀,她却用来小心的割断二指粗的草绳。

然后就在周围空旷的广场上,慢条斯理的围着建筑转圈圈,一点点把草绳拆开,就像拆生日礼物那么有耐心。

甚至还把拆下来的草绳堆在一起。

这在空荡荡广场上转圈圈的女生,很快就吸引了剧组其他人好奇围拢:“啥呀,这是什么东西,妮儿你拆什么呢?”

林楚妮解释了:“牛逼吧,当导演,当校长,这才是他正儿八经的身份,当雕塑家,我们新校区那门口的雕塑不也是他做的么?”

于是大家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不过还想跟着七手八脚拆除的时候,林楚妮却说要对艺术时代的二进制代码。

非常浅显易懂的表达了古老篆刻和现代社会的融合或者蜕变。

更是象征了特钢厂,这边老厂区的脱胎换骨。

这就是万长生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琢磨的中西合璧,新旧交融。

从艺术性上面来说,比那尊舞台雕塑要淡一点,商业气息或者说普通人能够看懂的内涵,则更加浅显一些。

万长生在竭尽全力的想让自己这些作品也要接地气。

他不在乎艺术评论家的看法,只在乎能不能达到文艺作品应有用途的存在。

老雷作为发掘了万长生那件舞台雕塑的伯乐,这位舞台美术专业的大佬,笑眯眯的摸手机拍照:“你那雕塑系系主任怎么说?”

万长生翻白眼:“讽刺、嘲笑、嫌弃,但这几个字是他写的,我说这书法也根本不像个文化人,还没前面那几百个赋词书法好,那是书法专业研究生的手笔。”

戏剧学院的教授老师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对万长生和他雕塑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很了然。

其实郭槐生是形容万长生在艺术生涯里三起三落,不停的找寻自己艺术定位。

本来万长生确立了以不锈钢作为自己未来艺术生涯的重要符号,这个阶段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做一系列类似那个不锈钢猫一样的抽象雕塑。

越玄越能镇住人,反正他都顶着全国青展雕塑金奖的名头了,没谁敢说他的雕塑浅薄,反正怎么故作高深怎么来,很快就能奠定自己的艺术地位。

好像潮流就是越看不懂的越才是艺术。

可万长生偏偏越做越浅显。

上个不锈钢和尚已经很写实很简单,虽然动态、造型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完全没有艺术含量。

现在这个更是连一堆文字都加上去了,品位掉得不是一点点。

未来如果要把万长生的作品全都收集起来论述,就会发现这两件作品,和那个得到金奖的舞台雕塑,简直像两个人做的。

所以郭槐生拿万长生做榜样,用讽刺的口吻告诫雕塑系的其他学生,包括研究生,没万长生这样的经济实力,可以随便花二三十万做个雕塑来练手,就还是老老实实的走平凡之路吧。

万长生这种拿钱砸风格,一点点尝试风格的做法,标准的土豪风!

反正老子花得起这个钱,随便做!

钟明霞拖拖沓沓的跟在最后面,远远的只看一眼那雕塑,